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读—第6章如何给经销商定政策

经销商政策是渠道运作的“魂魄”,政策不精准、政策没力量,很难调整和调动渠道的意向和积极性,因此,有效的经销商政策是渠道运作的基础和有力保障,也是深度营销模式获得经销商协同运作的指挥棒。

利益均沾就是既保证厂家利润水平,又要让经销商有钱赚。对于经销商来说,核算有没有钱赚,要看总利润,要看利润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所谓总利润就是销量和利润率的乘积最大化。

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有些经销商就是不这样算,一味地向厂家要低价,结果很可能不欢而散。不同厂家的品牌定位和产品定位不同,价格水平也有高有低,只要品牌价值和产品功效能够支撑较高的零售价格定位,就是正常的。能够提供好产品、低价格产品的厂家是越来越少,厂家的产品定价要保证渠道各环节都能有合理利润。

至于行情风险,不能把风险甩给经销商。例如,2008年9月至10月,复合肥行情不好、价格大跌,很多经销商遭受了巨大的库存损失。如果从法理角度说,经销商应该承担经营风险,但是,企业要做到“情”。有的厂家给经销商一些促销品、小包装产品,虽然与经销商的损失相差很大,但是,经销商感觉很好。相反,有的厂家置经销商不顾,让经销商独自承担库存损失,结果客户不主推产品了,厂家流失了客户。

应该说,利益均沾原则适用于所有的营销模式,没有利润保障的合作是不能长久的。

深度营销模式的核心就是获得经销商协同,一方面表现在主推或专销产品,另一方面要精耕细作市场——建网络、做推广。厂家只有做到这两个方面,才能做大销量、夯实网络和提升品牌形象。那么,如何调动和支持不同类型经销商完成这些工作呢?让经销商主推或专销产品,厂家给予激励政策,增量越多奖励越多。这种方式大多数企业都在用,也是高端放货式运作市场的基本套路,很合理,深度营销模式也要采用。建网络、做推广,要有具体的量化管理,要有具体的策略、方法,投入资源,指引和支持经销商配合执行,这就是深度营销模式精耕细作运作市场策略和方法的基本内容。总体来说,就是依靠精细的管理和资源实现协同运作。

深度营销的关系深化不仅仅是简单的业务人员维护好与经销商、终端的感情和做好沟通,决定性的因素一定是厂家掌控的。业务员调走了,厂商关系就变了,这是个人的工作方式,不是厂家的营销模式。按照利益均沾和协同运作的原则运作市场会深化厂商之间的客情关系,除此之外,对于主推、专销的客户要有专项奖励;对更大的经销区域市场,在政策上要给更多的资源支持,更多的荣誉和奖励。

一般来说,价格政策有两种形式:一是顺价体系;二是逆价体系。顺价体系指进货价格和批发价格的差价。逆价体系由厂家在出厂价基础上,给予经销商额外的利润奖励,由厂家决定,对经销商来说,这是额外的利润。记住,激励是最有效的控制!逆价体系以额外增加利润的方式能对经销商、终端实现有效的指引和约束。

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深度营销模式的价格政策两种价格体系都有,称为混合体系。如表6-1所示。

表6-1三种典型的价格政策设计

价格政策类型

操作方式

优点

缺点

适用条件

顺价体系

操作简单、直接透明

价格体系动态性差、操作空间小,通过利益杠杆有效约束和控制渠道成员

粗放运作市场,给予经销商利益刺激

逆价体系

价格体系动态性高、灵活操作空间大,可以有效地约束和控制渠道成员

操作复杂,对企业制定的销售政策和渠道维护和管理能力要求较高

精细化运作市场,强调对渠道的管理和控制

混合体系

既有顺价体系,又有逆价体系

兼顾了顺价体系和逆价体系的优点

普遍适用

1.按照返利数额明确的返利类型

按照返利数额明确的返利类型有两类:透明返利和模糊返利。具体内容、目的、作用、适用、形式如下。

第一,透明返利。

内容:公开返利的扣点或金额,经销商可以根据销量(或销售收入)和返利政策内容清晰地计算出可以获得的收益。

目的:用差价之外的利润刺激经销商主推或专销自己的产品。

作用:使经销商、终端树立明确的目标,可以提高销量(销售收入)目标的牵引性。

适用:普遍适用于各类经销商。

形式:一般来说,透明返利主要用于销量(销售收入)或者配合厂家网络建设及传播推广活动。返利周期可以分为月返、季返、年返等。

一般来说,针对销量的透明返利根据销量(收入)目标基数和增长幅度设计不同的坎级标准。例如,销量基数为1000吨,达成目标奖励10元/吨,超过销量基数目标500吨以内奖励15元/吨,超过销量基数目标500吨以上部分奖励20元/吨,以此类推。

