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加快智慧农业技术装备推广应用。
《行动计划》强调,在实施智慧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方面,要加快打造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农业农村用地“一张图”和基础模型算法等公共服务产品;在实施智慧农业重点领域应用拓展行动方面,要赋能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培育一批智慧农(牧、渔)场,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在实施智慧农业示范带动行动方面,要推进智慧农业先行先试、探索智慧农业未来方向。
其中,智慧农场,重点应用环境监测调控、水肥药精准管理、智能植保、无人巡检运输、智能农机等技术装备。智慧牧场,重点应用个体体征监测管理、环境精准调控、自动巡检消杀、疾病智能诊断、精准配方饲喂、自动采集清污、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技术装备。智慧渔场,重点应用环境和水质监测、自动增氧、智能巡检、智能投饲、个体行为观测、鱼病智能诊断、分级计数等技术装备。
从农机装备规模来看,根据赛迪顾问数据,截至2023年底,中国农机装备总量接近2亿台(套),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73%,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13865.6万千瓦,同比增长3.0%。2023年,中国农机装备产业规模达2937.1亿元,同比增长1.9%。
上市公司发力智能农机装备
根据华测导航2024年半年度报告,公司还参与了无人农场实践项目,项目融合北斗卫星定位、自动控制、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通过对传统农机具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农业生产的耕、种、管、收等关键作业流程的少人化、无人化作业,并配套云平台的监管调度、统计分析和实时遥控。公司称,近年来,农业自动化市场快速增长,公司识别和把握市场机会,实现了农机自动驾驶业务的快速增长。
合众思壮还于5月29日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中披露,公司精准农业产品线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从慧农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到慧农智能农机监控信息化平台,公司已经形成了“端”+“云”的综合精准农业解决方案,还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完善,对系统和平台进行迭代升级,确保产品和解决方案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有力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2023年,公司精准农业产品线实现营收规模约8400万元,同比上升27%,经销商数量增长超1倍。
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开幕,“群星”齐聚“星城”
10月26日,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湖南长沙盛大开幕。作为本届展会的举办地,湖南致力于建设农业强省、制造强省,持续加强农机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农机装备主营收入突破300亿元。
在该次农业机械展览会上,多家湖南本土企业“携宝”亮相。
中联重科水稻收割机产品研发项目经理孙卫兵表示,pL80是今年的拳头产品,经过两年的深入研发打造和市场验证,能够满足中国南、北方从水稻到麦子收获的全适应性要求。
据了解,铁建重工的4YZX型自走式鲜食(制种)玉米收获机采用柔性割台设计,可采收鲜食玉米,也可采收种穗玉米,是国内首台可选配多种割台的大型高端智能化收获作业机械。
山河智能研发人员介绍,公司此次展出产品在智能化、无人化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不仅可以提高作业效率,还进一步保障了操作手的安全。以SWNJ50丘陵山地多功能果园管理机为例,该设备采用遥控系统,极大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和风险,可在1000米内远距离控制主机行驶和机具作业。另外,它配备自主研发的液压快换装置和快插接头,可快速搭载数十种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