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农,可恶!《焦点访谈》揭秘“农资忽悠团”坑农套路及作案手法!

不知道各位猫友,有没有看到5月14日央视焦点访谈报道的江西省景德镇市多部门联手破获的制售假化肥产业链案件?该案件里的执法人员不仅挖出了背后的隐秘团伙,将他们绳之以法,还摸清了忽悠团屡禁不止的原因及作案手法!

目前警方已将7名犯罪嫌疑人抓获,为当地农户挽回损失120余万元。另外为了能彻底打击这些忽悠团,法院以销售伪劣产品罪对忽悠团伙提起了公诉,由行政案件升级成刑事案件。

接下来讲今天的重点,将《焦点访谈》揭露的忽悠团屡禁不止的原因及忽悠团的作案手法告诉大家,让广大种植户买肥的时候不再被骗!

忽悠团屡禁不止的原因

(1)忽悠团的假货有市场

忽悠团之所以屡禁不止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有市场,种植户看到忽悠团卖的化肥比在正规渠道购买的化肥便宜时,种植户会真掏钱买,这就给了忽悠团生存空间。

另外忽悠团会以假乱真,会拿单一氮肥冒充复合肥去忽悠种植户,但种植户并不会看包装。就这样每吨不到1000元的氮肥,披上复合肥的外衣,将只含有氮肥的化肥卖到了3200元/吨,这一来一去利润就翻了3倍,可想而知诱惑有多大!

(2)团伙成员抽成利润高,有利可图!

忽悠团在销售假化肥时,会模拟正规化肥厂家开会,请专业技术老师给种植户讲解种植技术及产品功能,但忽悠团找的业务员、讲师、股东等都是冒充的,他们都是有利润分成的。

比如忽悠团将成本价800-900元/吨的假肥料,以3250元/吨卖给种植户后,假业务员每吨假化肥会从中抽取500元,讲师会抽成105元/吨,开会的负责人会抽成700元/吨。(如下方图所示)

大家知道为什么忽悠团屡禁不止吗?是因为他们每个人都他们都赚够了利润,所以他们才会那么积极坑害一轮又一轮的种植户!

(3)不惧怕行政执法打击,被查到后会主动认错、认罚

按照现行的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在农业农村部门对这类忽悠团行为只能最高3万元的行政处罚,执法人员发现,仅2023年《焦点访谈》中这伙忽悠团就已经在南昌、上饶、九江等地接受过多次农业行政处罚,到这起案件时,对他们的罚款已经达到八九万元。

忽悠团的作案手法

(1)忽悠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会频繁更换化肥包装和品牌

忽悠团非常狡猾,他们卖完一波假化肥,捞完一笔钱之后,会马上更换销售地区,快速更换化肥包装和品牌,即使种植户用完之后出问题,将其举报到农业农村局,也找不到人,因为人家早流窜了。

本次《焦点访谈》江西景德镇执法部门称:忽悠团基本上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你找到人找不到货,找到了货找不到人,证据形成不了闭环,年年处罚年年有,其实这里面就是在根源上没有将忽悠团产业链打透。

(2)忽悠团为了能够顺利进村,会事先找好人配合

其实即使忽悠团的套路再得人心,再能忽悠,村里不让他卖,他可能一袋都卖不出去,所以说,还是有人让忽悠团进村了,有人被承诺有好处可以拿。

这些人可能是在村里贪图回扣且有威望的人,可能是只要有酒喝的贪杯之人,也可能是嫉妒附近农资店挣了钱的人。不然忽悠团是进不了村的!

其实归根结底,种植户若不想买到假肥料,不想被忽悠团欺骗,很简单,第一自己不要贪便宜,不要看到低价肥就走不动道,第二买肥料道正规农资门店,你吃不了亏上不了当!

THE END
1.罚!山东公布12起农资打假案例金农网山东公布12起农资打假案例 近日,为深入推进农资打假工作,有力维护农资市场秩序,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山东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打防结合,依法查处一批假劣农资违法案件,严厉打击农资违法行为。现将部分典型案例予以公布。http://www.chinagrain.cn/jnnewsinfo.htm?id=5578550
2.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23期(总期73期)在线培训课程考虑到今年以来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明显上涨,当前正值夏收夏种关键时期,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会议决定,在加强农资市场调节、引导企业增加国内市场供给的同时,立足我国发展中国家实际,根据主要粮食作物农资等价格上涨情况,中央财政安排200亿元左右资金,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补贴,以稳定农民收入https://www.zzqyj.net/?list_89/1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