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仇焕广作《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现状和前景》专题演讲

5月27日,2023中国农业服务者大会在北京召开。图为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仇焕广作《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现状和前景》专题演讲。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戴军摄

仇焕广:

感谢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交流。

我们国家农业基本面还是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从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可以看出,全国的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的98%以上,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到整个农业从业人员90%以上,小农户经营的耕地面积占到总的耕地面积70%以上。我们国家确确实实现在是以小户为主的经营模式。

解决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问题将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大国小农如何成功推动由数亿农户构成的农业大国向现代化国家迈进。我们国家探索的方案,必将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方案。

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中央把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作为农村第二轮改革的重要突破口。90年代以后,中央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并且把农业社会服务提到跟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等重要的程度。从2004年以后,每次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特别是到了2015年、2017年也进行了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要求及时总结和推广试点取得的经验。2018年提出了推进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包括节本增效。2019年提出为一家一户提供全程的社会化服务。2020到2022年不断健全体系,并予以制度支持。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社会化服务的部署放到第六部分里面,释放了两个重要信号,一个是把发展社会化服务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搞好了社会化服务,不仅可以通过农业增收促进农民增收,而且可以让农民有更多的机会从事农业服务工作,增加收入。另外,通过这个渠道增加农业的链条,延长产业链,提升农业的价值,同时增加农民的收入。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现状

农业农村部最近选了一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典型模式,第一批推荐了大概20个模式。这些模式涉及到我们国家主要的农产品,也涉及到一些茶树、果树等等大宗经济作物。开展社会化服务涉及的主体包括企业、合作社、集体、家庭经营等等几个方面的服务主体,贯穿了产前、产中、产后各领域。

服务组织蓬勃发展。按照主体多元、形式多样、服务专业、竞争充分的原则,农业服务专业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型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2019年底,全国农业服务组织总量达到将近90万个,其中农业生产托管组织占44万个,接近一半,服务小农户超过6000万个。各类服务组织各有所长,优势互补。专业户的数量是最多的,大概有44.6万个,数量是最多的,主要以小农户为主,更加贴近于农户。另外是服务型的农业专业合作社27.8万个,还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起到了间接服务的作用,组织小农户接受服务,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服务型的企业数量比较少,企业数量虽然比较少,但是提供的服务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程度最高,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农业生产托管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是农户等经营主体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部分或全部作业环节委托给社会化服务组织完成的农业经营方式,是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带动小农户发展适度规模更应的主推服务方式和重要抓手。通过这些项目的示范,通过生产托管的发展,显示出了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起到了促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促进绿色发展和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

规范管理全面启动。2020年农业农村部专门制定印发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指引》,制定地非常规范和具体,对长期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会发挥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二、不足与发展方向

农业社会化服务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管理也在逐渐规范,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1、制度保障不足,服务衔接机制不完善。一个重要方向,原来国家有一套农机服务体系,每个县都有农机服务员,每个地级市都有农业服务机构。这些农业服务机构跟未来社会层面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机构到底是什么关系?他们怎么分工?这是值得思考的,目前这方面做得不够。如果能够把这两者有机衔接起来,会大大提高农机服务的效率。

2、供需结构不合理,多元化需求难以满足。随着农业经营规模化、市场化程度加深,农业与农村生产不仅需要生产型、技术型专业化服务,而且还需要多层次、多领域复合型专家服务。目前我们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是以单向服务为主,不能满足农户综合性的需求。与传统服务相比,新型的经营主体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更具有个体性、差异性、综合性。这些都是未来应该注意的问题。

3、村集体服务能力弱,区域供给能力不平衡。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但是目前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还存在定位不明、主体功能不突出等问题。随着数字化时代发展,交易成本会越来越小,社会化服务可以像我们在网上买东西一样来购买。

三、未来发展趋势

规模化

多元化

规范化

服务领域不断延伸

市场预测、价格信号传递、产品开发和推介、品牌打造、冷链运输、储存、金融与保险服务等,这些领域目前比较欠缺。但是随着规模化经营发展,当然这些产品可能对于小农户来说目前还不太需要,但是对于大的生产经营主体,后期的延伸功能需求会越来越强烈。

政策建议

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加快培育新型服务主体,把社会化服务主体与科研单位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发展主体的比较优势。健全分类分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探索为不同经营主体提供差异化服务的政策。

THE END
1.中国农业的服务化转型和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成长(摘编)通过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农业服务化转型,可以显著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提质降险、加快农业绿色低碳转型、促进科技等创新要素植入农业产业链供应链、有效化解“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问题,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导向推进农业服务化转型,要重点健全面向http://www.farmchina.org.cn/ShowArticles.php?url=Az8AZVs7BTAJOAVmATFVMFM8
2.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的经验做法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的经验做法近年来,xx县xx镇xx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唱响党支部领办经营主体“重头戏”,写好集体经济发展“大文章”,奏出富民增收“致富曲”,通过“托管+”、“劳务+”、“农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探索https://m.gongwentang.com/doc/853848/
3.以创新服务模式为引擎,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之鄂伦春自治旗他们以统筹共富为宗旨,在不违背农户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意愿、不改变土地用途、不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服务带动农户37户,实施土地面积5333亩,其中大豆4507亩,玉米825.58亩。通过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土地、生产技术和生产装备的集中统一管理,激发了农业发展新活力。https://nmj.hlbe.gov.cn/News/show/1295827.html
4.中国北方的农机跨区作业属于哪方面的例子()A农业社会化服务B土地A.农业社会化服务 B.土地规模经营 C.生态保护 D.文化振兴 温馨提示:细心做题,勇气铸就高分! 正确答案 点击免费查看答案 试题上传试题纠错 TAGS 中国北方农机跨区作业功课属于方面例子关键词试题汇总大全 本题目来自[12题库]本页地址:https://www.12tiku.com/newtiku/919796/24250744.html 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796/24250744.html
5.2020年专业技术继续教育练习题及答案87、构建农村()融合发展体系。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 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一二产业 ?二三产业 ?一三产业 ?一二三产业 88、中国北方的农机跨区作业属于哪方面的例子() ?农业社会化服务 ?土地规模经营 ?生态保护 ?https://www.360docs.net/doc/9f8749052.html
6.202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6篇(全文)继续完善“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培育一批高质量的社会组织,促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探索一业多会。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统筹开展社区、社会组织、社工联动试点,增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实现法律服务社区村全覆盖,推动建设法治城市。https://www.99xueshu.com/w/filey28rr7ut.html
7.完善制度建设(精选十篇)③完善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机构,促进运转快捷。随着民营企业的制度改革,要为民营企业构建“贷款品种多样化、融资手段多元化、服务范围广泛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做到一般贷款与专项贷款服务相结合,实现贷款品种多样化。金融服务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实现服务范围广泛化。④探索建立风险投资新机制,拓展发展渠道。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3o4814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