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两大农资公司欠40亿贷款银行联署求助追债

原标题:银行联署求助追债,金融办协调拯救山东两大农资公司40亿梦魇

本报记者陈锋见习记者李大勇济南、北京报道

日前,因资金链断裂,山东省物资系统最重要的两大企业无法偿付40多亿元贷款,被部分银行采取司法举措索债,危机随后迅速蔓延,引发20多家债权银行跟进,多家互保、联保企业受到拖累而身陷“猝死”危情。

《华夏时报》记者掌握的多份材料显示,至少有11家债权银行联署向山东省政府发出紧急求助信,要求协调银行索债行动,化解可能爆发的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山东省金融办的协调下,一项包括企业瘦身、银行借旧还新、为企业资产和账户解除司法查封、增加债权银行流动性和适当提高对不良贷款的风险容忍等“非常规”举措在内的拯救方案出炉。

贷款违约银行求救

《华夏时报》记者获悉,陷入互保危机的是山东省供销系统的两家大型企业山东省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山东农资)和山东省棉麻有限公司(下称山东棉麻)。前者为山东省最大的农资流通企业,后者为山东省最大的棉花流通企业,共有职工5000人。

记者掌握的资料显示,上述两家企业无法及时偿付的银行违约贷款共计405174万元,牵涉包括山东省农发行、齐鲁银行等28家金融机构,其中山东省农发行的贷款风险敞口高达9亿多元。而多家企业参与了上述贷款的互保、联保。

知情人士表示,因到期无法偿付贷款,有银行率先启动司法程序索债。闻知风声的其他债权银行迅速跟进,债务危机随后蔓延,引发债权银行“还款争夺战”。

记者采访获悉,由11家债权银行联合向山东省政府提交《关于山东省供销社下属企业资金风险问题的紧急报告》(下称《紧急报告》),要求省有关金融管理部门化解金融风险,协调处理债务偿还问题。但参与联署的银行中,并不包括最大的债权银行山东省农发行。

《紧急报告》指出,上述企业在各家银行的授信出现重大风险预警,严重影响了山东省金融环境的安全与稳定。据了解,山东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要求省金融办积极协调企业、主管单位、银行等单位各司其职,化解风险。

本报记者掌握的会议记录显示,以保障两家企业正常经营为核心的救助方案包括众多举措。除协调有关方面积极为企业筹措过桥资金外,山东省政府要求,要积极与农资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沟通,由其行使和履行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要求企业制订瘦身方案,优化股权结构并适时引进战略投资者,降低管理和财务成本等。

而在银行方面,山东省金融办要求各银行做好企业到期贷款的续贷工作,不抽贷、压贷、缓贷,维持现有信贷规模,用足用好循环贷款、借新还旧等政策,保障企业正常的资金需求。另外,还要求银行对企业主动让利,尽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在贷款利率上给予优待,不收取财务顾问费等。同时,将银行承兑等表外业务转为流动资产贷款、适当增加授信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会议纪要要求各债权银行在与总行和司法部门协调沟通后,对已查封的企业资产及账户给予解封。

记者注意到,山东省金融办还建议人行济南分行研究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对有关债权银行给予一定的流动性支持。建议山东省银监局提高监管政策的灵活性,适当提高对不良贷款的风险容忍度。

周德文对此表示,在国家央行、银监部门严控金融风险的情况下,山东官方的上述举措可谓“有相当魄力”,而利弊尚待观察。他认为,企业出现风险应遵循市场化方法解决,企业要慢慢适应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只有经过阵痛、洗礼方可成熟。政府出于维稳而祭出的非常规举措,确能帮助企业走出危机,但其负面风险同样应该重视,主要表现在不利于企业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市场意识的养成,不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农资公司官司缠身

2015年3月初,山东农资董事长袁敦化曾向媒体表示,所谓山东农资危机并不是公司经营上出现风险,而是担保上出现问题。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省供销社、省金融办、省银监局和债权银行的积极协调下,担保圈流动性风险将会得到化解。

