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与应对举措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粮食种植业、畜牧养殖业、种业、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蔬菜业、水果业、花卉业等产业发展,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为减少新冠肺炎疫情的负面影响,推动农业健康发展,应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抓好春耕春播工作,保障乡村道路运输通畅,在南方地区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发展生态高值农业和“康养业富硒农业”,尽快推进饲料企业和屠宰加工企业复工复产,加大对农业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农业经营成本,鼓励发展以村为单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培育农产品销售新业态,建立政府、企业和市场互动的农业灾害救助体系。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农业发展;乡村振兴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对粮食种植业的影响

疫情对粮食种植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可能的农时耽误和生产资料的不足上。春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时节。如果疫情到了3月还不能结束,就会对南方的早稻和东北地区的粳稻播种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在春播期影响水稻的播种,就会出现“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的现象,甚至有可能会造成水稻减产[1]。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所专家估计,如果2020年南方地区水稻春播期受到疫情影响而推迟,2020年该地区水稻的产量至少会减产5%左右。

疫情还会对以种植冬小麦为主的大田粮食作物产生较大的影响,每年的二三月是冬小麦田间管理的重要农事时期,需要施肥、喷洒农药和田间浇水,急需化肥、农药和柴油等农资。但多地严格的交通管制或封锁,导致农资经营门店难以供货和农资物流链条断裂,出现冬小麦急需的农资“货不能发、车不能跑、人不能用”的不利局面,农业生产资料短缺,粮食主产区现存的生产资料难以支撑后续的农业生产活动,给2020年的粮食生产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2020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当前要在严格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全力组织春耕生产,确保不误农时,保障夏粮丰收。要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力度,保障种粮基本收益,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主产区要努力发挥优势,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要保持应有的自给率,共同承担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如果各地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指示精神,想方设法采取相应措施,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疫情对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和其他农副产品生产的负面影响。

(二)对畜牧养殖业的影响

2020年2月15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解决当前实际困难加快养殖业复工复产的紧急通知》,提出要确保物资和农产品运输通畅,加快饲料企业和畜禽屠宰加工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畜禽水产品产销对接。这对缓解当前我国养殖业面临的困境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效果。

(三)对种业的影响

(四)对休闲农业的影响

(五)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农产品加工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受疫情防控的影响,交通阻塞,物流不畅,原材料等上游供应链断裂,造成企业产品销售的现金流中断。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业普遍面临着“加工缺货、用工缺人、生产缺钱”的问题。因为农村封闭式管理影响到农产品收购,部分加工企业开工不正常,泡沫箱、冰块断货,影响清洗打包运输等后续环节。由于市场销售大幅减少,企业产成品积压严重。

(六)对蔬菜产业的影响

疫情的严格防控,造成餐饮服务停业,学校、企事业单位延迟开工,蔬菜消费需求明显减少,各地很多蔬菜批发市场“冷清”。当前正是春季蔬菜上市时期,湖北、湖南、安徽、河南等省份的很多蔬菜主产地对交通出行进行了严格限制,新鲜的蔬菜无法如期进入批发市场,形成了“没人收、没车运、出不去”的困难局面,导致蔬菜流通效率降低,部分冷库及运输企业关闭,蔬菜地头收购价格大跌。如全国蔬菜之乡———山东省寿光市的蔬菜销售受疫情影响较大,大部分菜农生产的蔬菜滞销。寿光市圣宏果蔬专业合作社管理着400多亩菜地、86个大棚,专供北京、天津、济南等大城市。疫情到来后,几百万斤的特色蔬菜无法外运,进不了城,销售无门。该合作社每天的营业额不足往年的40%,且维持合作社生产经营的成本,如发放给农民的工资等还要照付。

