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互联网经营监管难题与完善建议农药

近年来,尽管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限制因素,互联网经营依然以势不可挡地态势成长和发展。在我国,农药网上经营以每年>100%的速度快速增长,预计到2023年网上销售将突破100亿。农药互联网经营无疑已成为农药行业的新业态,如何在制度建设、农技服务和培训、监督执法等方面更好地完善监管,促进其有序、健康、稳定发展,是当前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1、境外农药互联网经营管理规定

目前,美国、德国没有法律明文规定禁止农药互联网经营,但实际上,在农药经营环节几乎没有互联网经营。日本对于农药互联网经营没有相应的立法,但是要求农药销售要遵守《毒物以及剧毒物取缔法》,该法明确禁止有毒物质非面对面的销售。在我国台湾地区,不允许农药在互联网上经营。可见,多数国家普遍认为农药属于有毒危险物品,是一种物技结合的特殊商品,使用技术要求较高,因此不能像普通商品一样经营、运输,并且认为互联网经营的方式也难以履行农药管理法规定的对农作物病虫害诊断、农药使用注意事项告知等法定义务。

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已对互联网农药经营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电子商务法》对电子商务行为作出了普遍性规定,根据第九条、第十二条、第十五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九条等有关规定,首先,界定了利用互联网从事农药销售的,属于农药经营的范围。其次,规定利用电子商务从事卫生杀虫剂以外农药经营的,应当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最后,规定了电子商务平台内的农药经营者要履行要在其网站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公示营业执照信息、与其经营业务有关的行政许可信息等义务;电子商务平台应当履行要求其平台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者,提交其身份、地址、联系方式、行政许可等真实信息,进行核验、登记等法定义务,并与平台内的经营者承担连带法律责任等。《农药管理条例》没有对农药互联网经营作出禁止性规定。农业农村部《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针对农药经营的特殊性,对利用互联网从事农药经营的,作出了应当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有实体店、不得利用互联网经营限制使用农药等规定。

此外,法律法规对电子商务平台及农药互联网经营者违法各自法定义务设置了严厉的处罚条款和详细的罚则,让监管者有法可依,对农药互联网经营者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3、农药互联网经营存在的问题

3.1不同电子商务平台运行差异很大

3.2互联网经营假劣农药问题突出

多样化的网络销售,让假劣农药鱼目混珠,购买者真假难辨。销售面广、群体复杂、隐蔽性强、IP地址复杂等特点使农药假劣问题突出。审查农药生产企业的资质,识别农药标签等辨识假劣农药的责任主要在农药经营者。农民对农药标签、生产企业的真伪直接判别能力差,容易上当受骗。调查发现,目前电商平台销售的假冒产品通常以假冒登记、添加隐性成分和有毒有害物质、有效成分含量不足等多种形态存在,大多比较隐蔽难以发现,同时存在撕毁或破坏标签、销售过期农药、刮码擦码等违规经营行为,农民在网上购买农药使用后发现药害或药效问题则往往时已晚。

3.3互联网购买农药维权难

现行法律法规,难以确认电子商务平台属地监管责任。电子商务平台的注册地、农药经销商注册地与经营仓储场所在全国各地,可能形成多地农业农村部门交叉监管的真空地带,或者跨区域监管困难。而且网络购买农药的最基本的消费者是农民,由于他们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维权意识薄弱,辨别真假能力低,网络经营农药样式的多样性,交易的复杂性,网络的虚拟性,从而使得农民容易被骗,维权更加困难、成本高。

3.4互联网经营农药指导用药服务弱

农药经营不只是买卖,更需要提供指导农民科学施药的服务,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诊断,开方卖药,是一整套服务的过程。现在网络经营农药,简化了服务过程,大多数是买卖关系,经营者难以做到向购买人询问、实地查看病虫害发生情况并科学推荐农药。所购的农药是否适合防治病虫害难以判断,农民难免出现滥用药,用错药。

3.5网络农药经营者难以履行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义务

3.6监管机制不能适应互联网经营农药的特点

4、创新农药互联网经营监管机制

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已对互联网农药经营行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当前所遇到的监管难题,不是法律问题,是如何创新机制贯彻落实《电子商务法》和《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问题。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4.1发布《电子商务经营农药管理意见》

以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名义,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有毒有害物质互联网经营的意见,将农药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一是公布《互联网经营农药负面清单》,将限制使用农药、杀鼠剂、农药原药、部分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潜在风险或使用技术要求高的农药列入。细化清单主要内容,明确哪些农药不得在互联网上经营。二是推行农药网上实名购买制度,如实记录购买人的身份证件等信息。三是强化电子商务平台的法律义务。要履行对平台销售农药的经营者身份和资质查验、登记档案、保存所发布的农药信息、交易信息等,并主动排查、清除违法产品或者服务信息,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配合农药执法。四是强化互联网农药经营者的法律义务。要求其在首页显著位置,醒目持续公示营业执照信息、行政许可信息、所经营产品的照片等,履行询问购买者用途、告知产品使用技术和注意事项、建立经营台账和登记购买者信息等义务。

