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9年我国批准登记蔬菜用新农药综述,生物源农药正在蓬勃发展农药

《农药登记资料要求》(2017年原农业部公告第2569号)规定,新农药是指含有的有效成分尚未在中国批准登记的农药,包括新农药原药(母药)和新农药制剂。2017—2019年,全国共批准46种新农药(有效成分)登记,产品毒性均为低毒、微毒,个别为中等毒,无剧毒、高毒产品;国内企业、境外企业登记产品各具特色,多为有专利或自主研发产品;一般对环境友好或不易产生抗性,大部分剂型对环境友好,发展前景广阔。

科学规范使用新农药,可以有效解决蔬菜病虫害抗药性问题,提高防治效果,减轻为害程度,提升产品质量。为此,现将2017—2019年我国批准登记新农药中的蔬菜用新农药登记情况、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制定情况综述如下,供有关方面参考。

2017—2019年我国批准登记的蔬菜用新农药概况

注:2017年登记的2种芸苔素类农药14-羟基芸苔素甾醇和22,23,24-表芸苔素内酯(属于原芸苔素内酯产品重新规范命名)和1个异色瓢虫产品(根据《农药登记资料要求》,天敌生物已免于登记)未统计在内。

从表1可以看出,2017—2019年我国批准登记的46种新农药中,用于蔬菜上登记的19种,占比41.3%。46种新农药中,生物源农药17种,占比36.9%;其中19种蔬菜用新农药中,生物源农药9种,占比47.4%。蔬菜用新农药中生物源农药占比高于全部新农药中生物源农药占比10.5个百分点,说明生物源农药特别是蔬菜用生物源农药正在蓬勃发展。

从表1还可以看出,在这19种蔬菜用新农药中,杀菌剂(包括杀线虫剂)最多,占比达到63.1%;其次为杀虫剂,占比为26.3%;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较少,占比分别只有5.3%和5.3%。这与我国近年来设施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害(包括线虫病)发生程度明显重于虫害,对新型高效杀菌剂的需求远大于杀虫剂的情况是相吻合的。

从表2可以看出,2017—2019年我国批准登记的19种蔬菜用新农药中,由境外企业登记的7种,占36.8%;由境外企业和国内企业共同登记的1种,占5.3%;由国内企业登记的11种,占57.9%。境外企业登记的均为新型高效化学农药(新化合物),国内企业登记的主要为新型生物源农药(微生物新菌株和植物源农药)和少数新烟碱类化合物。这说明我国农药制造和研发能力近年来已有一定水平的提高,但与境外几大农化巨头在新型化合物合成筛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19种蔬菜用新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制定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19种蔬菜用新农药中,除了豁免制定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苏云金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等生物源农药外,我国现行强制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GB2763—2019)只规定了吡噻菌胺1种杀菌剂在10种(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且均为临时限量,其他农药均尚未制定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这说明该项工作是比较滞后的,亟需加快制定进度。

19种蔬菜用新农药登记产品、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1杀虫剂

3.1.1戊吡虫胍

属于新烟碱类杀虫剂。96%戊吡虫胍原药,低毒,登记证号LS20170095;20%戊吡虫胍悬浮剂,低毒,登记证号LS20170094。主要用于防治甘蓝蚜虫,在靶标初发期用10~15mL·667m-2制剂量,对作物叶面喷雾。每季最多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10d。

3.1.2环氧虫啉

属于新烟碱类杀虫剂。95%环氧虫啉原药,低毒,登记证号LS20170342;10%环氧虫啉可湿性粉剂,低毒,登记证号LS20170365。主要用于防治甘蓝蚜虫,在若虫始盛期用15~20g·667m-2制剂量喷雾。每季最多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10d。

3.1.3苏云金杆菌G033A

属于微生物细菌类农药。32000IU/mg苏云金杆菌G033A可湿性粉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71726。主要用于防治甘蓝小菜蛾和马铃薯甲虫,在小菜蛾低龄幼虫和甲虫低龄幼虫盛发期,用75~100g·667m-2制剂量喷雾叶片正反面,每季施药1次。在虫口密度不大、点片发生时,使用低剂量即可;在普遍发生、危害扩散、存在世代重叠等情况时,应使用推荐的高剂量。

