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6.07重庆
赊销是农资行业一种非常普遍的营销行为,也是一件被广大农资从业者“畏之如洪水猛兽”的事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资专家疾呼“做农资一定不能赊销”,然而,时至今日,赊销在农资行业依然存在,依然是主流经济作物区的普遍现象。
2023年,笔者为了在葡萄经作区推广施莱宝V12生物刺激素,先后在“中国晚熟葡萄之乡”——西昌做了近20天的市场调研,对西昌的农资市场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西昌被誉为农资市场的“下一个宾川”,这里拥有超过15万亩克伦生和阳光玫瑰的规模化种植基地,是典型的高价值经作区。
西昌90%以上的作物是葡萄,种植结构和需求相对单一;葡萄的经济价值很高,克伦生亩产值5-10万元,阳光玫瑰亩产值10-20万元。所以种植户对农资产品的使用也是不计成本的。以克伦生为例,一年用药和用肥分别在20次以上,平均每亩葡萄的药肥投入超过5000元,阳光玫瑰相对于克伦生更是只多不少。在这样一个种植结构单一、种植周期漫长、用肥用药投入巨大的市场,农资店要想做大规模,赊销必不可少。甚至赊销已经成为农资店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否则你就是技术再专业、服务再周到,也很难把生意做大。
一直以来,很多业内同仁都在痛诉赊销的诸多坏处,今天我们反其道而行之,来聊一聊农资赊销的好处。
01.
种植户投入压力小
作为晚熟葡萄之乡,西昌葡萄的生长周期比国内任何地方都要长,其中有些地区甚至到了12月中下旬还在采收。种植周期长意味着种植户的资金回笼慢,他们只能到了年底把葡萄卖掉之后手里才会有钱。因此,赊销可以大大地缓解他们的资金压力,让他们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有利于扩大种植。
02.
种植户对价格不敏感
如果现款购买农资,种植户的价格敏感度就比较高,本来可以买的因为嫌价格高可能就不买了,原本应该用五次的因为手里没钱或许只用两到三次。赊销如同用信用卡消费一样,给人的感觉只需在数字旁边签个字而已,降低了种植户对价格的敏感指数。因此,赊销行为实现了农资产品购买和支付的分离,让他们舍得用贵的、舍得投入更多。
03.
零售店可以做大规模
在一些非经作区,一家农资店一年的销售额也就百十来万,但是在西昌规模在三五百万的农资店比比皆是,超过千万的也并不少见,这和赊销模式分不开。尽管在这里也有一些现款交易的农资店,但这类店的生意通常都做不大。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说,赊销还不简单吗?只有我手里有钱我也敢赊!如果你把赊销理解为“胆大钱多”,那显然是对赊销的误读。在西昌,赊销不只是战术行为,更是战略行为。没有系统的支持,你就是把农资产品免费送给种植户他也未必敢要。那么,赊销究竟需要哪些必要的条件呢?
必要条件
01
技术水平
葡萄种植是一门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学问,对于很多缺乏专业技术的种植户而言,他们在选择农资产品的时候,更希望得到农资店老板的技术指导。
如果零售商不懂葡萄种植技术,那么他就没有办法给种植户量身定制解决方案,自然也就无法获得他们的信任。没有信任基础,赊销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02
产品质量
赊销存在很多风险,但最大的风险是因为产品质量出现问题而导致无法收到货款,那将成为农资店主们的“无法承受之重”。尤其是用在高附加值经济作物上,如果没有效果,或者出现药害肥害,不仅收不到货款,甚至面临巨额赔偿,有可能让农资零售商“一夜回到解放前”。
因此,在以赊销为主导的市场,零售商们选择新品会非常谨慎。他们不仅要了解企业的实力,知道产品的配方,更要亲眼见证使用效果,否则他们宁可将其拒之门外。
拿笔者操盘的施莱宝来说,2022年刚进入零售店的时候,有些销售额上千万的农资大店一年的销售量也不过十件八件而已。是零售店主不会卖吗?不!是他们不敢卖。他们担心种植户用了出问题。因此,他们采取免费送给核心客户使用的方式进行试推,直到去年年底拿到全年的使用数据后,今年才敢大力推广。
03
信任基础
事实上,赊销不是有钱就能干的事情。赊销有一个前提条件叫做信任,即赊与被赊二者之间的信任。如果种植户不相信零售商的口碑和专业技术,不可能主动上门拿货;同理,如果零售商不相信种植户的人品和还款能力,同样不敢随意赊销。
04
上游关系
05
资金实力
在西昌做农资生意不能只靠上游支持,自己也要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否则经销商凭什么给你铺货?当赊销成为农资生意的核心竞争力的时候,后来者进入的门槛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屏蔽了潜在竞争对手。
笔者讲了这么多赊销的好处,不是在为赊销唱赞歌,而是想告诉农资从业者:任何一种商业行为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而要看它与市场是否兼容和适配。也许赊销在很多地区是落后的营销行为,但在高附加值作物区却是商业竞争的一种必要手段。因此,希望大家在使用赊销武器的时候,要结合市场大环境和自身实力来进行综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