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农业怎么干6大趋势给你启发

土地流转加速,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随着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全面落实,未来的农村土地流转也将有序推进。有专家估计将来典型农场(基地)规模将在50200亩左右,东北地区会更大一些,规模将达到10002000亩。

毫无疑问,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将有利于农业的标准化、机械化、现代化、产业化发展。但目前高企的土地流转价格,影响了整体流转进程和效果。如何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有效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决定未来10年流转进度的关键。

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将不断提升。目前,农业领域已经涌现出了不少社会化服务组织,如金正大推出的金丰公社、中化集团提出的MAP(现代农业平台)、河南的甲加由、刘石创立的土地托管组织美来众联,以及各地的中小型机构等。

做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但前提是,社会化服务组织不能挂羊头卖狗肉,以“社会化服务”之名,行“卖农资赚差价”之实,一定要帮农业生产者补短板,切实解决他们的需求和痛点。社会化服务,模式大同小异,关键是看你怎么做,怎么一步一个脚印去落实。

二、生产经营主体将发生重大变化

占绝对数量多数的仍然是农民,未来的农民内涵将发生重大变化,他们会更加专业化、职业化、年轻化、高学历、懂农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与此同时,专业大户、合作社、公司将会越来越多,并发挥更加重要和实际作用。在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生产经营主体将以专业大户为主。而合作社将变得更加规范化、实心化,向日本农协看齐。公司(工商资本)的下乡,将不再急功近利化(急功近利也得不到好的结果)。

三、农业科技将成为真正的“第一生产力”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压力下的粗放式发展难以为继,农业科技将成为农业领域发展的主动力、主引擎。

基因工程技术在未来将会大规模应用,开放只是时日问题。使用了基因工程技术的产品,在抗病、抗虫、抗旱、抗逆性等方面都比传统作物要优秀。使用基因工程技术,既可以大幅提高作物产量,也能提高产品品质。如果我国大众能更科学、理性地看待这项技术,则政府放开转基因作物种植的步伐将会更快。

无人机在未来10年的普及程度将至少达到30%,乐观估计甚至是100%。艾格农业在2018年七八月份调研了内蒙、河北、湖南、山东等地,赫然发现无人机植保在农村已成星火燎原之势,尤其是在湖南,因为属于丘陵地区,且田块分散,过去农民靠背负式喷雾器打药费时费力还危险,如今有了无人机植保技术,真是助莫大焉。

虽然无人机植保目前仍存在药剂漂移、大风改变作业轨迹、电池续航差等问题,但我们有理由期待,在未来的农业植保领域,无人机将发挥主要作用。有专家甚至乐观估计10年内可实现100%无人机植保。

粮食、农产品仓储设施及技术将得到发展。据京东农业云总经理王涛介绍,未来会有更多的平台公司、技术公司对仓储物流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如京东的云仓、联合仓模式。

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会得到大力应用。政府提倡节水、节肥技术,日后设施农业大力发展后,节水技术会得到更多应用,如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在未来的应用,主要跟地区、作物有关,东北地区会应用多一些。

数字农业(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首先需要说明,数字农业是个集合范畴,它包含了精准农业、精确农业、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物联网等概念。

美来众联董事长、前先锋种业中国区总裁刘石认为,数字农业将是未来10年重要的风口,并成为整个行业的最终解决方案。数字农业解决方案,可结合种植模型、数据模型,加上传统经验的固化、提炼,从而使整个过程更高效、精准。

艾格农业认为,手机等终端设备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农具,大数据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数字农业解决方案也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力,而能孕育、促进数字农业发展的生产关系,才是先进的农业生产关系!

春江水暖鸭先知,国外已有农化巨头孟山都在做数字农业转型。孟山都先后于2012、2013年收购了精准播种、气候公司,通过Fieldview平台为美国、巴西、欧洲等地区的种植者提供播种规划、施肥建议等服务。截止到2017年,Fieldview平台已服务土地面积7.2亿亩,收费服务面积覆盖2亿亩。

四、农资农机体系将重构和优化

农资流通体系将扁平化,但农资电商作用有限。农业生产方式、经营主体的变化,也在倒逼农资流通体系不断进化和升级,传统的农资厂商、经销商也在谋求转型,由单一的交易商向服务商转变。如:金正大先后推出了农商一号、金丰公社。诺普信也推出了田田圈,并通过农发贷、农泰金融向农资经销商提供金融服务。

农资流通体系,减少层级是必然,但究竟是向省级代理(或厂商)还是镇(村)级经销商集中则因地而异,因品种而异,因代理商(经销商)综合实力而异。随着经营者的规模不断提高,镇(村)级经销商完全可以绕开中间环节,直接对接省级代理甚至厂商,且镇(村)级代理商服务于种植一线,深谙种植户需求,提供的服务方案也更切中要害、更有落地性。

但对一些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农资(如化肥),随着经营者规模的壮大,经营者完全可以直接向省级代理乃至厂商要货,镇(村)经销商的作用就会被弱化。

至于农资电商,这种流通形态会成为有效的补充,但不可能取代线下渠道。电商模式是交易模式,不能或难以提供精准、系统的农资服务解决方案,并且农资电商的平台撮合模式,解决不了供需双方的信任关系问题。农资不同于日用消费品,决定成交的关键还是:信任、服务!

