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密植高产“5335”机械化播种技术,即种植密度每亩5千株,深松深度30厘米,化肥3层分施,机械进地一次完成深松、施肥、播种、覆土、镇压5项作业工序。该技术具有减少作业工序、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增加作物产量等显著作用,属于玉米增产增效机械化技术。适用于关中平原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区夏玉米、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及渭北旱塬区春玉米种植。为了确保该技术顺利推广应用,特制定玉米密植高产“5335”机械化播种技术指导意见。
一、技术流程
依据我省主要玉米种植区作物种植制度、环境条件等实际情况,形成了关中平原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区夏玉米、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及渭北旱塬区春玉米3种不同机械化播种技术流程。
图1关中平原夏玉米免耕精播技术流程图
图2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春玉米播种技术流程图
图3渭北旱塬区春玉米播种技术流程图
二、技术要点
1.种子准备
(1)品种选择。应选用高产、耐密(5000~6000株/亩)、耐旱、抗病(抗茎腐病、穗腐病等)、抗倒、适应性强的玉米品种。种子质量应达到单粒播种的要求,种子发芽率≥93%。
(2)种子分级与包衣。所选种子应根据纯度和尺寸大小进行分级,并根据农艺要求进行包衣。
2.肥料准备
(1)有机肥处理。有机肥应经过堆沤腐熟处理,播种作业前10天左右施于地表,并进行翻埋处理,与土壤充分混合。
(2)化肥选择。根据产量目标和土壤肥力等确定施肥方案,在秸秆还田前提下,以施氮肥为主,配合一定数量的磷肥和钾肥,并补施适量微肥,亩施肥量一般为纯N15-18公斤,P2O58-10公斤,K2O5-8公斤。采用一次性分层深施肥方式时,选用玉米配方缓控释专用肥(种肥推荐施用速效肥)。肥料含水率≤2%,要求手捏不碎、吸湿少、不粘、无结块。
1.秸秆处理
(1)小麦秸秆粉碎长度≤150毫米,玉米秸秆粉碎长度≤100毫米,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85%。
(2)前茬小麦留茬高度≤150毫米,前茬玉米留茬高度≤80毫米。
(3)抛撒不均匀度≤30%。
2.深松
(1)适墒作业。作业时土壤含水量15%-22%为宜。简易的检测方法是从地表下5厘米左右取土,用手能攥成团,站着松手后土团掉在地上能散开。
(2)作业深度。因地制宜,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深松深度30厘米(含)以上。
(3)深松质量。深松作业要求深度一致,各行深度误差在2厘米以内,深松后的裂沟要合墒耱平镇压,作业后地表平整、无漏松。
3.浅旋镇压
(1)浅旋深度10厘米左右,旋后地表平整,土粒细碎,植被覆盖率≥55%。
(2)无漏耕,无未旋死角与地边。
(3)松软土壤或旱情严重田块应酌情镇压。
4.造墒
(1)有水源灌溉条件的地块视天气和土壤含水量情况提前造墒。
(2)无水源条件的地块可在有雨情况下抢墒播种。
1.选型配套
(1)播种机具优先选用深松施肥精量播种联合作业机,一次进地完成深松、施肥、播种、覆土、镇压5项作业。
(2)配套动力应依据机具使用说明书,对土质较硬的粘土地按动力上限配备拖拉机,优先选用四轮驱动拖拉机。
2.维护保养
(1)检查配套拖拉机的技术状态,液压系统应操作灵活可靠,左右吊杆应调整自如。
(2)按照使用说明书对播种机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各紧固件是否拧紧可靠,运动部件是否运转灵活,工作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工作部件是否有碰撞干涉。
(3)检查种箱和肥箱内是否遗留工具或杂物,检查排肥器、排种器、排肥管、排种管等部件是否存在异物、老化、破损,排种管和排肥管是否顺畅。
(4)检查各轴承部位是否有卡滞现象并加注润滑脂,检查变速箱并添加齿轮油。
3.机具调试
(1)按农艺要求检查与调整排肥量和排种量。
(2)调整播种和施肥深度,适墒情况下播深5-7厘米,播种深度合格率≥80%;沙土地宜深,粘土地宜浅;墒情差宜深,墒情好宜浅;调整播种粒距,当粒距在10-20cm之间,粒距合格率≥75%,当粒距在20-30cm之间,粒距合格率≥80%;化肥分三层深施。
(3)按农艺要求建议作业行距调整为60厘米,种肥间距5-6厘米,种肥间距合格率≥90%,深松深度30厘米。
(4)调整镇压强度,土壤墒情好,适当减小镇压强度;土壤墒情大,适当增大镇压强度。
1.试播作业
(1)调整拖拉机悬挂装置左右吊杆,使机具左右水平;调整上拉杆长度,使机具前后水平,并进行试运转。
(2)在地头或地边进行试播,试播长度大于15米,检查粒距、播种深度、施肥量、种肥间距及有无漏种漏肥现象,并检查镇压强度,必要时进行调整。
(3)试播结束后,应对所有调整部件进行紧固。
2.播种作业
(1)按农艺要求抢时播种。
(2)作业前,根据田块和机组情况,合理规划作业路径;在地块两端用拖拉机空行压出清晰可见的地头线,作为播种机起落的基准,地头宽度一般为播种机工作幅宽的2~3倍。
(3)作业过程中保持平稳恒速前进,速度不可过快;应尽量避免停车,以防起步时造成漏播;如果必须停车,再次起步时要升起播种机,后退0.5米,重新播种;作业时,严禁倒退,防止排种排肥管堵塞及入土部件损坏;地头转弯时,应将整机升起,离开地面,以防损坏机器。
(4)作业过程中应随时检查粒距、播种深度、种肥间距等,确保符合农艺要求;根据已播面积和已用种子肥料,及时核对排量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调整。
(5)作业过程中要经常观察播种机各部件工作是否正常,检查有无掉链、缠草、壅土、堵塞等现象,并及时清除镇压辊及驱动轮上的粘土和杂草。特别要注意排肥管和排种管是否堵塞,箱内种子和肥料是否充足。
三、检测方法
玉米播种质量性能指标主要包括播种深度合格率、种肥间距合格率、粒距合格率,其检测方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