厂家在设计透明返利体系时,常遇到的困惑是返利基数问题。最简单的处理方式就是厂家设定不同坎级的基数给予不同的返利标准。对于厂家来说,返利主要是为了促进经销商达成增量目标。如果所有经销商基数标准都是一致的,厂家是不愿意的,因为不同的经销商上一年的销售基数是不同的。反过来从经销商角度来说,销售数量(收入)多,自己贡献就大,厂家赚得就多,得到的返利就多,所以,返利的基数要统一。

当然,强势的厂家可以“一意孤行”,额外的奖励不分大小都一样,即统一标准。为了避免花了钱还落埋怨,厂家可以不在经销商会议上面向全体经销商宣布,而是一对一沟通、确立返利标准,也是给业务员“话语权”的机会,即使与个别经销商“通气”,也无伤大局。

第二,模糊返利。

内容:只公开一个最低的返利基数,不公开增加返利的扣点或金额,经销商只能根据销量(或销售收入)和最低的返利政策标准大致计算出可以获得的收益,具体返利结果根据厂家要求的工作内容的完成情况增加。

目的:即以经销差价之外的利润刺激实现经销商主推或专销自己的产品的目的。

作用:名义上经销商政策是一致的,避免了相互之间比较、抱怨。提高个别客户的返利水平,会激励经销商、深化客情关系。在返利较高,尤其顺差较小的情况下,模糊性返利会降低客户低价出货、窜货的概率。

适用:可以用于调节地区差价或运输补贴,抑制经销商低价销售产品或窜货,平衡返利基数一致的抱怨,以及激励个别主推、专销产品的经销商或大客户。

形式:针对某项内容给予经销商一定幅度范围的返利标准。

在具体操作上,模糊返利有两个弊端,因此,很多时候只是作为辅助的返利形式。一是有时对客户激励不足,尤其是返利基数比较小的情况;二是个别业务人员可能给经销商“编故事”——“吃拿卡要”。

2.按照返利目的性的返利类型

按照返利目的性,返利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销量性返利策略。

基本目的:鼓励经销商多销售、多压货,尽量做大销量,实现主推甚至专销产品的目的。

第二,财务性返利策略。

基本目的:占有渠道资金、提前锁定销售渠道、实施渠道拦截、建立竞争壁垒。

典型形式:淡季投款贴息、投款坎级返利等形式。

淡季投款贴息就是在销售淡季给予打款利息补贴,以计息截止日期或买断发货为准,确定利息标准。另外,对于打款先后日期要设定不同坎级利息标准,以刺激渠道早打款、多打款。例如,计息4个月,4个月计息1分3,3个月计息1分2,2个月计息1分,1个月计息8厘。对库存和产能压力比较大的厂家,可以发货或不发货都计息,以鼓励经销商早发货,以占用渠道仓库。投款坎级返利和贴息基本类似,只是计价标准不一致,应用的比较少,主要适用于处理积压库存等特殊情况。

第三,管理性返利策略。

主要目的:激励渠道积极配合厂家做好网络建设、传播推广等基础性工作。

管理型返利要求厂家市场精耕细作的管理要到位,营销总部或分部不仅对基础性工作的目标设定要科学、合理,还要掌握相应的异地监督和评估的方法,否则,管理性返利很容易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第四,支持性返利策略。

主要目的:奖励能力强、支持厂家的重点经销商。

典型形式:给予专销客户农化服务补贴、经销商购买宣传车辆或设施增加返利、对经销商独立促销提供物料和赠品等。给予专销客户农化服务补贴指的是专销经销商独立聘请技术人员做农化服务推广厂家产品,会促进产品销售和提高产品美誉度,厂家给予返利支持也是合情、合理的。经销商购买宣传车辆或设施提前预支返利指的是由经销商先行垫支购买专用于厂家的宣传车辆或设施,待经销商完成目标后再给予返还。当然,此种方式要增加经销商返利标准,以提高经销商的积极性。

当然,除了上述分类和内容之外,还有其他动态的渠道价格策略调整方式。例如,根据情况,随时调整的不定期价格策略组合,包括配合新产品推广、存货处理、打压对手、终端建设等阶段性的、临时性的市场运作;定期价格策略组合,包括淡季投款贴息、旺季销量返利等,大体都包括在上述两种分类方式之内,这里就不赘述了。差别性价格或谈判性价格,即高价差等分类比较特殊,对于成熟厂家或品牌也不适合,没必要采用。

第一,新产品销售激励。

新产品销售奖励顾名思义就是新产品的优先经销权或专营权。虽然新产品需要多付出努力,但是,也意味着高利润——优先吃到“蛋糕上的奶油”,这对经销商的激励作用是很大的。新产品销售激励可以变形为优先供应激励。

第二,经销区域激励。

对于销售增长比较快且市场占有率比较高的主推经销商,尤其是专销经销商,为了保护其积极性和避免分销其他厂家的产品,可以给予其他区域市场的经销权,巩固其专销意愿,打造出忠诚的大经销商,稳定渠道和市场基础。

