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知识蒲城党建网

三农是指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总称。

2.三农问题的内容和解决的实质是什么?

“三农”问题的内容是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而农民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形象比喻为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

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质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这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和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什么?

用四句话来概括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总目标,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

4.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由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农业科技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存在较大差距。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扩大内需、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目前,中国最应启动内需的地方就是农村,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创造需求,有效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建设新农村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改革发展的大局。

(5)国家重视新农村建设有处于社会的稳定,有处于改革的大局,国家重视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有处于构建和谐社会。符合“三个有利于”判断。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是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

(6)体现了中国公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重点是什么?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真正建设新农村,我们应该完整准确理解这二十个字的内涵。

发展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这里面关键的任务,就是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关键点是什么?

调动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新农村建设最终要塑造新型农民,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任务,是新农村建设一个最高的标准。农民富了难,真让农民成为一个新型农民更难。因此,应该从农实际出发,转变政府的工作方式,该我们政府干的政府干,但是该农民干的必须让农民自己干。

创新体制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点。

7.为什么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8、为什么说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切实把新农村建设这件关系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广大干部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做到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

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一切从广大农民的愿望和实际出发,把农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发展活力;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搞好新型农民培养,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从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

第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全面进步。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促进粮食增产,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新农村建设在民主法治、精神文明和社会管理等方面也应有明显的进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可靠的政治保障、稳定的社会环境、正确的思想意识、良好的文化条件。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方面的目标要求;乡风文明是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方面的目标要求;村容整洁是社会建设方面的目标要求;管理民主是政治建设和社会管理方面的目标要求。在实践中应当按照这些目标和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不断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向前进。

第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切实搞好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建设新农村,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特点和人文环境状况科学规划,形成类型多样、特色鲜明、风貌各异、多姿多彩,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处理好农业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这样才能确保农业资源的持续有效利用和生态安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让农村地区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整洁的街道,最终走上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还要加强长效机制建设,用制度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标准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标准和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20个字”“五个方面”。

20个字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五个方面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即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要求。

11.怎样才能实现乡风文明?

必须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12.怎样才能实现管理民主?

必须切实维护好农民的民主权利。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坚持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活动,推动农村基层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妥善处理农村社会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黄赌毒”,创造农村安全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13.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但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既不是党的各级组织,亦不政府机构,而是广大农民群众,政府要引导农民通过勤劳的双手,创造自己美好的家园。

1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从哪些方面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

一是要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坚持土地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坚持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土地征收征用的合理补偿机制和农民的生计安置办法,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收益权。

二是要把正确对待农民工作为关系全局和长远的大事。坚持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强化管理、完善服务,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加强农民就业服务和权益保障,清理取消各种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加强就业培训和职业安全卫生保护,探索农民工的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为农民工提供子女上学等公共服务,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是促进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等服务平等化。让每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子女都能上得起学,让每个患病的农民都能得到医疗,切实保护农民的生存权和受教育权。

四是继续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切实把减轻农民负担与加强财政对“三农”投入、发展农村经济结合起来,建立新型的农村公共事业投入机制,务必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五是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惠及“三农”。要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增加投入,加快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让农民平等享受公共财政的阳光。

六是切实保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坚持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活动,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15.农村党组织如何代表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项工作各个环节都细心研究群众的利益,关心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努力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团结带领群众不断前进。基层党组织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着眼于维护和发展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都要尊重农民群众的创造,倾听农民群众的呼声,反映农民群众的意愿,集中农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诚心诚意为农民群众谋利益。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从总体上维护和发展农民群众的利益,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地位,解决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同时,也要向群众进行必要的说服教育、示范引导,特别是对一时不能满足利益要求的群众,更要以极大的耐心,向群众说明情况,以争得群众的理解;对在短时期内经过努力可以满足的利益要求,给群众以可能的承诺,为群众提供必要的服务,以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和信任。

16.什么是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具有哪些内容?

现代农业就是运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武装的农业。现代农业应具备田园化、机械化、规模化、科学化的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就是实现大地园林化、操作机械化、农田水利化、品种多样化、栽培科学化、饲养标准化和农村工业化,可以概括为5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打破了生产的自然农业局面;二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逐步取代或提高相形见拙的生产技术和传统经验;三是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知识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生产,使劳动技能和创造力大为提高;四是在充分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比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不断挖掘土地和气候资源的增产潜力;五是采用现代化的经营体系管理农业,实行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生产,充分发挥人类智慧的能动作用和物质条件作用。

17.什么是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实现了这个转化过程的农业就叫做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一种过程,同时,农业现代化又是一种手段。

18.什么是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生产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设施农业是个综合概念,首先要有一个配套的技术体系做支撑,其次还必须能产生效益。这就要求设施设备、选用的品种和管理技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设施农业是个新的生产技术体系。它采用必要的设施设备,同时选择适宜的品种和相应的栽培技术。

设施农业从种类上分,主要包括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两大部分。设施养殖主要有水产养殖和畜牧养殖两大类。

2016年即将过去,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向全国各族人民,向...