3.1.4双丙环虫酯

属于丙烯类杀虫剂。92.5%双丙环虫酯原药,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13;50g·L-1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12;75g·L-1阿维菌素·双丙环虫酯(25g·L-1阿维菌素+50g·L-1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11。制剂产品中,单剂采用55~65mL·667m-2制剂量喷雾防治番茄和辣椒的烟粉虱,用10~16mL·667m-2制剂量喷雾防治甘蓝、黄瓜的蚜虫。一般在蚜虫发生初期施药,每季最多使用2次,安全间隔期21d。混剂采用45~53mL·667m-2制剂量喷雾防治番茄和辣椒的烟粉虱,用9~13mL·667m-2制剂量喷雾防治黄瓜蚜虫。一般在害虫发生初期施药,每季最多使用2次,施药间隔3~7d;安全间隔期黄瓜3d,番茄和辣椒5d。

3.1.5银杏果提取物

属于植物源农药。31%银杏果提取物(25.1%十五烯苯酚酸+5.9%十三烷苯酚酸)母药,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27;23%银杏果提取物(18.6%十五烯苯酚酸+4.4%十三烷苯酚酸)可溶液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25。制剂产品采用100~120g·667m-2制剂量喷雾防治小白菜蚜虫。一般在蚜虫发生始盛期用药1次,视虫害可间隔7d再用药1次。

3.2杀菌剂

3.2.1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

属于微生物细菌类农药。1.2亿芽孢·g-1解淀粉芽孢杆菌水分散粒剂,微毒,登记证号PD20171746。主要用于防治保护地番茄枯萎病,在发病初期用100~200g·667m-2制剂量撒施。施药时期分别在定植时、第1次和第2次浇水时,间隔7~10d,共施药3次。不建议与其他化学杀菌剂混合使用。

3.2.2多粘类芽孢杆菌KN-03

属于微生物细菌类农药。300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母药,低毒,登记证号PD20184034;5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悬浮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84026;春雷素·多粘菌(5亿CFU/mL多粘类芽孢杆菌KN-03+3%春雷霉素)悬浮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200148。单剂用2~3L·667m-2制剂量灌根,防治番茄青枯病(在初发期施药,根据土壤情况适当增减稀释倍数,确保药液被根部吸收);用160~200mL·667m-2制剂量喷雾,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初发期施药,间隔7~10d再施药1~2次,注意均匀喷于叶面)。施药注意天气,连续施药2~3次。混剂用60~120mL·667m-2制剂量喷雾,防治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药,间隔7~14d再施药1次,共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为5d,每季最多使用2次。不建议与其他化学杀菌剂混合使用。

3.2.3异硫氰酸烯丙酯

即辣根素,是十字花科植物的组成型代谢产物之一,属于杀菌、防霉或防腐作用的化工产品,也用于食品添加剂。70%异硫氰酸烯丙酯母药,中等毒,登记证号PD20181601;80%异硫氰酸烯丙酯母药,中等毒,登记证号PD20190037;20%异硫氰酸烯丙酯水乳剂,中等毒,登记证号PD20181600;20%异硫氰酸烯丙酯可溶液剂,中等毒,登记证号PD20190006。该产品在上茬作物拉秧后至下茬作物移栽前20d均可施药,但要注意在施药前施足底肥,翻耕土壤,旋耕深度以30cm为宜,整平地块。以3~5kg·667m-2制剂量,采用土壤喷雾(均匀泼浇或喷淋)并覆膜熏蒸,保持密闭熏蒸处理10~15d后揭膜,散气7~10d后即可移栽番茄,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每季作物最多施药1次。因母药和制剂均为中等毒性,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评价其为3类致癌物,且有刺激性芥子气味,使用不当会使皮肤起泡,对肺有害,故使用时要加强安全防护。

