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因为闯入快手首届“农技之星”大赛决赛圈,85后三农创作者邓燕(快手账号:农业小燕子)来到北京。11年前,她也是这座城市熙熙攘攘人群中的一员,每天奔忙于办公室和园林绿化现场。几百个日日夜夜后,家人的呼唤和职业的迷茫,让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并作出返乡筑梦的决定。
从城市到农村,女白领变身新农人
邓燕和老公是从校园到婚纱的模范情侣,老公当初就读内蒙古农业大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公婆的建议——两位老人干了一辈子农资经销商,希望年轻人能接过父辈的接力棒,继续在一线服务农民。眼见小夫妻开始北漂时斗志昂扬,老两口没好意思让他们返乡,后来看到年轻人陷入职场迷茫期,公婆终于在2013年和邓燕进行了一番诚恳沟通。
为说服邓燕回到吉林四平,老一辈农资人给出三点理由:一是传统肥料市场缩水,他们不懂新的经营模式,压力逐年增大;二是当时的化肥市场劣币驱逐良币,他们作为正规化肥经销商,生存空间严重压缩;三是两人都上了岁数,无论是体力还是精力,都无法支撑高强度工作。一番思想斗争后,邓燕决定履行年轻一代的责任,接棒成为新农人。
不过,邓燕的情绪调节能力很强,哭完之后就理清了返乡创业的目标:结合农学理论和田间实践,为农户打造增产增收的种植方案;诚信经营自家的农资小店,为乡亲们提供更有性价比的农资产品。于是,她白天在田间地头为农户解决棘手问题,晚上回家则继续学习水肥补给、病虫害防治等理论知识,凭着头脑和远见逐渐在当地打响了名声。
自2013年起,邓燕在吉林四平经营的农资实体店,服务了周边乡镇数以千计的农户。在这个过程中,她愈发意识到普通农民缺乏专业的农技科普,对于农资产品的优劣和用法更是知之甚少。与此同时,邓燕发现快手在三农群体中渗透率极高,果断在2018年开通快手账号,入驻这个生机勃勃的新农人社区。
2019年,邓燕在黑龙江参加了一场快手沙龙,“听到一个嘉宾的观点,他说快手是平凡人的舞台,坚持做有价值、有正能量的内容输出,账号就能做得长久。”活动结束后,她决定开启直播。但提起第一场直播,邓燕至今哭笑不得:“在线6个人,5个是家里人,还有一个是我的小号。”不过邓燕没有下播,而是坚持讲完准备好的全部内容。
此后无论有多忙,邓燕都会白天学习农业新知,晚上带着课件稳定开启直播。专业的农技和娴熟的讲解,终究不会被公平普惠的流量分发机制错过,她的直播间先是吸引到熟人,接着涌入同城用户,最后被推荐给全国各地的农民。如今,她的账号“农业小燕子”已经成为三农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个人IP,每场直播能影响数以万计的普通农民。
向海量农户传播农技时,邓燕也感到了压力和责任。她认为农民全靠土地为生,如果不能确保知识的精准性,可能毁掉大家一年的辛苦。这种压力倒推邓燕不断提升,促使她在2020年成为高级农艺师,又在去年参加研究生考生。此外,她的直播也变得精耕细作,不仅内容专注玉米领域,还按农事节点做出选题,覆盖从播种到收获的全流程。
发力农资电商,借势快手孵化品牌
农资交易难,曾经是困扰许多农民和厂商的问题。在传统交易场景下,农资产品使用效果是滞后的,作为买方的农民很难判断它的实际效果,作为卖方的厂商则受阻于层层代理的冗长环节,难以洞察田间地头的真正需求。于是,高性价比的农资产品得不到有效推广,农户们对增产增收的期待也常常落空。
不仅如此,正规化农资销商也有苦恼——自己一心一意选产品、踏踏实实做生意,客户却被擅长请客送礼的“农资忽悠团”抢走。在成为快手三农创作者之前,邓燕也曾遭遇过同样的困境,但通过短视频与直播科普农技后,她发现即使很少主动引流,自家农资实体店2019年的销售额也增长了一倍有余。
带货至今,邓燕的快手小店已经售出超过19万份农资产品,不仅带动农民打开增收致富之门,也实现自身收入的几何级增长。“在快手,我相当于又开一家分店。别人在线下开分店需要租金,我的线上分店不需要。这多好啊,必须铁打不动地直播!”如今,这家线上“分店”把农资卖遍了长江以北,营收规模则占公司总体营收的90%以上。
“再见,过去的5年。下一个5年,农业小燕子会飞得更高!”2024年1月5日,邓燕挺进快手首届“农技之星”大赛六强,带着眼泪激动地写了一篇千字文:“觉得这条赛道上有很多人,像我一样默默地坚持着,关键我们的坚持被看到、被重视了,由衷地感谢快手这个平台,让我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