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上午10:00,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供销社党组成员、监事会副主任黄丹,市供销社党组成员、理事会三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王淑新介绍我市2023年供销社为农服务重点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供销社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供销社的正确指导下,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聚力夯基础、拓业务、攻项目、抓改革、促共富,有力推动当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集成整合,畅通了农村商品流通渠道,促进了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便民服务等基础设施完善提升。3月30日,全省供销社县域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现场会在威海召开。文登区、荣成市供销社打造县域流通服务网络的做法在全省供销社系统进行了推广,荣成市供销社被授予“县域流通服务网络示范县”称号,文登区供销社已经列入新一批“县域流通服务网络示范县”。11月18日,新华社以《威海弘扬“四下基层”传统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为题,对供销社瞄准“电商兴农”这一目标,建设供销社村货超市,拓宽农产品“出村进城”路进行了报道。
01
积极培育市级流通骨干企业
投资设立了威海市供销社农资供应链有限公司,采取直供加盟的模式拓展流通服务网络,加强农资经营。控股威海供销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以农村和社区为目标市场,畅通日用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渠道,助农增收。
02
完善县域三级流通服务网络
依托威海佰年荣供商贸有限公司、威海供销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等商贸流通企业,加快构建县、镇、村三级流通服务供销“一张网”,已建成3处县域供销综合集配中心、10个乡镇供销综合服务站、72个供销农村综合服务社,农产品进城、日用品下乡双向通道更顺畅。
搭建电商赋能轻资产流通平台。按照“轻资产、重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思路,县级建设完善县域供销综合集配中心,镇级通过改造提升基层社、为农服务中心等设施,建设完善乡镇供销综合服务站。村级整合小卖部、代销点、农资店等经营网点,赋能形成供销农村综合服务社,开展便民服务。初步建立起了“线下实体店+线上小程序直播团购+区镇村三级服务网络+n个版块”的新零售模式。
打造日用品下行,农产品上行闭环网络。在文登区试点先后在镇村、城市社区开设供销社村货超市,公司通过社群营销、小程序等方式,收集日用消费品、农产品订单信息,供销综合集配中心统一组织配送,镇村超市和村级团长收村货及卖日用品、城市社区团长卖村货,初步形成“日用品下乡—村货进城”的闭环网络。
03
开展产销对接活动
04
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
推广“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模式,开展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全市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达到86万亩次。供销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和经验得到山东省乡村振兴局刊发推广。
大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实施土地流转、托管、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开展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全力服务“三夏”农业生产,积极探索多元主体联合合作路径,引导服务主体抓好农机服务、农资供应、技术推广等重点环节,促进粮食稳产增收。文登区、荣成市供销社获得中央财政农业社会化试点项目扶持。
新建改造为农服务中心。完善服务功能和网络,启动荣成市大疃为农服务中心二期工程,新增600吨粮食烘干能力,今年以来已烘干小麦8000吨,玉米12000吨。乳山市滨海为农服务中心已经建成日烘干120吨的烘干塔。
强化了农资经营服务。规范农资经营服务网络,进一步提升完善农资经营企业的配送服务功能,抓住农业生产节点,逐步压缩中间环节,切实发挥好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威海市供销社农资供应链有限公司,构建了公司化的市级联采平台。5月底召开了200多家农资经营业户参加的招商大会,加盟的网点挂供销社的牌子,专门销售平台公司供应的农资;供销社为其提供信用背书、组织体系保障、技术支撑、产品宣传推广等服务。目前,5个加盟店已经开始营业,初步形成“市级公司平台+镇级店+村级服务队伍”的经营服务网络,通过基地直供、合作社团购、集采直销等形式,在规模和价格上形成主导优势,不断提升供销农资的市场占有率。争取中农集团在文登设立农资中转仓,实行统采分销,取消中间环节,为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农资。文登区、荣成市入选全省供销系统农资流通服务示范县培育名单。
★
在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基础上,供销社是如何进一步畅通日用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渠道的?
在城市社区全面推进“供销社村货超市”的布局。城市社区村货超市布局是村级供销团长布局的有效承接,也是村货销售的主渠道。在城市社区开设村货超市采取两种模式:一是供销社直营。二是对有意向与供销社合作且符合标准要求的现有商超进行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今年的工作重点放在文登区,目前已开设门店43个。下一步布局的重点是威海主城区,计划开设100家左右。代表威海市供销社推进此项工作的唯一单位是威海供销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热忱欢迎有意向投身供销社事业的社会各界洽谈合作。
供销社扎根农村,为“三农”服务主要依靠基层组织,供销社是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
基层社是供销社的组织基础,是供销社打造县域商品双向流通格局的前沿阵地和重要支撑,其发展的好坏关乎整个供销合作事业的兴衰成败,必须实抓、抓实。目前,我市正在运营的镇级基层社共有33处,主要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农资、日用品经营等业务。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上,主要采取三方面措施:
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从管理架构、运行机制、服务内容等方面对基层社进行规范,实行动态考核管理,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型基层社组织管理机制。坚持人才立社,对不胜任的基层社主任予以免职,通过内部选拔、聘用社会能人等方式选聘优秀人才担任基层社主任,激发内生动力。
加强龙头带动。按照“龙头企业+基层社”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统筹带动能力,以农业社会化服务、农资、连锁超市经营等主营业务为切入点,带动基层供销社转型升级,逐步增强基层供销社实力。今年,有5个基层社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恢复了为农服务功能。
加强联合合作。加大开放办社力度,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基层社老旧设施的更新改造,为其注入新的服务内容。通过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基层社整体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发展动能也得以大幅提升。
供销社首届年货节拟定于2024年1月20日-2月7日举办,地点在威海民俗文化邨。举办这次年货节的目的:一是更好地发挥供销社在商贸流通领域的优势,为本地特色农产品企业搭建展示展销平台,直接面向本地消费者进行销售;二是满足市民一站式年货购物需求,实现生产企业与消费者的有效链接,繁荣活跃节日市场。目前,已有100多家企业报名参加,届时将通过现场展销和抖音直播带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广大市民推介几百种特色农产品及其深加工产品、特色海洋食品、预制菜产品和酒水等年货。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转给更多人看看!
原标题:《完善县域三级流通服务网络,威海供销社为农服务促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