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禾大科技徐广河:用智慧科技为农业筑梦

智慧农业是农业标准化和粮食增产、农业资源保护的解决方法。另有机构预测,2020年智慧农业的潜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68亿美元。2018年是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收官之年,2018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智慧农业迎来最好的时代!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高科技技术纷纷走进了农业领域,加上一系列的政策利好下,让越来越多的传统农资企业转向了农业新兴服务领域。尤其,面对新时代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之下,传统农资企业需要抉择,而禾大科技抓住这一波红利,其正在新农业领域用先进的科技“攻城略地”。近日,在第二届中国农业新媒体年度盛典上,湖北武汉禾大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徐广河接受农业新媒体联盟副秘书长、农业行业观察创始人李剑的独家采访,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位资深农资人是如何将科技同农业相结合,开辟一片新的市场。

在加入禾大科技之前,徐广河是一名深耕农资领域的老兵,与农资结缘20多年。同时,在互联网农业熏陶下,他又是一位拥有互联网思维的人。“农资行业已经到了非转型不可的阶段,无论是适合时代还是自身的需求,都必须要去创新,否则就会被时代抛弃。”

“2018年对于农资行业来说,是充满困难与挑战的一年。这个时代,对农资企业来说,是一个好的时代,也是一个不好的时代,因为一切都在发生改变。”禾大科技首席运营官徐广河对行业的现状展开了分析,“其实,农资行业是一个相对从传统的行业,很多创新与改变显得‘慢人一步’。同时,农资行业的链条也非常长,作为农资企业不仅仅关心‘农资产品卖出去’、还要关心‘种植户是否赚钱’、‘农业资源保护’等等问题。因此,现在有很多农资企业开始从农业生产前端开始切入,并帮助种植户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这一改变或者是传统农资发展的一大趋势。”

据了解,禾大科技成立于2015年,作为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农业”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率先从土壤大数据着手,建立禾大智慧农业平台,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数字土壤地图、精准配肥方案、遥感动态监测的一体化服务,帮助农业生产从土壤到作物,从播种到收获,实现种植及管理技术的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和标准化。徐广河还指出,在传统农资艰难前行的阶段,禾大科技一切都是基于高科技+互联网技术。其中,禾大科技综合运用了农业遥感、农业气象、人工智能、智能滴灌AI、病虫害AI、土壤CT扫描车、互联网智能配肥等先进技术,将会给整个行业带来全新的变化。

把握数字农业红利创建土库平台

近十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上兴起一轮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浪潮,一种新型的农业模式——数字农业也就应运而生了。

同时,国家对数字农业也给与政策和扶持。早在2017年2月,农业农村部发文推广数字农业试点,并重点开展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4类数字农业建设如何梳理试点项目,结合产业类型,支持精准作业、精准控制设施设备、管理服务平台等内容建设。

纵览国家顶层设计的初衷,我国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是基于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资源保护。尤其是土地安全和农产品品质。

业内专家认为,土壤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它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壤数据更是指导农业生产、保护耕地的重要指标。

徐广河也认为,中国农业的基础就是土地,土地集中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条件,另外土壤的质量优势农产品品质的保障。但目前,国内的土壤安全数据还存在很多空白之处,这是机会也是挑战。

其中,在土壤数据的源头和应用上,科大科技已经成为该领域的先行者。2018年禾大科技主导开发的国内首个数字化土壤数据服务平台—土库,不仅推动传统土壤普查工作向现代化、数据化方向转型升级,更从土壤源头着手,精准掌握土壤数据和空间分布情况,为土壤治理和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提供了技术支撑。该平台将取土规划、现场取土、实验室检测、数据建档与成果输出等流程进行标准化操作,保障整个土壤普查工作的科学性与精确性,实现从土壤采样规划到土壤检测数据输出的全程可追溯。同时,通过国际领先的土壤CT扫描车技术,结合独有的人工智能大数据挖掘算法,禾大科技建立农业高精度的土壤数字地图。

对此,徐广河对土库业务开展,举了一个详实的案例。

“比如,在2017年1-4月,武汉禾大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土库平台对湖北应城约100万亩的土地制作国内首个数字土壤地图。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打造数字化应城,依托测土技术,对应城土壤全面体检,建立一套完整的土壤数字地图和手册,可以指导应城农户种植出品质最好、用肥最优、绿色环保的农作物产品,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实现农户增产增收,同时实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徐广河解析道。