(七)对水果业的影响

春节是水果的重要销售时节,每年春节前后,本应该是果农们销售水果最忙碌的时候。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走访亲友的居民总要购买一些水果,看望亲朋好友,使得各种水果销售都远超过平日,大多数水果种植户往往也是根据这一销售档期选择种植时节。然而,由于疫情的爆发,严格的封堵措施使得部分高速公路关闭,加上大部分餐饮企业停工停业,水果种植户失去重要销售渠道。水果种植往往集中在乡村地区,乡村地区的强力管控使得许多水果种植户的产品难以及时运送出去,可能会导致处于收获时节的水果腐烂在田地中。如海南省万宁市的菠萝就遇到了疫情封锁的阻断,数百吨水果滞留在仓库中,连海南本地都无法进行流通销售。菠萝销售渠道受阻影响了万宁种植菠萝的120多个农户,直接损失达到600万元。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广东高州砂糖橘、广西武鸣沃柑、陕西眉县猕猴桃,都受到了疫情较大的冲击,使得当地果农承受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八)对花卉业的影响

疫情对花卉业的影响首先表现在需求端,每年的12月、1月和2月是鲜花消费的旺季,疫情的严格防控导致市场鲜花需求大幅度下降。不仅如此,还会影响下一期花卉种植的面积。为了在春节期间获得不菲的销售收入,许多花农为化肥和花苗等前期投入已负债累累,错过春节期间这个鲜花交易季,可能收不回成本,缺少资金继续支持下期花卉种植,这会导致花卉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

花卉是农业中的精细农业,技术要求极高,种植要求实行精细化管理,人工成本投入极高,而且大部分鲜花都很娇贵,保证卖相费时费力。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专家介绍,云南斗南花卉市场是全国最大的鲜花交易市场,2018年交易额达57.7亿元,鲜切花总量69.9亿枝。花卉经济带动从业人员100余万人。据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总经理高荣梅介绍,受此次疫情影响,云南第一季度鲜切花交易预估减少20亿枝,估计全省花卉产业的经济损失达到100亿元。

由上可知,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以影响严重程度排序来看,农业种养业大于农产品加工业,畜牧业大于种植业,农村第三产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受疫情影响也很严重,小微企业大于中小型企业,直接和间接影响都存在,长期中期短期影响兼有。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进行调控和应对,会给2020年我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了更好地应对此次疫情,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农业发展造成的消极影响,确保春耕春播农业生产正常进行,保障我国农业稳步发展,可从十五个方面着手。

(一)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供给

我国是人口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不管多大的风险挑战,我们都必能战胜之。我国必须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粮食安全带来的冲击,各粮食主产省份要把粮食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激发和凝聚抗击疫情带来的精神力量,把有关粮食安全的每一件事都做好,每一项措施都落实好。

(二)保障重要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

支持农业重点企业复工复产,有力保障畜禽水产养殖饲料、兽药、屠宰、粮油食品加工等企业加快复产。全面组织春耕生产和农业生产恢复,支持农业生产资料生产、调运和供应。畅通农产品绿色通道,加大对各地蔬菜、水果、生猪、家禽、水产品等的收购力度,支持农贸市场、超市等维持正常营业秩序,确保“菜篮子”产品足量供给、价格稳定。

(三)保障乡村道路运输通畅

严格按照“一断三不断”和“三不一优先”原则落实防控工作,对持有专用通行证的车辆不得拦截,坚决杜绝未经批准擅自设卡、断路阻碍交通等行为。确保农业生产资料和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通畅,简化绿色通道查验手续和程序,确保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优先通行,在正常情况下不对运输从业人员实施隔离观察措施。在确保阻断疫情传播渠道的前提下,全面恢复正常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出行车辆通达。对运输农产品及农业物资的车辆,快速办理“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通行证”,按需申领,即核即发,确保“农产品出得去、农业生产资料进得来”。

(四)抓好春耕春播工作

(五)在南方地区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此次疫情对我国农业发展而言既是危机又是转机,为改造我国传统农业提供了一个契机。比如可在南方地区推广高效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该模式较传统的种植一稻一麦模式相比,会在水稻种植的同时进行养殖,目前已经发展出稻虾、稻渔、稻蟹等多种生态综合种养模式。一方面,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据估计每亩可以新增效益1500~2000元;另一方面,该模式可以使得土地得到休耕,提升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在疫情结束之后,可以考虑在南方水稻种植地区大力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并且尝试开拓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新产业,拓展一二三产业融合空间,为农业和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六)发展生态高值农业

