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暴涨,复合肥企业雪上加霜
上游涨价,下游吃力,谁来买单?
社会库存低位成为今年肥料市场的一个主基调,虽然今年肥料价格高,但今年能挣钱的肥料企业并不多。具体来说,虽然部分复合肥企业前期商业储备有一定库存,对于后期一路上涨的原料价格能够有所应对,但今年肥料价格高位,农民对高价肥料接受程度较低,除了种植刚性需求备肥以外,虽然农民在市场普遍涨价下只能接受高价肥料,但购肥积极性较往年有所减少,这对全年肥料销售增量存在一定影响。
金正大集团菏泽公司营销总监董治中表示,由于原料涨价非常迅猛,之前完全没有预判到今年原料涨价涨到一货难求的地步,所以复合肥价格都是处于倒挂的局面,每销售一吨复合肥要亏损300元/吨左右。可以这么说,目前国内复合肥厂家没有不亏损的。原料涨价带动了复合肥涨价,复合肥价格到了基层就不仅仅是30-50元/袋的涨幅,而是100元/袋左右的涨幅,这对农民来说是接受不了的。究其背后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目前工信部等几大部委联合起来,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试图让涨价的步伐缓慢一些,尽量压低尤其是农资产品的价格。
绝处逢生,新型肥料受欢迎
新洋丰力赛诺公司总经理罗文胜表示,目前新型肥料的推广处于初级阶段,还未达到全面开花的地步,仍需要社会和农民转变思想,共同进步。对于营销增量目标的实现,罗文胜表示,首先要通过新型肥料增量、高附加值经济作物专用肥增量、薄弱市场开发增量等三种产品路径来完成。其次,围绕上述三条产品路径,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营销模式创新方面要进行大胆尝试,最后形成成功的典型模式进行复制推广。
关键要看能否满足农民需求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统计,2020年我国新型肥料的施用量占总体化肥使用量的比重从不到10%提升到30%,未来新型肥料占比将逐步提升。面对疯涨的肥料价格,今年夏秋肥料市场经营将是一次直接考验厂商智慧与合作的过程。中农舜天总经理王根杰表示,在困难时候,生产企业与经销商应该抱团共度时艰,摒弃零和博弈的狭隘思维,厂家和经销商都应多一点共享,多一点担当,以农民的需求为根本思想,实现互惠共赢。
首先需要的就是坦诚相待,团结协作。厂家与商家要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经销商要跟农户紧密相连,成为利益共同体,切实从农民的利益出发,以帮助农民提高作物品质为己任,帮助农民增收为目标,让农民看到新型肥料带来的好处。
其次,经销商和厂家要摒弃高利润回报的渴望。越是艰难的时刻,越要以市场为导向,不炒作,不抬价,赚快钱不是生存之道。
最后,农技服务一刻不能放松。厂家和经销商应加强学习,引导农民规避风险,不鼓励他们囤货,并在施肥的各个阶段给予服务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