徐广河还表示,数字农业将是未来的大趋势。切入前端数据只是禾大科技的其中一个环节,禾大科技希望可以切入整个农资产业链。同时,禾大开发免费农业APP“田小二”,帮助农户用手机建立自己的田块档案,自动获取田块面积、气象、土壤、施肥方案、遥感影像等农业数据,助力农业大数据走进生产第一线,帮助农户增产增收。

直击行业痛点智慧配肥机帮农民增收

用全球8%的耕地,生产了全球21%的粮食,但同时农化产品消耗量占全球逾35%——化肥、农药越用越多,地越种越馋,曾是我国粮食连增背后的尴尬现实。为此,农业农村部于2015年提出了农药化肥“双减”计划,并制定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当前,禾大科技的业务开展都基于农业大数据的整合和应用,尤其是土库的创建”徐广河说“但,数据必须要推动生产,这样的数据才有价值。”

据了解,禾大科技自主研发智能终端配肥机,并获得国家专利认证。利用互联网平台+智能制造设备,打通“线上下单、云端配肥、线下生产、全程服务”的新模式,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流程的透明化、标准化、智能化、数据化,为农民定制适合作物生长规律的配方肥料,最大限度提高肥料的针对性和利用率。同时,智能配肥机基于农业大数据,帮助农资经销商和农民实现双向增收。

徐广河还算了一笔账,在湖北应城市黄滩镇临江村,村里种田大户张长华一共种了40亩地,通过禾大智慧配肥机施用定制肥,每亩产量提高了将近40千克。每亩田可以少施5千克肥,却足足增收了160元。

另外,当前市面上的配肥机大多存在不耐用、功能单一、缺少数据支持,信息无法追溯等问题。

“但,禾大科技智慧配肥机采用不锈钢材料,内置智慧配肥软件,与土壤数据库无缝对接,通过手机APP一键下单,云端测土配方计算,自动配肥并提供远程监控,提升配肥效率。同时所有组件模块化处理,易维修,数字化液体/微量元素添加,满足农作物所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的专用肥,实现真正的测土配肥。”徐广河信心满满地说。

建立基层智慧配肥服务站与农资经销商共享未来

困难与挑战并存、农资行业将面临新一轮大洗牌、行业企业亟待突围转型,同时,未来农资行业需要革命性产品。

据了解,禾大科技以智慧服务平台为纽带,在智慧配肥机、营养母粒、田小二、土库、农业+遥感、农业+人工智能等方面持续投入研发,通过赋能+服务,帮助传统农资渠道商转型为科技与制造的综合服务商,重构农资存量市场,从单店经营到共建农资行业“7-Eleven”。

徐广河着重指出,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禾大科技要将自己打造成农业科技产业的路由器。产业路由器是一种以赋能为核心的共享经济体,与传统以卖货为核心的模式有本质区别,只有成为产业路由器,才能让传统农资找到出路。

因此,禾大科技针对正在转型的传统农资商和已经转型成功的农业服务机构提出了“平台服务模式、服务中心模式和服务站模式”三大合作模式,给线下网络提供包括智慧配肥站建设、平台应用、软件服务、土壤检测、增值肥料代理、物联网设备、营销支持等十几项超值服务。

在品牌模式上,禾大科技采用“禾大科技+合伙人”的联合品牌模式,利用互联网+智慧配肥机设备,通过赋能+服务,帮助传统农资渠道转型为科技+制造的综合服务商。

未来,禾大科技将重点发挥农业大数据、人工智能、遥感监测、物联网、智能制造、新型肥料、农业平台及软件等产品与技术优势,与传统农资人合力缔造农资行业新势力,助力农资行业转型。