传统的高产低效农业模式已经严重破坏环境与生态,导致面源污染、土壤有机质减少等问题日益严重。这种农业模式已快走到尽头,为此,要摒弃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追求高产农业的路径,逐步树立生态高值农业的发展思路。

一是大力发展生态高值粮食产业。要实现粮食产业中农用化肥施用量的“零增长”,推动粮食产业生态系统持续循环;要通过生物技术培育出新的粮食新品种,实现粮食产品的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

二是大力发展功能性农业。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升级,老百姓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好,而且要吃得健康。农产品将承担越来越多的功能。比如培育富含铁锌硒的小麦,可以养血润脉;富含高抗性淀粉的优质水稻可以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富含维C的马铃薯,可以抗氧化、抗衰老、防止血管硬化,是一种效果很好的功能性食品。

三是促进“生态高值功能农业大健康”产业发展,将生态高值功能农业作为大健康产业的入口,借助消费者对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刚性需求,实现对消费者的健康综合管理。

(七)解决当前畜牧养殖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给当前养殖业带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饲料运不进来,二是禽肉蛋类卖不出去。因此,当前最为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建立重点养殖场(户)、饲料企业和屠宰企业的衔接机制,保障饲料进得来、产品出得去。

具体而言,要采取如下措施:一是落实市场分类管理,不搞“一刀切”,确保饲料不断供、产品不滞压、资金不断流。二是落实生猪养殖恢复生产的任务,确保各地新建和扩建生猪养殖项目尽快开工复工、投产达产。三是防止奶业出现生鲜奶拒收甚至倒奶现象,支持收购生鲜乳,保障乳品加工企业正常运转。四是水产养殖要解决好水产品压塘严重的问题,疏通水产区与消费市场的销售沟通网络,重点发挥线上促销的渠道优势[5,6]。

(八)尽快推进饲料企业和屠宰加工企业复工复产

(九)加大对农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得一些农业企业资金链断裂,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一是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支持力度,可以采取线上申请的形式,优化办理手续,放贷资金优先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相应提高贷款额度和融资担保上限。二是进一步降低农业企业的融资成本,对农业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的贷款利息给予一定比列的财政贴息补助。三是免除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划拨一定比列的财政资金用于承担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费用。

(十)鼓励以村为单位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

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使防疫和农业生产两不误,应该发挥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作用,紧急动员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到防疫期间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积极鼓励以村为单位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比如四川省蒲江县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力推行“村(社区)两委专业化服务组织农户”模式,引导广大党员、村干部和乡贤能人,围绕主导产业生产环节,组织返乡农民工和闲置劳动力,组织农机队、采果队、修剪队、技术服务队、综合劳务队等各类服务队,解决农业生产用工需求,拓宽农村居民疫情防控期间的收入渠道。同时,大量农民专业化服务组织要主动承担农业生产托管任务,开展“委托作业”和“订单作业”,并且按照防疫要求,结合考虑农时作业要求和机具作业要求,安排好作业生产和作业时段,做到错峰作业,实现防疫和农业生产相互兼顾。这种以村为单位组织的农业社会化模式值得各地借鉴和参考[7]。

(十一)建立政府、企业和市场互动的农业灾害救助体系

(十二)降低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成本

(十三)大力培育农产品销售的新业态

(十四)推广“康养业富硒农业”的新模式

(十五)稳妥有序推动农民工返程务工

参考文献:

[1]杨艳玲,曹朝钦,王庆国.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市“三农”影响[N].濮阳日报,2020-02-25(004).

[2]战“疫”春耕两不误[N].珠海特区报,2020-02-18(001).

[3]乔金亮.把握农时,不误农事[N].经济日报,2020-02-27(006).

[4]孙媛媛.抗疫不误抓春耕[N].金华日报,2020-02-26(A02).

[5]周真刚.切实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工作[N].中国民族报,2020-02-18(005).