记者查询得知,恒丰银行济南分行各向山东农资和山东棉麻借贷5000万元,天元纤维并未贷款,但提供了担保。工商资料显示,山东棉麻与天元纤维法定代表人相同、大股东相同。而公司员工称二者为两块牌子、一班人马,主营业务是棉花储备和销售。

中国裁判文书网另一份文书——落款日期为2015年3月20日、由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日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行与山东农资等借款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显示,原告方为日照银行济南分行,被告方山东农资以担保人身份出现,文书中日照银行诉称,“现因被告山东农资财务发生重大变化,已有其他银行对其提起诉讼,涉案金额巨大,故我行根据合同约定宣布债务提前到期,且该笔借款已于开庭前到期,各被告均未还款。”

值得注意的是,该判决书中有如下陈述,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后被告山东农资被其他银行起诉……”显示被告卷入众多民事纠纷之中。

记者日前联系到一家债权银行,该行一位工作人员称:山东农资拖欠多家银行的贷款本金一直未还,受累的不止他们一家,因为政府协调,他们只能等待,没有别的办法。

企业困难工资大不如前

4月30日,记者来到位于济南市祝舜路1501号山东棉麻公司,在大门口记者注意到,除了山东棉麻的牌子外,还有山东鲁棉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省天元纤维有限公司。据山东棉麻一位职工称,这3家公司是三块牌子一班人马,法人相同,都是郭明泉。

公开资料显示,山东棉麻、天元纤维是山东省政府确定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是该省内棉花流通行业中唯一的大型企业。公司资产总额21亿元,2001年实现商品销售收入17.28亿元,拥有独立进出口经营权。

谈起山东棉麻的现状,上述职工表示,企业效益目前不太好,公司债务缠身,但有一部分是前些年受政策影响,高价收棉低价卖所造成的,当时遗留下来的贷款大概有3亿多元。“目前最严重的是为山东农资做担保而受到牵连,山东农资贷款总额大概20个亿,省社(山东省供销社)分给山东棉麻5个亿。”他说。

记者掌握的资料显示,山东农资的风险贷款敞口为19.88亿元,与这位职工的话语基本吻合。

而另一位在棉花储存仓库工作的职工表示,有传言指2011年棉花期货暴跌导致公司巨亏,这一说法并不准确。近几年公司基本上没有大量储存棉花,棉花进来之后有利润就转手卖了。

对于山东棉麻未来的发展,该职工称,虽然现在情况不太好,但是生存基本无忧。他指着山东棉麻东边的仓储区说,该区域总共有160亩地,光卖地就能卖不少,前几年估算价值八九个亿。

这位职工回忆说,几年前曾准备开发这块地,公司(山东棉麻)一度在外租地办公,每年200多万租金,但因故未完成开发。因为牵涉山东农资贷款互保一事,无力负担租金,后来就搬回来了。“前些日子有银行行长来要贷款,说利息不要了,只要本金,可目前公司根本没有钱。”他说。

山东农资的办公地位于解放路4号的山东农资大厦。记者注意到,该大厦1到10层已对外出租;山东农资只留下11、12、13层用于办公。

山东农资一位行政人员告诉记者,这两年公司效益不好,但是国企不会倒闭,会慢慢好起来的。而山东农资另一位职工则向记者证实,公司待遇大不如前,前些年副总每月工资能拿到1.2万,而现在才4000多。

文件显示,山东省政府方面在以“非常魄力”协调银行、主管单位积极为企业纾困解压的同时,也要求涉案的两家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减轻经营负担。

