关于《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国质检法〔2007〕454号)

关于《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国质检法〔2007〕454号)

导读:

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认监委、标准委,总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挂靠单位:

国务院于2007年7月26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以下简称特别规定)。该规定对进一步明确生产经营者、监督管理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责任,加强各监督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保证该规定的正确贯彻实施,切实落实质检部门的监管职责,解决质检部门在行政执法工作中带有普遍性的具体问题,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请各级质检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一、关于特别规定适用的产品范围

二、关于特别规定的法律效力

特别规定的法律效力低于法律,高于一般性行政法规。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认证认可条例、标准化法实施条例、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等行政法规与特别规定有关内容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如对企业的无证生产行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和特别规定都作出了规定,但二者不一致,应当依照特别规定第三条第四款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三、关于特别规定中的法定要求和法定条件

(一)特别规定规定,生产经营者不得生产、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产品。其中的法定要求,是指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强制性标准等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涉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强制性要求,如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有关规定。

四、关于原辅材料、添加剂和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要求

(一)特别规定第四条规定的“违法使用”的“违法”,是指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

(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农业投入品是指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等产品。

五、关于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照

特别规定所规定的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照,是指农业、卫生、质检、商务、工商、药监等部门实施行政处罚需要吊销许可证照时,由原发证部门执行。各级质检部门在实施吊销生产许可证行政处罚时,应当按照行政执法办案程序以及生产许可证注销程序管理规定等有关要求执行。[page]

六、关于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

七、关于出口商品的检验依据

根据商检法的规定,出口产品的检验依据是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其中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又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强制性标准和具有强制执行力的规范性文件。特别规定规定出口商品应当符合进口国(地区)的标准或者合同的要求,即属于行政法规中设定的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是对商检法的明确和补充。

八、关于出口产品的生产经营者逃避产品检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出口产品的生产经营者逃避产品检验,包括逃避法定检验、抽查检验和实行验证管理三种情形。法定检验是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列入目录的进出口产品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其他进出口产品实施的检验;抽查检验是指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法定检验以外的进出口产品,根据质检总局规定,按照统一的内容、程序、方法、标准等进行抽查并实施检验的一种方式;验证管理,是指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国家实行许可制度和国家规定必须经过认证的进出口产品,在进出口时,核查其是否取得必需的证明文件、标志等,核对证货是否相符,并对获证的进出口产品进行必要的抽查检验。实施验证管理的商品范围,一是国家实施许可制度的出口产品,包括质检总局签发或者由其他部门签发许可证的出口产品。二是必须经过认证的出口商品。

根据商检法与特别规定的法律效力,逃避产品检验行为符合商检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应当按照商检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处罚,即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九、关于出口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弄虚作假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一)出口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弄虚作假的行为符合商检法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规定的情形的,检验检疫机构应当按照商检法的规定进行处罚。

(二)出口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有其他弄虚作假行为的,检验检疫机构应当按照特别规定的规定进行处罚,主要包括:1.出口产品的收货人、发货人、代理报检企业或者出入境快件运营企业、报检人员不如实向检验检疫机构提供出口产品的真实情况的;2.出口产品的收货人或者发货人委托代理报检企业、出入境快件运营企业办理报检手续,不按照规定向代理报检企业、出入境快件运营企业提供所委托报检事项的真实情况的;3.代理报检企业、出入境快件运营企业、报检人员对委托人所提供情况的真实性未进行合理审查或者因工作疏忽,导致骗取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有关证单的结果的;4.使用伪造、变造的检验证单、印章、标志、封识、货物通关单的;5.擅自调换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抽取的样品或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的出口产品的;6.擅自调换、损毁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加施的商检标志、封识的;7.其他弄虚作假的行为。

十、关于对进口产品的进货人、销售者弄虚作假行为的处罚

(一)进口产品的进货人、销售者弄虚作假的行为符合商检法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规定的情形的,检验检疫机构应当按照商检法的规定进行处罚。