[6]惠新.疫情期间做好育苗养殖防病运输工作[N].中国渔业报,2020-02-17(B02).

[7]王玉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应尽快复工[N].经济日报,2020-02-20(008).

[8]娄火明.“新冠肺炎”对农业产业经营的机遇与对策建议[N].杭州日报,2020-02-18(009).

[10]统筹防控与生产是道“综合题”[N].农民日报,2020-02-26(001).

[11]姚满昌,杜骏骁,朱珠.抗疫情、强管理、促生产、保供应[J].长江蔬菜,2020(4):10-11,

[12]王海涛,守好粮袋子和菜篮子[N],陕西日报,2020-02-13(006).

THE END
1.如何做好蔬菜配送生意它的经营模式是什么如何做好蔬菜配送生意 它的经营模式是什么 跟着如今互联网的不时开展,咱们糊口中的各个方面也是发作了很大的变革。蔬菜配送因此蔬菜为代表的农产物正在消费畅通流畅到花费的过程当中的一个关键,其运营形式次要有线上APP以及店肆运营两种体式格局。想要做好蔬菜配送买卖,起首要断定营业范畴,而后要找对于红利体式格局,https://www.zhppw.com/baike/261381.html
2.零售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营销三种模式:农产品+某有机蔬菜农场建立了自己的有机蔬菜社群,定期在社群中发布有机蔬菜的种植过程、营养成分、烹饪方法等内容,并推出有机蔬菜礼盒的团购活动。通过社群成员的口碑传播和团购活动,该农场的有机蔬菜销量逐年上升,并且培养了一批忠实的消费者。 三、农产品 + 大数据精准营销模式 http://www.ec100.cn/detail--6644999.html
3.什么是蔬菜销售新模式?有什么优势?什么是蔬菜销售新模式?有什么优势? 一、你对社区团购的理解是怎样的?谈一谈? 社区团购*近被推向风口浪尖,是一个热门话题,众多的网民都持有各自不同的观点,使这个话题热度非常高。关于社区团购,自己的认识:允许存在,但应该纳入严格监管。 社区团购,瞄准老百姓的菜篮子,在经营上,存在许多弊端。在发展的同时,不应该https://www.keloop.cn/information/art7576.html
4.绿色革命引领农业创新浪潮,最新蔬菜新闻报道新手入门摘要:最新蔬菜新闻,绿色革命引领农业创新浪潮。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蔬菜产业正经历一场绿色变革。农业创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蔬菜种植带来革命性的进步。从新品种的培育到种植技术的改进,再到销售模式的创新,整个蔬菜产业链都在发生深刻变革。关注最新蔬菜新闻,了解绿色革命如何引领农业创新浪潮,为健康生活注入更多绿色元素https://m.jzscgw.com/post/7258.html
5.蔬菜微信群销售模式是什么?如何通过蔬菜微信群销售模式卖菜?互联网时代,商家贩卖东西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水果新零售模式的出现,实现线上线下互通,为商家和消费者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蔬菜商家而言,蔬菜微信群销售模式的出现也为该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么蔬菜微信群销售模式是什么?通过这种新的蔬菜微信群销售模式,商家是如何卖菜的? http://sdongpo.com/shengxian20663.html
6.飘香胜江南一一祝贺2019中国蔬菜产业大会暨全国知名蔬菜销售商7月16日-18日,由中国蔬菜协会、宁夏农业农村厅、商务厅、银川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19年第四届全国知名蔬菜销售商走进宁夏活动在宁夏银川举办,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全国农技中心、中国蔬菜协会、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等单位领导出席,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国家蔬菜产业大宗体系专家参加;https://www.meipian.cn/29fk2emq
7.蔬菜直营连锁项目策划书蔬菜直销是一种全新的商业运营模式,它立足于“产”“销”的直接见面,对传统的蔬菜销售模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为蔬菜和其他农副产品销售行业带来了一场革命, 已经被越来越来多的社会群体所接受。直营连锁是蔬菜直销的一种有效模式,它通过建立直营连锁和 加盟店,对城市住宅集中区进行有效覆盖和波及,缩短城市居民的直线购https://www.douban.com/note/243637696/
8.社区上演农产品销售新模式西部决策网于是各种以小区或者楼层为单位的团购生鲜产品的鸡蛋群、蔬菜群、水果群等应运而生,也就是这种农产品销售模式,不仅解决了市民购买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也帮助广大养殖户、种植户在特殊时期找到了新销路,连接起了供销两端。 业主、农户双受益实现“共赢” “陕西擀面皮,原味、葱香、孜然、麻辣……,小区内送货到家,需要http://www.xibujuece.com/m/view.php?aid=76358
