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湛江亿元农资欠款难收农药协会呼吁反赊销新闻中心

转眼又到春耕。与往年不同,今年湛江地区部分农资经销商进货时,手脚格外放不开。“资金都被压死了。”廉江农资经销商罗志林道出其中原委,他去年就有200多万元农资款收不回。

销量可观,无奈多是赊销。湛江农药行业协会会长周守聪介绍,截至2010年底,整个湛江赊销在外且暂时无法收回的农资款预计达1亿元。在湛江,几乎所有经销商均深受此害,陷入资金困境,“收不回钱,既影响下一年进货,又因向银行贷款还厂家,要背负额外利息。”周守聪说,赊销的危害已经到了“不能再放任的地步”。他倡议,湛江所有经销商共同以实际行动抵制赊销。

不过,业内人士对此并不乐观:在激烈的竞争下,为扩大销量、占领市场,经销商各有想法,最终只能阳奉阴违,不了了之。

经销商深陷赊销泥淖

2010年,受灾害和市场环境影响,菜农收入普遍降低,这再次成为湛江地区农资经销商收款难的主要原因。“没办法,种啥都赔,怎么还农资款!”年前,零售商上门追讨农资款时,雷州南兴镇老菜农付恩玉直呼辣椒、叶菜都种植失败,还钱只能寄望来年。付恩玉的遭遇是湛江地区菜农的一个缩影。去年,粤西地区先是遭遇特大水灾,种植作物损失殆尽,随后补种作物又遭遇极差市场行情。

无钱还款,包袱自然转嫁到了零售商身上。徐闻县某农药店苏老板告诉记者,去年他的农民客户中,有80%还不起农资款。他只能将这笔欠款转嫁到经销商身上,“理由同样是菜农种菜失收。”

作为上级经销商,罗志林最终背负了从下而上的所有债务。截至2010年12月,他有200多万农资欠款,至今无着落。而与罗志林有同样遭遇的经销商,在湛江农资经营界无处不在。周守聪粗略统计,湛江有80多个经销商,截至去年低,无法收回的农资赊销款起码在亿元以上。

很多经销商资金链断裂。在生产企业渐无赊销的情况下,罗志林只能自吞苦果,或向员工高息融资,或向银行贷款,以维持正常运营。

“向银行借不到钱的经销商怎么办?”周守聪因此提出倡议:所有经销商联合起来,采取实际行动抵制赊销。

赊销是最快的铺货方式

然而,抵制谈何容易?

从2003年开始,广东农资界赊销已经盛行。湛江因为是我国主要的蔬菜种植区,每年种植面积超160万亩,年消耗农资8亿元左右,是赊销重灾区。

“为占领更大市场份额,从上而下,厂家、经销商、零售商都不惜赊销。”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韦志军说,赊销之风源自厂家。初衷是推广新上市的产品,同时也是让利农民,满足农户需求。他说,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农民既可享受农业保险,又可借助小额贷款,中国农民由于分散耕种,实力有限,在种植中资金出现困难时,很难找到融资途径。因此,他们很渴求赊销。对此,付恩玉苦笑,在银行不愿给农民贷款的背景下,农资零售商对他们而言,“等于半个银行”。

对此,湛江农药行业协会有发言权,他们去年调查发现,在徐闻、雷州、遂溪等蔬菜种植重区,1000个受访菜农中,68%的农户表示因资金困难不得不赊销;约30%的农户表示,即使手上有钱,也要赊销;只有2%的农户认为,要看实际情况。

当然,“赊销更是农资经营者的营销手段。”韦志军说,赊销是最快的铺货方式之一,为迅速扩大市场份额,从零售商、经销商,到厂家,不惜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赊销需求,其结果必然是“你赊我也赊”,展开低质恶性竞争。

尽管危及经营者的自身利益,但赊销还是难以遏制。罗志林说,虽然他每年总有一两百万农资款无法收回,但还是要赊销。在以赊销为主流营销模式的情况下,谁都不敢轻言拒绝赊销,因为“别人赊销,自己不赊销,就等于把顾客推给竞争对手,葬送自己的市场。”