(二)进口产品的进货人、销售者有其他弄虚作假行为的,检验检疫机构应当按照特别规定的规定进行处罚,主要包括:[page]1.进口商品的收货人不如实提供进口产品的真实情况的;2.进口商品的收货人委托代理报检企业、出入境快件运营企业办理报检手续,不按照规定向代理报检企业、出入境快件运营企业提供所委托报检事项的真实情况的;3.使用伪造、变造的检验证单、印章、标志、封识、货物通关单的;4.擅自调换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抽取的样品或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的进口产品的;5.擅自调换、损毁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加施的商检标志、封识的;6.其他弄虚作假的行为。

十一、关于对进口产品的报检人、代理人弄虚作假行为的处罚

(一)进口产品的报检人、代理人弄虚作假的行为符合商检法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规定的情形的,检验检疫机构应当按照商检法的规定进行处罚。

(二)进口产品的报检人、代理人有其他弄虚作假行为的,检验检疫机构应当按照特别规定的规定进行处罚,主要包括:1.进口产品的代理报检企业或者出入境快件运营企业、报检人员不如实提供进口产品的真实情况的;2.代理报检企业、出入境快件运营企业、报检人员对委托人所提供情况的真实性未进行合理审查或者因工作疏忽,导致取得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有关证单的结果的;3.使用伪造、变造的检验证单、印章、标志、封识、货物通关单的;4.擅自调换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抽取的样品或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的进口产品的;5.擅自调换、损毁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加施的商检标志、封识的;6.其他弄虚作假的行为。

十二、关于生产企业的召回义务

(一)特别规定第九条所规定的应当实施召回的产品,是指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产品。召回的义务主体是产品的生产企业。

(四)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质检部门应当责令生产企业实施召回:1.生产企业故意隐瞒产品安全危害,或者应当主动召回而不实施召回的;2.因生产企业过错造成产品安全危害扩大或再度发生的;3.国家监督抽查中发现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存在安全隐患,经确认该产品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

十三、关于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

(一)对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章及第二百二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有关规定。

(二)质检部门发现监管范围内有关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根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由行政机关正职负责人或者主持工作的负责人自接到报告之日起3日内作出批准移送或者不批准移送的决定。决定批准的,应当在24小时内向同级公安机关移送,并移交有关案卷材料;决定不批准的,应当将不予批准的理由记录在案。质检部门认为涉嫌构成犯罪进行移送、公安机关认为不构成犯罪不接收案件的,应当做好相应的交接记录以便备查。

(三)对涉嫌构成犯罪案件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适用,应当遵守《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前已经作出的警告,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的行政处罚决定,不停止执行;已经依法给予当事人罚款的,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依法折抵相应罚金。[page]

十四、关于监管部门之间的案件移交

(一)质检部门发现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属于其他监督管理部门职责的,应当立即书面通知并移交有权处理的监督管理部门处理。质检部门收到其他部门移交的属于质检部门监管范围内的案件,应当立即处理,不得推诿。

(二)质检部门办理案件移交的时限,可以参照本意见第十三条有关要求执行。

十五、关于渎职违法犯罪的法律责任

(一)根据特别规定,质检部门对以下渎职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一是对生产经营者的违法行为未采取措施、纠正违法行为,防止或减少危害发生,并依照特别规定对违法行为予以查处,造成后果的;二是滥用职权或者有其他渎职行为的。

(三)对渎职罪的认定,应当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等有关规定。

十六、关于行政强制措施权的行使

(二)特别规定对查封扣押权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扩展,其对象不仅限于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或者有其他严重质量问题的产品,以及直接用于生产该产品的原辅材料、包装物、生产工具,还包括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产品,违法使用的原料、辅料、添加剂、农业投入品与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以及有关合同、票据、账簿与其他有资料,并且监管部门还可以查封存在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重大隐患的生产场所。

(三)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有违法嫌疑的证据或者举报;2.实施的程序必须合法。

(四)查封扣押的期限应当符合有关规定;查封扣押与企业正常生产有重大关系的有关合同、票据、账簿与其他有关资料的期限应当尽量缩短。对于产品有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期的,查封、扣押后的处理不超过产品的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期。因案情复杂等原因,需要延长查封、扣押期限的,应当报上一级质检部门批准。

(五)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重大隐患,是指有证据证明,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重大事故的可能性。查封生产经营场所的期限应当严格控制;在行使查封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重大隐患的生产场所的强制措施权时,如果查封部分生产车间等生产单元能够有效消除该隐患,不得将该生产者的所有生产单元全部查封