4.2制定《互联网经营农药行为规范》

以“农药经营行为规范”为基础,结合互联网经营农药的特殊性,制定《互联网经营农药行为规范》。围绕互联网经营农药的整个环节,细化网络经营农药的要求,引导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农药经营者履行法定义务,规范经营行为。

4.3联合多部门开展互联网农药专项整治行动

5、结束语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互联网为农药经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遇,已成为农药行业一个新的增长点。加强对农药互联网经营新业态的监管,需要管理部门进一步创新监管机制,探索更好的监管模式,提升监督质量和效果,助推互联网农药经营健康发展。

THE END
1.我国禁限用农药管理制度综述及建议针对人们对禁限用农药认识不足,安全用药意识有待提高的问题,建议各级农药主管部门充分运用宣传栏、明白纸、微信、广播、短视频平台等方式,持续做好禁限用农药科普和相关法规政策宣传工作,让生产、经营、使用、监管等各环节主体都能更加清晰准确认识和把握禁限用农药的管理要求,特别是加强对限制使用农药经营人员的专业培http://www.pesticidenews.cn/zgny/zlzs/content/20fed0ce-e1a9-47a2-9ca3-c33e8edcff1d.html
2.浅析农药网络销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浅析农药网络销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特别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互联网+农药”经营模式备受关注和青睐,市场接受度大幅提升,使得农药电商行业跨人了发展的快车道。“互联网+农药”经营是一种新型模式,和传统农药销售相比因其特有的优势在带来更多好处的同时, 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本文https://www.shifair.com/wap/article_details/index/id/176982.html
3.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精选十篇)建立有效的农业信息化培训制度, 把农产品营销主体作为信息化培训的主要对象, 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简单网络维修知识、网络常用工具的使用、网络交易流程、网络安全知识等。并可以农产品销售的集中区域, 由主管部门设立专职的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信息员, 帮助农民及时解决网络贸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68dhnk9.html
4.农产品电子商务6篇(全文)许多农产品的安全性不高,农药残留、激素残留等不安全因素还大量存在,“三品一标”产品数量及其比例较低。这些问题都困扰着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如何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成功路径,是所有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不尽如人意。在监测完成的92批样品中,其中有54个批次的样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elzi97q.html
5.农村创业农药营销存在哪些问题? 传统的销售渠道呈金字塔式的体制,因其广大的辐射能力,为厂家产品占领市场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但是,在供过于求、竞争激烈的市场营销环境下,传统的营销渠道存在着许多不可克服的缺点: (1)、难以有效地控制销售渠道,窜货现象严重 由于经销网络中的各级代理商、经销商等受利益驱动,使所经销的产品跨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531/20/49586_563899697.shtml
6.情况调查报告一、全乡五失青少年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从摸底各村(居)五失青年情况来看,全乡共有五失青年9人,其中男青少年5人,女青少年4人,主要分布在xx村1人,xx村1人,xx村3人,xx村1人,xx居委会3人。据调查了解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青少年自身原因。如(自身不能站立)和(聋哑)身体残疾导致失学。第二,监管https://www.cnfla.com/diaochabaogao/2612210.html
7.考察学习情况报告(精选8篇)有效的"四大管理"体系:以三产带二产连一产的"融合"发展体系;以股份合作为纽带的共建共享共富的分配体系;以党建引领、政经分离为基础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以新农民、新技能为主体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营体系,有效解决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资源投入不足、活力下降、联系松散、监管困难等问题。https://m.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180727090105_363656.html
8.产业信息苹果蕉相对于香蕉发展时间较短,目前广东、广西和贵州的种植规模相对较多,但云南、海南和福建的种植面积较少,产业整体规模不大。同时,销售市场反馈各地苹果蕉存在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广东苹果蕉皮厚、不易伤皮、整体外形好,而云南苹果蕉皮薄、不耐储存,这也反应了目前生产种植阶段的专业化、标准化程度不足。http://www.cars31.cn/contents/9/1621.html
9.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17期(总期67期)在线培训课程《通知》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全面落实全国人大执法检查要求,围绕重点工作加强和改进反不正当竞争工作,严格对照整改存在问题,全面落实意见建议,结合本地实际推动建立反不正当竞争协调机制,加快制定修订各地反不正当竞争法配套条例或实施细则,着力完善规则体系。 https://www.zzqyj.net/?list_89/1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