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煤机公司聚焦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典型选树、创新创效、素质提升”工程,精心选“头雁”、全力塑“强雁”、悉心育“群雁”,充分激发“雁阵效应”,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选头雁,增强雁阵引领力
图为该公司举办2024年度“五一”劳动模范、煤机工匠表彰大会
该公司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与评选表彰“指挥棒”作用,坚持开展“劳动模范”、“煤机工匠”、“星级员工”评选表彰活动,将政治素养高,引领力、创新力、攻关力强作为评选标准,引导干部职工学习先进、对标先进、赶超先进。以劳模工匠、高技能人才为主体,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分设液压元件研究所、圆环链研究所、煤矿提升运输设备分组、生产服务中心技术分组4支研发团队,围绕科技创新、工艺流程、质量检测等重点任务进行攻关,把优化后的生产工艺引入车间、班组、岗位,实现“头雁领航”,带动“雁阵齐飞”。
今年以来,该公司共评选表彰“劳动模范”1人、“煤机工匠”1人、“首席工程师”1人、“首席技师”2人。
塑强雁,激发雁阵创新活力
图为该公司液压阀车间技术骨干正在研究FDS双向锁工艺
以“人人都有创新能力,事事都有创新空间”为主题,扎实开展创新创效活动,让每位员工争做创新主体,全力塑造与发展新质生产力高度匹配的产业工人队伍。
以“五小”创新评比为载体,激励全员投身岗位创新,围绕本职工作探寻新方法、新措施、新途径。大力开展小改小革技术创新活动,向着工艺更优化、程序更便捷、消耗更节省、工作更安全、质量更可靠的良性方向提升,实现发明创造和设计革新常态化、长效化。三年来,累计收到职工申报的创新成果48项。其中,机加工车间发明的“30T连接盘工装”,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工效较原来提高了3倍;综采车间研制的“销轴拆解工装”,实现拆解设备完好率保持在98%以上;铆焊车间改进的“带式输送机机尾缓冲托辊架”,每组节省成本100元左右,1套节省成本3400元……
育群雁,凝聚雁阵强大合力
图为该公司机加工车间职工徐力(左)正在为徒弟讲解车床操作流程
该公司坚持实施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以提升职工素质为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畅通人才培养渠道,着力打造能攻关、乐进取、敢作为、扛得住、顶得上的职工队伍。
坚持“请进来”和“走进去”相结合,围绕提升岗位操作技能、解决技术难题、提高班组长管理能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产品质量等方面,为职工提供“订单、定制、定向”培训。深入开展“师带徒”活动,精心挑选技能高、素质硬、作风优的技能型人才担任师傅,师徒结对、互学相长,将学习成果共建档、同考核、齐评价,让新职工快速成长。扎实开展岗位大练兵,为技术人才搭舞台、架梯子、铺路子。
“今年以来,我们累计开展各类培训24场次,培训职工1090人次。通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让技术人才和青年职工多‘蹲苗’多锻炼,变得更加根深体壮。”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李全峰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