9.2022年中国盆栽蔬菜销售量销售收入及均价情况分析[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消费者对蔬菜表现出求新、求特的需要,一些新型的种植方式逐渐被人们接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消费者对蔬菜表现出求新、求特的需要,一些新型的种植方式逐渐被人们接受。盆栽蔬菜是指在花盆或其他容器内种植的蔬菜,供人观赏和采摘食用。预计2022年中国盆栽蔬菜销售量同比增https://www.gelonghui.com/p/1134138
10.蔬菜集团全力开启农产品无接触交易新模式上海蔬菜食用菌行业协会蔬菜集团全力开启农产品无接触交易新模式 .5月16日起,上海分阶段复商复市,其中,农贸市场逐步有序恢复。批发市场开展无接触交易,暂停零售业务,合理控制在场人数和入场采购人数,严格落实来场车辆和司乘人员防疫措施。 .自此轮疫情发生以来,蔬菜集团始终牢记“高效流通为农民,安全诚信为市民”企业宗旨,在市商务委的指导https://www.shsjx.org/17113
11.农产品市场营销12篇(全文)3、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在逐步完善, 批发市场、超市、大卖场、配送等新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日益发展。 我国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基本已经形成了以城乡集贸市场及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要营销渠道, 以超市、大卖场及配送为新型销售渠道的模式。近年来, 我国农产品市场几乎覆盖了我国所有的大型、中型及小型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u0ffth8d.html
12.生鲜超市有什么产品怎么开经营技巧生鲜指的是没有经过深度加工的初级产品,主要有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干货等几大类。我们在选择购买生鲜产品时一般会选择菜市场或生鲜超市,那么你认为生鲜超市和菜市场哪个便宜呢?生鲜超市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那是因为我们对生鲜的需求量较大,所以开一家生鲜超市是不用担心没客流量的。那么生鲜超市怎么开呢?https://www.cnpp.cn/focus/37263.html
13.“新包装模式有效推动红薯的销售”在海南,新一轮的红薯产季刚刚开始。近年来,随着红薯在中国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更多的地区开始种植这种蔬菜。来自佳拓农业的杨志拓先生在与全球果蔬网的访问中谈及了当前的产季情况:“今年的红薯产量高于去年,这一方面得益于全年相对稳定的气候状况,另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的种植基地扩大了。本产季在1月份拉开序幕,据预计https://www.freshplaza.cn/article/9196720/xin-bao-zhuang-mo-shi-you-xiao-tui-dong-hong-shu-de-xiao-shou/
14.云南通海探索并搭建网上销售模式推动蔬菜销售转型升级通海县是云南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整个蔬菜产业链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通海进出口企业积极的寻找新的商机,改变销售模式,推进蔬菜销售的转型升级。 在一家农产品公司的冷库车间里,工人正在加紧对刚收购来的甜脆玉米、西红柿等时鲜蔬菜进行分拣包装。这些共30余吨38个品种的蔬菜,将在48个小时内https://sanno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kSzt42VDgRW4xqYIthFh200601
1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瓶颈问题及盈利模式分析二是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认证“两品一标”,提高产品质量标准,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品品牌建设。三是引导新型农业主体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农产品电商等现代技术,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升经营效率,增强自身发展能力[3]。 参考文献 [1]张结刚,王晓萍,徐宏,等.新形势下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http://hnnjqh.hunaas.cn/shownews.asp?nid=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