第三,非财务性激励。

除了上述系统性价格和激励政策之外,具体在渠道运作过程中需要灵活的、组合性的策略和政策,典型状况及处理措施如下。

阻击竞品的关键不在于“打”,而在于“抢”,速度要快,要有吸引力。要抢先占有终端的流动资金,要抢先实现全面铺货,要抢先动手针对农户搞促销,从根上狙击竞争者,使其遭受更大的损失。

THE END
1.农作物种子行业的未来探索多元化进货渠道的策略与实践传统合作社与专业代理商 传统合作社和专业代理商一直是农业生产者获取优质种子的主要渠道。这些机构通常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人脉网络,可以为用户提供高品质、高效率的服务。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这些传统渠道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问题,比如成本压力、服务差异化等。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以及https://www.cjan6a6c.cn/mei-ti-bao-dao/456910.html
2.成本效益分析批发市场直销农场和中间商对比在开设一家花店之前,选择合适的进货渠道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渠道包括批发市场、直接购买于农场以及通过中间商。每种方式都有其优势和劣势,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这些不同类型的进货渠道,并根据成本效益进行比较。 1. 批发市场 优势 规模经济:批发市场通常规模庞大,能够提供大量商品供消费者选择。 https://www.u5x837fmu.cn/hua-yu-gu-shi/527789.html
3.农村开农资店投资需知多少在中国的农业发展中,农资(农业生产资料)对于保障和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至关重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更多的人开始考虑在自己的家乡或附近的村庄开设一家专门销售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小型商店,即所谓的“农资店”。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资金投入问题。那么,在农村开个农资店要多少投资呢?今天https://www.1lhyh3ij.cn/tu-pian-zi-xun/464813.html
4.华夏基石丛书:农资营销实战全指导pdfepubmobitxt电子书下载既然厂家外派的农化技术人员知识和技能可能有不足,服务成本较高,因此,嫁接当地的农化服务资源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一般来说,嫁接当地农化服务资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功能性终端,终端经营者就是植保站、土肥站等农业技术部门的退休、留职及专研农化技术的人员;二是经销商聘请农化人员,一般来说,都是本地土肥站、植保站https://windowsfront.com/books/11210592
5.区域开发范文12篇(全文)分销渠道调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区域市场内农资经销商和终端零售商的现状,找出适合公司的经销商及零售商网络。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经销商的主销农资品种及销量、经济实力、人员配置、企业及负责人信誉、经销区域、零售网点、农化服务能力等情况。经销商的选择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一定要选择经济实力和人员配置相对较强的经https://www.99xueshu.com/w/ikeye0plcyik.html
6.农资经销商:你为啥不赚钱?我们都知道实物都有二八定律,当然农资行业也不例外:赚钱的永远是20%的农资经销商。我想二叔也是不幸掉进了那80%里面,那么在这个神奇的二八定律的背后,是什么原因导致80的农资经销商赚不到钱?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经过简单归结,无非有以下几种原因。 https://www.jianshu.com/p/dd3f7a751ed5
7.农资市场存在问题(精选十篇)(三)农资商品内在质量问题不容忽视。结合监测结果笔者对化肥和农膜存在的质量问题加以解析。一是不合格化肥问题表现不一。 1、二胺有串袋销售现象。由于今年进口二胺价格较高,国内少有进口,不法经销商将国产二胺分装到进口二胺袋中,或将小厂家低养分二胺装入国内知名厂家的高养分袋中(也就所说的串袋)抬高价格,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b6yps23.html
8.如何做到年底农资零库存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4年12期如何做到年底农资零库存钱建设 每年年底,都是厂家和经销商盘点当年经营状况的时刻。厂家发出去多少货,销售了多少,有多少库存,都要一一盘点。经销商这里,没有卖出去的货,要么退回厂家,要么留待下年继续销售。那么,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厂家当然不想让经销商把货再退回来,而经销商却想把库存退回去,好腾出资金来对https://wap.cnki.net/qikan-NCZY201412015.html
9.李科成:管好这四支队伍,你就是强势农资经销商近几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农资经销商面临的经营困境也越来越多,如产品同质化竞争,厂家回款压力大,零售商赊销严重,渠道关系脆弱,销售团队管理难、跳槽或单干现象普遍等。笔者认为,传统农资经销商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强势经销商,至少需要管理好四支队伍,这四支队伍包括自己的销售队伍、厂家的业务https://www.douban.com/note/843329985/
10.想开个农资店从哪里进货农资店进货渠道有哪些→买购网选择合适的农资进货渠道对农资店运营至关重要。买购网小编建议,可从厂家、批发市场、经销商、农业合作社、电商平台等多渠道采购,参加展会和会议以获取最新产品信息。同时,可依赖地方政府、农业部门推荐及同行口碑推荐,选择可靠的供应商。综合考虑产品质量、价格、供货稳定性及售后服务,确保农资店运营顺利,供货充足。 https://www.maigoo.com/zhaoshang/531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