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已经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丁智勇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研究员、青联常委、农村调研工作小组副组长

2016年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创新能力。

那么,何为“供给侧改革”?“供给侧”的“侧”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端”、“一端”的意思,供给侧改革也就是从供给这一端来进行改革,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需求侧。以前提到经济增长,我们提的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从需求侧方面做工作。现在,我们结合以往的经验和做法从生产端、供给入手,对症下药,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供给侧改革”的本质是以化解产能过剩为契机,自觉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低级向高级转变,总的来说要做到“四个转变”:第一,从资源配置型向资源再生型增长方式转变;第二,从外延扩张型向内涵开发型增长方式转变;第三,从要素驱动型、投资驱动型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增长方式转变;第四,从资源运营—产品运营—资产运营—资本运营增长方式向知识运营增长方式转变。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那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什么?

第一是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可以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避免土地掠夺式经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第二是农业结构调整,结构调整的基本要点在于“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通过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生产由以数量为主转向数量质量并重,更加注重效益,注重市场导向,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第三是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确保粮食供给包括粮食最低保护价格的改革以及现有粮食收储制度的改革,让粮食价格回归市场和让粮食储备回归市场是这次改革的中心任务。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调整,让农民生产出的产品,在质量和数量上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产地与消费地的无缝对接。

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可能会面临农产品供给充裕与市场价格下行的压力,随着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自由贸易战略的实施,国外竞争力强的农产品还可能更大规模地进入到国内市场。经过多年国内农业生产能力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我国多数农产品人均占有量明显高于人均消费量。随着农产品供给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食物消费结构的升级,都要求我国农业必须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已经调整为“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这意味着除稻米、小麦和玉米等少数主粮外,国家不再对国内农产品自给率设限,并且把适度进口作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

我国已经用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取代了棉花和大豆托市收购政策,榨糖甘蔗、油菜籽托市收购政策已经放弃。未来玉米、稻米和小麦的托市收购政策都有可能会进一步调整和改革。从我国越来越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看,更大规模更大范围地收储粮食等农产品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政府不再对农产品市场运行进行直接干预,农产品供给主要由市场力量来决定。供给侧交给市场,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创新在国际竞争、资源环境压力和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背景下走出我国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客观地说,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需求为目的,农产品供给者必须改变单纯地局限于农业生产的传统做法,需要做好产业融合,注重电子商务和物联网发展,延长农产品供给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供给侧解决我国农业发展难题,关键是结构调整、方式转变和深化改革,这要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其他涉农主体要能够围绕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任不断创新,改变习惯性做法,共同推动我国农业发展转型升级。

要正确认识现代农业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间的关系,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产品供求关系由偏紧向宽松转变也越来越明显,农产品市场价格结束了以前连续多年明显上涨的阶段,粮食面临产量高、库存高等供给的新问题。要高度重视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以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要求继续补农业短腿,补农村短板,这意味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能力保护提高仍然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同时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产城一体推进,将会拓宽农业农村发展空间。

作者:丁智勇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研究员、青联常委、农村调研工作小组副组长

THE END
1.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路径有哪些,农业供给侧改革是什么意思二、农业供给侧改革是什么意思 1、含义 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的是通过自身努力,并做出一些改变和调整,使得农民所生产出的产品在质量以及数量这些方面,均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实现产地与消费地的无缝对接的目标。 2、核心内容 (1)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操作主体是农民,播种种子、管理田间等活动https://m.10jqka.com.cn/20240402/c656533605.shtml
2.供给侧改革是什么详解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强调在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笔者认为,简单点说就是从供给角度出发,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证供给平衡,减少库存。 针对农业来说,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等新挑战https://www.66law.cn/laws/280566.aspx
3.常说的“药食同源”是什么意思?——锄禾网,锄禾,中国锄禾网,锄禾常说的“药食同源”是什么意思? “药食同源”是中国古代医学界的一句名言。 翻开药学与烹饪学的历史可以看到,最早的药物大都是食物。秦汉以前,对药物统称为毒药,指药物的偏性。古人认为人患病是身体出了偏差,阴阳失衡。所以,中医治病,是以药之偏性纠正人体之偏,目的在于恢复阴阳平衡。汉以后,随着人们对药物认识http://www.chuhe.com/news/104572.html
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抓好什么?律师普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严守耕地红线,扩大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规模,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的政策措施,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赋予农民更加https://www.110ask.com/tuwen/15049709883262107079.html
5.什么叫供给侧改革概念供给侧改革是什么意思 供给侧改革是什么意思通俗解释 从通俗来讲,供给侧改革中的供给指的是提供,供给侧就是提供产品的一方,消费者就是需求的一方叫做“需求侧”。“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http://www.suiguang.wang/pa/vnvnagnpfagngmkmkb.htm
6.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什么意思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通过自身的努力调整,让农民生产出的产品,包括质量和数量,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产地与消费地的无缝对接。农业的发展方式需要转变,要从供给入手,改善供给结构,这才有了农产品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要想得到有效的推进,除了国家的宏观调控之外,农民也得转变发展观念。通过施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307184729518152179.html
7.什么是农业全产业链?农业产业链深度分析现代农业的竞争已由产品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我国农业产业链条较短、附加值较低,深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纵向和横向融合发展是关键,需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协同打造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构建立体多维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https://m.nongjiao.com/news/read-42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