THE END
1.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农资市场暗潮涌动 企业如何破局而出 2023年,对农资市场而言是分化之年、淬炼之年和成长之年。这一年,随着国家政策不断推动,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成为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实施,对农资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资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https://www.agri.cn/sj/scdt/202402/t20240207_8607957.htm
2.农资行业蜕变之路:现状挑战与未来机遇农资行业现状与前景在机遇方面,农资行业将迎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机遇:一是绿色农业的发展将带动环保型农资产品的需求增长;二是智慧农业的兴起将为农资行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三是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将为农资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 为了抓住这些机遇,农资企业需要积极调整发展策略。首先,企业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其次,企业https://blog.csdn.net/Jiyan_xiaobai/article/details/138653097
3.销量下滑利润低下,农资生意越来越难干,经销商该如何应对?处在中间位置的经销商增长瓶颈难以突破,出现集体式下降和唱衰。需求购买力下降是影响农资销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众多其他因素,本文将和大家一起分析探讨。 面对农资生产的萎靡不振你的悲观失望和无奈无为 痛点:最近两年苹果、大蒜、西红柿、玉米、小麦等作物价格行情一直不好,很多人把当前的农资销售困难归咎于http://pesticide.vip/zgny/yxcl/content/7c8c398b-3849-4d65-a277-45cdd6b89bd2.html
4.农资供应的痛点与农户的期盼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大兴调查研究,不断用党的创新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主粮和主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稳定农民预期、降低生产风险”要求,结合供销社职能和实际,以农资保供稳价为课题,深入各县级社和农资生产企业、农资经营主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804812
5.关于市供销社开展农资保供工作存在的困难及期盼和诉求(三)加大对农资企业的支持力度三是给予农资运输支持(四)加大农资市场联动监管力度……关于市供销社开展农资保供工作存在的困难及期盼和诉求一、基本现状农资产品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资,是供销合作社的传统主营业务,做好农资保供服务工作,对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资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https://www.wm114.cn/wen/229/457098.html
6.爱心企业为尚志市鱼池乡困难农户送农资东北网哈尔滨东北网4月2日讯(孙健 记者迟亦达)正值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近日,爱心企业为尚志市鱼池乡困难农户送来54000斤化肥,解决了部分困难农户缺少农资难题。 爱心企业为尚志市鱼池乡困难农户送农资。 企业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春耕助农,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助力他们在新的一年增产增收。https://story.dbw.cn/system/2021/04/02/058621007.shtml
7.如何经营管理农资公司呢如何经营管理农资公司,农资公司经营管理如何经营管理农资公司呢版本价格 某精某版: 适合3人以下的微型商贸公司 ——用手机进行生意管理 580元/年 ,仅支持电商伙伴售卖 含1用户、1账套; 每增加一个用户400元,上限2用户。 基础在线进销存、多端开单、手机管店、综合报表 旺铺版: 适合传统商贸批发企业线上转型做生意——实体店铺+线上店铺统一管理 3800https://hsy.chanjet.com/hsyzg/fdf60e0cfa38b.html
8.市场内外倒逼流通企业转型升级——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副会长张永埔中国农资,2015(36):4. 作者单位: 摘要:在化肥产能过剩、产品过剩,行业举步维艰的市场背景下,增值税的出台无疑令全行业的运营困难重重.尽管相关负责人解释增值税为流转税,理论上不会对企业造成影响,但是与生产企业比较而言,流通通企业如何转嫁增值税而不影响自身的成本运营成为一道必须要面对的严峻课题.与此同时,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nzkj201536003
9.助企纾困应变克难丨政策措施“组合拳”确保农资保供稳价眼下是春耕备耕的重要时节,确保农业生产的平稳有序,解决涉农企业因为疫情出现的困难,也是国家助企纾困的重要方面。 今年以来,国内化肥市场价格持续保持高位,部分地区供应偏紧。日前,国家多部门多地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农资生产、调运和投放的力度,切实解决农资企业面临的问题,全力保障今年春季粮食生产。 https://www.ahyouth.com/news/20220417/1592393.shtml
10.锦州硕丰农药集团有限公司1863718668315981835966药肥一体化产品符合现代农资市场需求,符合国家对于农药化肥零增长要求,也是集团的重点产品。为使产品满足不同客户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我公司现已与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成立“辽宁新型农药企业联盟”并达成协议,合作内容涵盖开发农药新原药、现有农药原药技术改进、开发农药新制剂及制剂配方改进、开发新药肥制剂及https://www.meipian.cn/1r3beg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