THE END
1.什么是农业投入品?什么是农业投入品? 农业投入品是指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或添加的物质。包括种子、种苗、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用生产资料产品和农膜、农机、农业工程设施设备等农用工程物资产品,也包括不按规定用途非法用于农产品生产的物质,如孔雀石绿和瘦肉精。https://www.ningguo.gov.cn/OpennessContent/show/3449167.html?branch=453
2.“严”“优”并重更高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产地环境、投入品、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上市前监督管理等具体任务分工明确、协调配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覆盖涉农乡镇,检验检测机构延伸到涉农县市,部门间形成齐抓共管合力。五是治理重点问题。加强重点品种突出问题精准治理,综合运用监督抽查、暗察暗访、日常巡查、批批速测等手段,对非法使用禁用药物行为始终保持https://www.cfsn.cn/news/detail/267/278574.html
3.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7.什么是农业投入品? 农业投入品是指在农业和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或添加的物质。包括农药、兽药、饲料、种子等农用生产资料产品和农膜、农机、农业工程设施设备等农用工程物资产品。 8.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时,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尽量采用https://www.meipian.cn/37bdbzz4
4.()应当加强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危险化学品临时存放点应落实安全管理措施有() A. 危险化学品临时存储现场应明确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管理责任人 B. 危险化学品临时存储应建立危险化学品出入库核查、登记制度 C. 危险化学品应根据不同性质分区、分类摆放 D. 危险化学品临时存放点5m范围内应配置不少于2具5公斤灭火器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https://www.shuashuati.com/ti/d7f8caef1b6142c283ad0b96b85d0930.html?fm=bd6e9a7866d2f51fb02fb6bcb070daabef
5.什么是农业投入品?农业投入品使用规定有哪些?图片新闻导读:我们经常会听说在市场上购买的农产品出现“农药残留”的信息,铺天盖地都在宣传“无公害蔬菜”,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治病虫害都会使用包括肥料、农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大律师网小编今天网大家带来“农业投入品”的相关内容,那么,什么是农业投入品?农业投入品使用规定有哪些?为什么要建立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制https://www.maxlaw.cn/n/20210225/1003923290412.shtml
6.农业投入品管理使用制度.pptx农业投入品管理使用制度.pptx,xx年xx月xx日农业投入品管理使用制度 引言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总则农业投入品采购及验收管理农业投入品使用及管理规范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实施与监督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建设及政策建议contents目录 引言01 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投入品是保障农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208/8047057017006014.shtm
7.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概念二、生产者在农产品生产中应遵守的规定 农产品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应当遵守相应的质量安全规定,主要包括: 依照规定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规定; 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防止因违反规定使用农业投入品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 https://www.safehoo.com/Item/1531637.aspx
8.农业部门应当如何加强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管律师普法农业行政部门作为农业生产环节的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制度:一是要加强对食用农产品生产者的宣传和培训力度,增强他们对有害农业投入品的认识,提高安全使用农业投入品的意识、能力和责任。二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的监管,防止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流入市场。三是加强对农业投入品使用https://www.110ask.com/tuwen/14670389804543579847.html
9.农业部门应当如何加强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管1、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制度:农业行政部门作为农业生产环节的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对生产中或者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进行监督抽查。监督抽查结果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权限予以公布。监督抽查检测应当委托符合本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条件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id=724f2b3d742b42000102
10.学法时习之丨全国生态日,这些环境保护法律知识要了解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的技术、设备、材料和产品。 进行施肥、处理秸秆等农业生产活动要遵循环保规定 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农业等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当指导农业生产经营者科学种植和养殖,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科学处置农用薄膜、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防止农业面源污染。 http://www.isenlin.cn/sf_B5485ABEB693432286686A4D6DD36837_209_C742F89E281.html
11.农业投入品管理办法(精选8篇)第三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单位或个人,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执行本办法的规定。 第四条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应引导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单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大力生产推广高效、优质、低残留、无污染的农业投入品,以确保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qc8xecu.html
12.食品安全法对农业投入品管理是如何规定的?内查题库网(1)【◆题库问题◆】:[问答题] 食品安全法对农业投入品管理是如何规定的? 【◆参考答案◆】: 1、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食用农产品的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 2、县级以上农业http://www.neicha.com/64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