3.2.4缬菌胺

属于羧酸酰胺类杀菌剂。98%缬菌胺原药,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56;66%代森锰锌·缬菌胺(6%缬菌胺+60%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40。制剂产品采用130~170g·667m-2制剂量喷雾防治黄瓜霜霉病。一般在发病前或初期用药,7~10d施药1次,连续使用2~3次;若病情发展较快可用较高剂量、适当缩短间隔期,并与其他有不同作用机理药剂轮换使用。安全间隔期3d,每季最多使用3次。

3.2.5氟烯线砜

属于杂环氟代砜类(噻唑类)广谱、非熏蒸杀线虫剂。95%氟烯线砜原药,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08;40%氟烯线砜乳油,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07。制剂产品采用500~600mL·667m-2制剂量土壤喷雾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一般在种植前至少7d施药,首先在土壤表面喷洒药液,随即旋耕,深度在15~20cm,使土壤与药剂充分混匀,随后浇水。安全间隔期为收获期,每季最多使用1次。

3.2.6吡噻菌胺

属于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99%吡噻菌胺原药,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55;20%吡噻菌胺悬浮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54。制剂产品采用25~33mL·667m-2制剂量喷雾防治黄瓜白粉病。一般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叶面喷雾,间隔7~10d施药1次,连续使用2~3次。安全间隔期2d,每季最多使用3次。

3.2.7精苯霜灵

属于苯酰胺类杀菌剂。95%精苯霜灵原药,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51;69%代森锰锌·精苯霜灵(65%代森锰锌+4%精苯霜灵)水分散粒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50。制剂产品采用120~160g·667m-2制剂量喷雾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一般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药,如病害严重时可使用登记的高剂量。安全间隔期14d,每季最多施药2次。

3.2.8侧孢短芽孢杆菌A60

属于微生物细菌类杀菌剂。50亿CFU/mL侧孢短芽孢杆菌A60母药,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34;5亿CFU/mL侧孢短芽孢杆菌A60悬浮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35。制剂产品用50~60mL·667m-2制剂量喷雾防治辣椒疫病。一般在发病初期施药,间隔7~10d,每季施药3次。不建议与其他化学杀菌剂混合使用。

3.2.9沼泽红假单胞菌PSB-S

属于微生物细菌类杀菌剂。2亿CFU/mL沼泽红假单胞菌PSB-S悬浮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22。一般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药,采用180~240mL·667m-2制剂量喷雾防治辣椒花叶病,每季使用2~3次,间隔7~10d。不建议与其他化学杀菌剂混合使用。

3.2.10嗜硫小红卵菌HNI-1

属于微生物细菌类农药。2亿CFU/mL嗜硫小红卵菌HNI-1悬浮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21。采用400~600mL·667m-2制剂量灌根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用180~240mL·667m-2制剂量喷雾防治番茄花叶病。防治根结线虫病在移栽时灌根,每季使用2~3次,间隔28d左右;防治花叶病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每季使用2~3次,间隔7~10d。不建议与其他化学杀菌剂混合使用。

3.2.11氟唑菌酰羟胺

属于吡唑酰胺类杀菌剂。98%氟唑菌酰羟胺原药,微毒,登记证号PD20190257;200g·L-1氟酰羟·苯甲唑(75g·L-1氟唑菌酰羟胺+125g·L-1苯醚甲环唑)悬浮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268。采用40~50mL·667m-2制剂量喷雾防治黄瓜白粉病,每隔7~10d使用1次,可连续施药2次,每季最多使用2次,安全间隔期3d。

3.2.12氯氟醚菌唑

属于异丙醇-三唑类杀菌剂。97%氯氟醚菌唑原药,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255;400g·L-1氯氟醚·吡唑酯(200g·L-1氯氟醚菌唑+200g·L-1吡唑醚菌酯)悬浮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264。用20~40mL·667m-2制剂量喷雾防治番茄早疫病;间隔7~10d用药,连续施药3次,每季最多施药3次,安全间隔期5d。

3.3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3.3.1噁草酸

属于芳氧苯氧羧酸类除草剂。92%噁草酸原药,低毒,登记证号PD20184013;10%噁草酸乳油,低毒,登记证号PD20184012。防除马铃薯田一年生及部分多年生禾本科杂草,以35~50mL·667m-2制剂量茎叶喷雾,在苗后3~5叶期施药,每季施药1次,建议施药液30L·667m-2。