农业机械现代化不断提高,高端农机装备应用越来越广。随着农村老龄化加剧、劳动力转移,未来需要农业机械来提高生产率,降低人工投入,如果不用机械化,根本找不到足够人手从事农业。

2016年,我国农机耕种收综合化率已达65.2%,预计2020年将超过70%。单从这个数字来看,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尚可,但高端农机装备的应用仍然不足,如农业机器人在果园、茶园的应用等。

五、农产品品质提升,品牌化程度提高

由追求量变转向追求质变。国家已经做出了重要论断,当前农产品是阶段性供不应求和供给过剩并存,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农产品需求乃当务之急。

未来农业生产(特别是经济作物、特色农产品之类),将以适销对路为原则,以安全、健康、营养、优质为追求,以订单农业为重要载体,向大众消费者、城镇居民提供品种丰富、品质可靠、品牌可信任的农副产品。

农产品品牌升级。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的区域公用品牌,以及企业农产品品牌。随着农业细分产业的不断集聚,打造区域品牌,获得规模效益变得更加可能和容易,而企业也将更加注重通过品牌培育来实现产品溢价。

农产品流通体系将更加智慧化,新零售风头正劲,阿里、腾讯、京东三大巨头合纵连横,通过自建、合作、投资并购等方式,擘画新零售版图,农副产品、生鲜品类就是其中的重要棋子。

无论是渐行渐远的“O2O”,还是更换门庭的“OMO”(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流通绕不开线上和线下。至于线下渠道、线上流量如何有效结合,发挥最大的协同效应,则唯有靠实践来验证。

六、农业金融体系将逐步完善

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比较高,使得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于农业领域的动力不足。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约占GDP的9%,但农业贷款余额仅占各项贷款余额的4%左右。

未来10年,农业金融体系将逐步完善,农民的贷款可获得性将得到提高。目前,财政部已发起成立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并推动省、市、县各级信贷担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信贷+保险”“保险+期货”等模式也在各地开展试点,蚂蚁金服、中和农信、京东数科等新型互联网机构,也在为农业金融发展添砖加瓦。

THE END
1.未来农机,会越来越“聪明”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是重要支撑。在波澜壮阔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机正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让农民种田越来越省心。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机拥有量位居世界前列,农机总动力超11亿千瓦,三大主粮作物收获基本实现机械化。 我国也是农机制造大国,2023年,农机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收达到2400多亿元,农机产品近4500种,https://paper.dzwww.com/ncdz/content/20240806/Articel01001MT.htm
2.农机市场现状未来发展趋势有哪些新变化农机市场现状未来发展趋势有哪些新变化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机市场也在经历着一系列的变革。从传统的小型单功能机械到现代的大型多功能智能设备,农机产品在技术、设计、性能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这不仅推动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也为农民带来了更多经济效益。但是https://www.atqlinnvf.cn/ke-pu-wen-zhang/342961.html
3.农机市场前景展望与技术创新驱动策略研究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机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未来几年内,全球农机装备需求将持续上升,这不仅得益于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也是由于人们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追求。 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仍然突出。为了应对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https://www.3svb9bc3.cn/xue-shu-huo-dong/319413.html
4.长春农机化信息网今年“三秋”机械化生产的目标是,各地要以玉米机收、水稻机收、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油菜机播、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机械深松整地为重点,全力以赴组织农业机械投入“三秋”作业,全面提高重点作物、关键环节和主产区的农机作业水平。力争全国投入“三秋”作业的各类农机具达到2900万台(套)以上,晚稻机收水平突破60%,玉米http://cc.jlnongji.cn/njdh/2011-12-12/57783.html
5.特别策划创新农业共享未来——大家谈未来,研究主要从自主感知、自主学习、自主决策出发,主要包括复杂环境下的自主感知、多场景的自主学习,不断提高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同时提高协同作业和人机交互的性能。 04 吴才聪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大数据系教授 主题:《农机作业大数据挖掘与应用》 https://www.ntv.cn/zxhArticle.shtml?id=160739
6.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镇“十四五”期间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编制单位:北京华夏健业生态农业研究院 2020年7月 规划领导小组名单 规划编制小组名单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则1 1.1规划背景1 1.2规划范围 1.3 1.4 2.2.323 2.2.423 2.2.524 2.2.6设施农业24 2.2.7 2.431 2.4.1 2.4.2 2.4.332 2.4.4挑战32 第三章 http://www.wltzq.gov.cn/zwgk/zdlyxxgk/ghjh/llsgh/202310/t20231013_423397.html
7.中联重科“极致奋进智竞未来”农业机械及市场发展趋势主题峰会5月11日,由中联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联农机”)举办的“极致奋进、智竞未来”农业机械及市场发展趋势主题峰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副会长王天辰,中联重科高管刘洁,中联农机副董事长潘振洋、联席总经理霍晓峰、张翅以及协会专家、各区重点客户、优秀供应商、代理商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深入探讨https://news.lmjx.net/2023/202305/2023051514352888.shtml
8.2022国际未来农业食品百强榜发布2022未来农业100强企业完整名单→未来农业服务平台35斗发布了“2022国际未来农业食品百强榜”。榜单以企业投资数据和估值数据为基础,再结合公司专利情况、产品发展、核心团队、机构规模等多维度进行综合排序。其中本来生活以100亿元估值位居榜单榜首,丰农控股和隆平生物位列榜单第二三位,下面跟随小编一https://www.maigoo.com/news/653834.html
9.未来农业发展(精选十篇)未来农业发展 未来农业发展(精选十篇) 未来农业发展 篇1 广义上讲, 生物技术是利用有机体、死细胞、活细胞以及细胞内含物, 采用特殊的过程生产出特殊的产品应作到农业、医药以及环境修复治理中, 尤其是70年代基因工程的出现, 它能改变、取代物种的基因。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l015t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