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当每年应当收入不错、资金充分才是,那是什么缘由造成的呢深化了解状况后,发觉总利润较低才是主要的缘由。其实就总体状况而言,农资零售店的利润是较为可观的,在整个渠道链条中平均利润率是最高的。可是上面提到的这部分零售商呢为了吸引农夫来购买,抢生源,常规产品不赚钱,甚至亏本卖。最要命的是常规产品销量大,并且上游批发商往往要求现款操作,农夫也爱占这个廉价,你亏本卖大家产然蜂拥而至。例如碳铵亏一块钱一包,十包一百包不算什么,但是一千包一万包呢进口产品由于窜货滥价不赚钱,大家相互杀来杀去,盲目跟风,打碎了牙只能往肚子里咽。国产大厂家产品同质化严峻,竞争激烈,加价比例也不大,反倒是一些小厂家加价比
4、这本帐,稀里糊涂的一年下来,货是卖了不少,钱却并没有赚多少。因此,从表面上看,销量大,人气旺,营业额高,生意做得好,但认真盘查,利润不肯定就高,盈利和收入不肯定可观。误区二:销量增加,市场占有率提高有些零售商认为,这几年销量变化不大,甚至稍有增加,以前年销量是100万,现在还是100万左右,对现状较为满足,认为竞争越来越激烈,近几年新开的农资店数量不断增加,自己能保持销量不变,就已经是在进步了,甚至销量还稍有增加,那么显而易见,自己的市场份额也增加了,市场占有率当然有提高。实际状况却并不是这样的,经过调查发觉,近年来我国用药水平大幅提高,农夫防治成本上升很快,渐渐舍得用好药、用价格高的
5、药,产品单价大大提高,每桶水的成本上升许多,以前可能是平均2-3元/桶水,现在已经上升到平均6-8元/桶水了,一些高毒的有机磷化合物已经淘汰,相对而言,这些化合物产品价格也更廉价。同时,物价水平大幅上涨,人民币贬值,通俗地说就是“钱不值钱”了,假如零售商还是维持销量不变的话,那么他所辐射的农夫数量确定削减了,市场份额也削减了,他的市场占有率不是增加了,而是反而降低了。举个例子说明,某零售商以前全年销量100万,人均全年购买农资产品2021元,可以辐射也许500个农夫,现在全年销量还是100万,人均种植面积不变,但是人均全年购买农资产品已经是2500元了,所以只能是辐射也许400个农夫了,还有
6、100个农夫已经从其他渠道购买农资产品了。因此,该零售商所辐射的农夫数量削减了100个,所辐射的田地亩数也相应削减了,尽管全年销量维持不变,但是市场占有率却降低了,生意有走下坡路的倾向。即使该零售商现在全年销量增加了10万,达到110万,人均种植面积不变,人均全年购买农资产品2500元,那么他所能辐射的农夫也许也只有440个了,还是流失了也许60个农夫。误区三:费用越大,利润越少许多零售商不敢花钱,表现在店面装修装饰、店招、宣扬品、推广、雇佣人员等方面,认为这都是花销、是费用,钱花的越少越好,省到即赚到,由于总利润是固定的,每多花一分钱,就少了一分利润,费用越大,利润自然就越少。我们经常
7、说做生意要“开源节流”,即开发水源,节制水流,比方在经济上要增加收入,节约开支。我不反对零售商的“节流”意识和行为,零售生意的成本管控特别重要,这是增加利润的一种途径,但是应当更加注意“开源”,在“开源”方面多下功夫和舍得投入,由于“开源”才是真正产生利润的途径。假如能够“开源”,需要投入一些费用,犹如花钱修建管道引进水一样,让水流得更加顺畅和快速,让效率变得更高,那么这个投入就特别有必要,这个管道就必需修建,有了管道水才可以流得更快更多,修水管需要花一千元,但是引进的水却能赚五千元,算清晰了这笔账,你还舍不舍得花钱修建管道你还会认为修建管道只是产生费用增加成本吗你还敢确定费用越大利润越少吗因此,该节约的钱肯定要节约,但该花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