3.3.2糠氨基嘌呤

属于嘌呤类天然植物内源激素。99%糠氨基嘌呤原药,低毒,登记证号PD20170011;0.4%糠氨基嘌呤水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70016。用于调节菜豆生长时,用4~6.7mg·kg-1剂量(制剂稀释600~1000倍液),于开花前7d开始施药,间隔2周施药1次,连续3次;注意喷雾均匀。

讨论

(1)防治蔬菜病虫害,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统筹运用抗(耐)病(虫)品种、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

(3)戊吡虫胍、环氧虫啉农药临时登记证均已分别在2018年2月13日和5月31日到期,在转为正式登记前,应注意查看产品是否在质量保证期内。

THE END
1.生物农药菌肥生物农药菌肥 负责部门:科技处 联系电话:010-64806027 电子邮箱:plan@im.ac.cnhttp://www.im.cas.cn/cgzh2018/cgtj/201805/t20180508_5008459.html
2.中药材种植常用的生物农药有哪些种类?为了提高中药材的品质与产量,不得不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具有具有副作用小、对环境兼容性好的特点,逐渐成为农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抗生素和生物化学农药,这些都属于生物农药,目前我国登记在案并在农业行业中进行使用的生物农药有将近八十种。生物农药能防治病虫害却不杀死天敌,且病原菌和https://www.scnjw.com/.content/myarticle/myarticle/e5836876-0696-11ef-aaed-04d9f5394155/
3.广州市微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可直接加入腐熟剂、有机肥料、生物菌剂、生物菌肥等肥料,制作生物农药等。 绿色木霉菌其生存能力强,适应性广,具有对多种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和强烈的分解纤维素的能力 。绿色木霉菌能够拮抗多种病原真菌,尤其对土传病原真菌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 1、绿色木霉菌的拮抗对象 http://www.gzwybio.com/mobile/pro_show_22.html
4.微生物菌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功效你了解吗?施立松是一种低炭、纯天然、无毒、无害、无污染的有机微生物菌肥肥,具有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数量及活性,改善土壤活化性状,防止土壤板结;提高土壤保肥、保水,抗寒能力,讯速繁殖形成有益菌群增强作物抗病能力,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阻止病原菌入侵,减少植物的病虫害生长。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https://www.meipian.cn/4z6hisrc
5.潍坊万胜生物农药有限公司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生物农药技术研发;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肥料销售;生物有机肥料研发;复合微生物肥料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纯化、合成技术研发;非居住房地产租赁;土地使用权租赁;住房租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https://www.11467.com/qiye/12883799.htm
6.市面上好的生物菌地力旺有机农药 地力旺原菌产品说明 一、基本信息: 肥料登记证号:微生物肥(2009)准字(0547)号 登记成分:有效活菌数≥2亿/克 剂型:粉剂 产品规格:1kg/袋 保质期:2年 二、产品介绍:地力旺原菌(重茬型+发酵型+秸秆腐熟型)是复合型原种菌,由苏云金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十种有益微生物复合而成,配https://www.huangye88.com/nyxinxi/nonghua237523600.html
7.农用微生物杀菌剂研究进展在我国农业生产从传统方式向绿色产业和出口创汇产业过渡中,微生物农药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微生物杀菌剂是微生物农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植物病害防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微生物杀菌剂分类与特性 微生物杀菌剂是指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由它们加工而成的具有抑制植物病害的生物活性物质。微生物杀菌剂主要抑制病原菌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1022/12/10522925_418916640.shtml
8.微生物农药微生物农药有哪些微生物农药的特性→MAIGOO知识1.7类产碱假单孢菌可用于防治草场牧草草地蝗虫. 2.真菌类微生物农药 2.1绿僵茵可用于防治滩涂飞蝗和一些鳞翅目害虫. 2.2白僵茵可用于防治白粉虱、烟粉虱、金龟子、蛴螬等多种害虫. 2.3耳霉菌可用于防治小麦蚜虫. 2.4木霉茵可用于防治黄瓜灰霉病和霜霉病、大白菜霜霉病和小麦纹枯病等. https://www.maigoo.com/goomai/197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