最后,徐广河表示,禾大科技是基于产业生态,用科技帮助行业和合作伙伴赋能,这才是禾大存在的意义。

据悉,在第二届中国农业新媒体年度盛典上,农业新媒体联盟结合禾大科技的表现和各大媒体的推荐,授予禾大科技“2018年农业科技创新奖”。

THE END
1.好处与风险并存!农化企业并购重组分析与展望未来有望借助不同形式的并购重组实现规模化、大型化、全球化,使强者更强,资源更加集中,进入规模效益阶段。 1.2.1 中国化工收购安道麦和先正达 中国化工集团在2005年完成对湖北沙隆达集团公司的重组,拥有了首个农药资产;2011年,通过收购总部位于以色列的马克西姆-阿甘公司60%的股权,成为全球最大的非专利农药生产商;2016http://www.pesticidenews.cn/zgny/zlzs/content/5a2686aa-489f-4443-afd4-be6602f7a3e9.html
2.农产品涨价现象深度解析技术服务2、生产成本上升:随着土地、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进一步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 3、市场需求增长: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特别是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增长迅速,供需矛盾加剧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 https://www.jarnorking.com/post/24910.html
3.资讯列表渠道库存低,意味着在市场启动时,渠道商需要迅速补货以满足市场需求。而这时,如果大家都争相拿货,就会产生踩踏效应,导致价格飙升。因此,上游库存高虽然短期内对渠道商有利,但长期来看,却可能埋下价格波动的隐患。 二、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价格的根本 无论上游库存高低、开工率如何、原料价格如何变动,都无法改变市场供需http://baa.enongzi.com/news/details?id=c75dd182-0b90-44d7-bbd7-bd396bb3cc8f
4.农资电商平台农资电商平台怎么样农资电商平台有哪些→MAIGOO主要痛点在于:厂家产能过剩渠道资源紧张、经销商的代理品牌有限、流通层级多成本高、渠道商赊销严重、价格和产品信息不透明购买成本高。农资电商的作用,就是农资厂家通过减少层级来提高流通效率,让农民更实惠。此外,还涉及售后、物流、产品品类等因素。 1、对原有渠道进行劣汰优化https://www.maigoo.com/goomai/197506.html
5.关于昔日童星今日流星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跟昔日童星今日流星类2、 农资经销商今日的痛点,必将成为明日的拐点!近日,笔者听闻有两位农资经销商先后遭遇官司,很多农资界同行知晓后都纷纷感叹如今的农资行业怎么也变成高危行业了加上环保政策、高毒农药禁限用政策、二维码新政、农资规范经营管理……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让很多农. https://51elaw.com/fabiaolunwen/59258.html
6.农产品电商调研报告14篇(全文)建成了杨陵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和追溯平台,与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实现了链接共享,将辖区内 45 家规模生产企业(合作社)和 33 家农资经销门店相关生产信息在网站进行公示。此外,生产企业(合作社)生产记录、产品检测数据等信息经“监管平台”审核合格后,方可打印张贴“杨凌安全农产品”二维码。消费者可通过扫描https://www.99xueshu.com/w/filefgj5mjrx.html
7.农资导报专栏本报团队向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陕西省部分地区的农资经销商、农技专家了解到:尿素需求处于淡季,价格一路走低,成交乏力;磷肥降价幅度较大;临近发运,复合肥市场依旧未见起色,价格以下滑为主;经销商判断,后市肥价仍有下跌可能。 农资导报 2024-09-19 19:52 http://ngx.179c.com/column/97.html
8.中国农资党中央、国务院号召进行精准扶贫以来,农资企业更是首当其冲,一家家农资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扶贫,引导当地农民群众尽快脱贫致富。为了表彰实施精准扶贫的农资企业,今年的百佳(优秀)农资经销商颁奖特地设置了"十佳精准扶贫榜样"奖。二十首颁奖词为藏头诗,首字藏头为一幅楹联。上联:真扶贫百佳携手传大义,下联:实举措豪http://nzkj.cbpt.cnki.net/WKB2/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16&st=43
9.互联网农业的故事开讲了金正大董秘、副总经理崔彬也对上证报记者说,“公司马上要上线一个农资平台,我们只把它作为服务手段,但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经销渠道。”该公司拥有一个10万人的二级经销商团队。 “痛点”变成“亮点” 在走访企业过程中,上证报记者了解到,在诸多农业服务领域中,企业最感兴趣、农业企业互联网布局中最不可或缺的一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50521508672942.html
10.中国农资秀小超(孙希超)“学风春来早”中国农资秀培训会举办例如近期的农资市场,我们可以通过一条短视频快速让受众接收到农资涨价的信息,然后通过电视专题节目将此次涨价风波进行剖析,为企业、经销商、种植户应对农资涨价风波提供建议。 2 如何让电视专题节目产生“余震”效应 说到让电视专题产生“余震”效应,首先要求节目制作者能提取出震撼受众的精品短视频,而后通过对短视频内容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747339767087635
11.“辉隆贷”破解农村金融服务三大痛点“辉隆贷”依托辉隆在银行系统内良好的信用优势,打通银行、企业、经营主体三者间的壁垒,将辉隆的公信力优势延伸至经销商、大农户、种植户等农资经营主体等,由辉隆帮助银行审核经营主体资质,银行确定经营主体在辉隆的业务量、历史结算情况以及征信等信息,综合评定经营主体的贷款额度。这样将辉隆与经营主体进行深度融合,提供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75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