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下降的原因大同小异,增长的原因却各有各的不同。(注:本文所述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据国际电子商情统计,截至2022年9月5日,本土12家上市元器件分销商企业已全员披露了2022年上半年业绩情况。
12家上市分销商中,9家企业实现营收同比增长,超七成;而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的企业有8家,近七成。总体来说,在今年经济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上市分销商成功稳住“基本盘”,从供应链和产业链角度综合发力,积累发展底气。
营业收入方面,今年12家上市分销商中有9家企业实现同比增长,3家企业营收同比下降,增长的企业数量占比达到75%。其中,同比增长幅度TOP3的企业分别是:香农芯创(5817.82%)、雅创电子(55.42%)、利尔达(36.89%);同比下降的3家企业幅度均在-15%至-20%区间。
同比来看,2021年元器件分销市场供需两旺,这12家企业里仅1家的营收同比下滑。但从这12家企业的收入总和来看,2022年的总和并没有降低,反而同比2021年的上扬22.3%!2022年12家上市分销商的营收总和为430.22亿元,2021年同企业的营收总和为351.76亿元。
归母净利润方面,实现同比增长的分销商有8家,4家同比下降。其中同比增长幅度TOP3的企业分别是:香农芯创(170.23%)、雅创电子(134.79%)、芯智控股(57.82%);下降的幅度集中在两个区间:-5%至-10%和-25%至-35%。
要知道,这12家企业在2021年H1的归母净利润全部实现正增长,甚至有5家企业实现三位数的增长,最高达320.66%。显而易见,同比上一年,2022年行情的欠佳更容易体现在企业净利润上。
至于上述业绩变化的原因,经分析,下降的原因大同小异,如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反复、产业结构化调整等“外因”成为主导因素;而增长的原因却各有各的不同,集中在“内因”,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深圳市恒捷供应链有限公司(简称“恒捷供应链”)成立于2006年,致力于打造一个永远便捷的综合供应链服务平台,构建一个可信安全的数字化供应链生态。让客户一站式完成“采购、仓储、物流、报关、报检、VMI管理、自动结算”,从而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
(3)无论是走规模化扩张道路,还是向设计能力要效益,资金投入是第一步。由此观察到,2022H1上市分销商不约而同地推进了各自的募资案,甚至是分拆上市。
募资方面:
4月26日晚间公告,英唐控股拟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9亿元,用于深圳市英唐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MEMS微振镜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8月26日,商络电子发布公告,称其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注册已获得证监会的批复同意。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发行总额不超过人民币3.965亿元,用于商络电子供应链总部基地项目、商络电子数字化平台升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分拆上市方面:
前文有提到,2022年6月10日“科通芯城”正式更名为“硬蛋创新”。期间,硬蛋创新已获得联交所批准分拆芯片业务的科通技术在中国内地A股独立上市,进而拓展集团于国内的资本市场及芯片市场上发展。
(4)尽管中国本土的庞大市场令人振奋,但海外市场同样不可或缺。上半年,有的上市分销商展现了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有的正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为今后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打下基础。
得益于市场需求增长,自2021年起芯智控股的独立分销业务(铭冠国际)取得很大发展。2022年上半年,国内市场的需求开始趋于下降趋势,出货金额大幅下降,但是由于海外电子制造业陆续开始复工复产,海外供应链失衡的情况比较明显,缺货情况严重。集团在数年前就开始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因此在H1独立分销业务累计实现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75.6%。
利尔达表示,公司正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将公司产品引入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家或地区。
尽管火炬电子H1的业绩数据不及预期,但仍然通过产业整合和资本合作,进一步拓展国际业务。据介绍,二级全资子公司雷度国际拟以850万美元收购新加坡MaxmegaElectronicsPTELTD的74%股权,并于2022年7月28日完成股份交割。Maxmega专业从事特种无源电子元件和半导体产品的销售和分销,东南亚市场分销经验丰富。本次收购有利于公司在东南亚开拓电子元器件市场。
可见,在地缘政治风险防控成为“新常态”的当下,海外市场仍蕴藏着分销商不可错失的机遇。
END
审核编辑黄昊宇
长沙市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航空路6号手机智能终端产业园2号厂房3层(0731-8808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