正可谓: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赊销就这样年复一年,愈演愈烈。

指望联合不如指望整合

很显然,要走出赊销怪圈,非一两个农资经销商所能推动。在湛江之外,阳春、韶关等地,也曾有经销商向记者抱怨赊销之害,但又欲罢不能。

“面对困境,我们需要团结更多经销商。”周守聪说,只要湛江地区团结起来,湛江农药行业协会就有杜绝赊销的可能。他说,赊销在湛江根深蒂固,抵制需要有大智慧。不要说联合80多个经销商,只要能把最有影响力的经销商团结起来,就有希望。

经过几个月的调研,目前反赊销方案已大体形成。周守聪介绍,他们将以协会为平台,动员湛江地区经销商共同签署“农资现金交易”协议,协议执行情况接受理事会监督。协议要求,经销商每年拿出10个产品做现金交易(这部分产品目录由理事会备案并监督,对违反协议的经销商,予以处罚)。第二年继续扩大现金交易品种,比如15个或者20个。如此类推,逐步推进,直到所有产品均实现现金交易,最终杜绝赊销。

廉江大宇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耀虽然表示会支持倡议,但认为打假更重要。他说,赊销的源头在产业链上游,只要上级不赊销,下级想赊销也维持不了多久。而现在情况是肥料不赊销,规模较大、正规、有实力的农药企业也不赊销,问题就出在小厂身上。因为小企业往往假货多、成本低,全指望赊销打开市场。反过来,正因为赊销广泛存在,才给这些山寨厂家提供了市场空间。湛江普遍情况是,一个经销商一般同时与五六十个厂家合作,其中60%以上是小厂。所以,反赊销还需农业局、工商局大力打假,山寨厂少了,赊销现象必定不复存在。

相比上述外部原因,也有人认为经销商内斗才是反赊销的软助。在目前的农资经营环境下,赊销是经销商稳固和扩大市场的利器,在这种情况下,谁主动缴枪,岂不等于自觉退出市场竞争?

THE END
1.浙农辉隆天禾发表共同宣言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艺表示,自G3高峰论坛交流机制建立以来,浙农股份、辉隆股份、天禾股份三家上市企业交流互鉴、博采众长,共商发展,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跌宕起伏,G3成员单位始终笃定前行。希望三家单位继续充分发挥G3高峰论坛的平台功能,不断丰富论坛内容和形式,深化交流互鉴。继续坚持聚焦http://www.zh-hz.com/news.html?aid=1826239
2.农资销售感想(精选6篇)唯有“正本”才能“清源”。在农资市场销售活动中,保障各个环节、道道工序能够照章行事,让农资经营“唱正本”、“走正道”,从而确保农资经销商“进正货”,买卖做“正经生意”。如此经销流程之下,才能够确保送达农户手里的农资商品不会产生“假冒伪劣”等问题。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002lwz2.html
3.交流合作机制范文8篇(全文)农资合作参与机制 参与主体:农资企业、经销商、终端消费群体、政府; 一、农资企业与经销商 企业与经销商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双向整体,是传统农资买卖最直接的参与者,围绕农资产品来进行系列合作。对于企业和经销商的合作,简单的说除了产品的买卖、售后服务的提供以外,同时还可以清楚地看到,作为一家有自己化肥生产线的企业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6cojns7.html
4.祝贺江门市植保渝科营销有限公司成立庆典结束后全体成员合影!此次参会人员有四川重庆的加收米、加瑞农、彩隆的经销商 为了感谢川渝地区经销加收米、加瑞农、彩隆的客户,江门植保总公司带来了日本北兴春日系列产品日本游学的优惠政策最后感谢大家对江门植保有限公司、江门植保渝科营销有限公司、成都汉丰农资有限公司、成都市耘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丰润农化公司https://www.meipian.cn/22y520k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