THE END
1.名词解读基本农作物健全保障耕地用于种植基本农作物管理体系。 【名词解读】 基本农作物是指为了满足人们基本生产生活需要而大面积栽培的农作物。在国家层面,基本农作物主要包括粮食、油料、棉花、糖料、蔬菜、饲草饲料等基础性、战略性农作物品种。具体到各地区,根据资源禀赋、气候条件、种植制度、区位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zMjQyNjQxMQ==&mid=2247613745&idx=1&sn=4238a774fea4851496b1b899280d5d3a&chksm=fbe6bf11f58caeec81e1f6fdee4df74bda1c6b742583a0ace736bd1625016af0df4b8ffc8f4d&scene=27
2.三农指的是哪三农简介三农指的是什么内容三农指的是哪三农简介三农指的是什么内容2月21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十四五开局之年,针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央一号文件是三农的代名词,那三农究竟是什么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三农指的是哪三农简介三农指的是什么内容https://m.renrendoc.com/paper/147820355.html
3.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基本内容有哪些?三农问题是什么?三农问题是什么?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21年召开时间具体是2021年12月25日(星期六),到2021年12月26日(星期日)结束,虽已结束但是其会议的内容还是深受不少农民的关注,下面农交网小编就来说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基本内容有哪些? 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基本内容有哪些?https://www.nongjiao.com/news/read-22771.html
4.揭秘三农自媒体赚钱的秘密3、做三农没有早晚 核心是内容 入局三农短视频,至少在这三五以内依然有机会,2018年以前大家在吃百度视频、头条视频的红利,2021年前后大家在吃抖音、快手平台的红利,也许未来还有其他的新平台出现。 但最重要的是,谁来拍、拍什么很关键。 2016年你在农村老家拍去山上挖笋、田里捉鱼、海里抓虾,2022年依然也会有人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92884-1.html
5.政策与法律:覆盖农业农村农民的详细内容和应用问题是什么?"中国三农政策与法律实务应用的全面指南,为您提供以下关键领域的详细内容: 一、"三农"综合政策与法律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2004-2010年间的重要农业政策) 涵盖农业、农村、农民的其他核心政策 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三农"的基石规定 二、农业方面 综合板块: 全面了解农业政策和实践 https://hr.gan-ren.com/hc/rxnmxrmsreehmcxfnem.htm
6.沈阳直播运营培训视频号什么内容容易上热门三农类短视频爆流量的原因在于它们能够展现农村的美丽风光、农业生产的艰辛与乐趣,以及农民的朴实和热情。这类短视频能够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感受乡村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三农类短视频的内容真实、接地气,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使得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振。 https://blog.csdn.net/Syasjy/article/details/138081316
7.短视频中的一股清流——“三农”短视频——什么是“三农”短视频? “三农”短视频是以农民为主的草根创作者,在农村拍摄的以原生态地理风貌、风土人情、美食特产等为主要内容,进而发布在短视频社交平台上,时长 5 分钟左右的短视频。目前,快手、抖音、微博、微视等社交平台上都能见到很多“三农”短视频,其中以“李子柒”“巧妇9妹”“农村四哥”等为https://m.douban.com/note/713792666/
8.江西组工微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知识竞赛题近日,按照中央部署,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国全面启动,各地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切实抓好学习教育,组织党员以个人自学为主,原原本本通读《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等,领悟初心使命,增强党的意识,坚定理想信念。 https://www.jxrtvu.com/bwcx/2019/0922/c3141a17682/page.psp
9.党的基本知识应知应会100题17、“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容是什么? 答: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8、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挤的四项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19、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https://msxy.xjnu.edu.cn/2019/0712/c5261a101431/page.psp
10.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短视频的内容生产研究.pdf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短视频的内容生产研究.pdf,摘要 本研究选取不同于李子柒乌托邦式的田园生活类型的 “三农”短视频,望 通过分析 “蜀中桃子姐”抖音号的内容生产机制,挖掘该视频账号能够获得成 功的原因。文章运用内容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结合框架理论对账号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229/7021130154006023.shtm
11.自媒体三农领域都发什么内容?都有哪些话题?6、农村养老类,当然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自媒体三农领域发的内容基本上是农村、农业、农民相关的内容,因为,城市大家都知道大概的情况,但是,农村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创作者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地的情况去发相关的内容。https://xueyuan.yixiaoer.cn/article/922
12.十九大报告应知应会来了!党员干部收藏!工作动态党政办3.十九大报告共分几大部分,内容是什么? 答:十九大报告共分13个大的部分,分别是:⑴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⑸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⑹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https://www.wxjsxy.com/dzb/gzdt/content_13769
13.新农人如何讲好新“三农”故事?数据显示,作为“三农”群体最关心的主题之一,快手的农技知识品类在今年变得更加多元,农技万粉创作者的年度视频发布量超1594万条、年度农技直播超766万场。同时,平台还邀请农业专家做线上实战经验分享,从解决问题的视角出发,帮助农民群体用知识致富。 用户黏性大,让好内容创造变现新机遇 https://www.cfsn.cn/news/detail/268/273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