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机离欧美日还差了一个印度农机具农产品约翰迪尔机械

里面有一句话非常刺耳“‘一带一路’国家现在急需中小型农机装备提升农机化水平,欧美大公司不生产,沿线国家没能力制造,如果我们的企业不去开拓,市场就会拱手让人。”

想要开拓沿线国家市场,农机性价比总得上来吧,但真实的中国农机市场却已经陷入高端造不好,低端卖不动的尴尬期。

说好的中国制造呢?说好的中非援建呢?在农机上中国已经打不过印度了吗?

规模化、集中度不足,农机市场需求小型化

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集齐了联合国定义的41个工业大类的国家。

但划分到农业机械这个细分领域,国内农机企业覆盖产品为2500余种,而国外供给超7000种,许多农机产品在国内完全处于空白阶段,别说机械化了,连有没有都是个问题。

而在此前,采棉机市场基本被国外垄断,而打破垄断局面的则是一款来自轨道交通大佬——中国铁建的高端智能六行采棉机。

尽管这款产品打破了国外农机企业在采棉机领域的垄断,但这款采棉机其实也是中国铁建的唯一一款农机产品,下线仅两年,且核心发动机、分动箱仍采用进口。

要知道,中国可是一个农业大国,劳动农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35%,农业占GDP比重更是高达了7.4%。是美国的925%。

早在1959年,毛主席就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论断,国内也随之掀起了一股农业机械化的热潮,农业机械需求旺盛,农机工业的发展也随之加速。截至1960年年底,全国农机制造企业增至2624家,固定资产原值由1957年的2.8亿元上升到21亿元,暴增7倍之多,农机工业占全国机械工业的比例由3.8%上升为11.8%。

1977年12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向全国发出了“全党动员,决战3年,为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而奋斗”的号召。尽管到了1980年,全国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并未实现,但对农机行业的发展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自由市场机制在农机行业中逐渐凸显效果,农民可以自主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加上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经营规模由大变小,大农机与小规模经营的矛盾开始展露头角,原有的大型农机产品已经不适应市场需求,农机工业产值连续2年下滑,小型农机成为了适应农业改革规模的农机新宠儿。

从农业规划角度来谈,小型农机更适合家庭制的小型农业模式,类比村里家家户户的手扶拖拉机。而大型农机则更适应农场式的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时至今日,国内的拖拉机保有比例仍是小型拖拉机占主导地位,农业集中度低、规模化程度不高。

农机发展大背景下,高端农机企业缺失

面对国内农业机械的现状,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重点发展粮、棉、油、糖等大宗粮食和战略性经济作物育、耕、种、管、收、运、贮等主要生产过程使用的先进农机装备,加快发展大型拖拉机及其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联合收割机等高端农业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推进形成面向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大型农机、农业信息化作业,已经成为了国家行动纲领中十大领域中的重要一环。与农机并列的领域则分别是集成电路、5G、航空航天等等领域。

随着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国内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形成了大量的人口迁移流动,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农业发展的机械化需求出现了阶段性的增长。

加上农业政策整体利好的大背景,中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由2004到2014十年间平均每年翻一番的速度,由0.7亿元增长到236.4亿元。高补贴政策也让中国农业机械的发展步入了黄金阶段。

大多数企业为满足补贴需求,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整体市场呈现出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技术水平低的局面,导致中国农机装备作业效率偏低,粮食生产成本高,农民种粮收益低。

据统计,国产中马力拖拉机年度故障率维持在140-200%,国产大马力拖拉机年度故障率维持在200-300%。也就是说,买一台国产大马力拖拉机,一年故障一两次都是给你面子,故障三四次也是家常便饭。

种过地的人一定都知道,一年下来农忙就那么几天,耽误一天少一天,大中型农机主要服务于农场,农机坏了,一整个农场的农作物烂在地里了,一年辛苦等于白费。

面对国产农机质量参差不齐,消费方做出了最简单的避坑手段:买进口农机。

而随着“走出去,引进来”政策的不断发力,2009年中国一拖集团在7个非洲国家布局了自己的装配厂和服务中心,2011年收购了意大利Argo集团旗下法国McCormick工厂。

雷沃重工收购了“阿波斯”、“马特马克”、“高登尼”三大高端农机品牌,计划将企业打造成我国农机装备制造业的首个世界级品牌。

中联重科在进入农机领域之后,在美国设立了农机研究所,随后又在意大利设立了欧洲研发中心。

国产农机想要力争上游就要朝着最符合国内市场行情的方向发力,也就是占据国内比重最大的小型农机市场。

但与此同时,世界五大农机制造企业:美国约翰迪尔、美国凯斯纽荷兰、美国爱科、日本久保田、德国克拉斯,已经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在之后的发展中几乎垄断了整个大型农机市场。

国产农机企业这边却仍集中在中小型农机市场,打得头破血流。

这也似乎解释了为什么没有任何其他农机产品的中国铁建能跨行业打破农机产业的进口垄断。

另一边,国内规模式经营的农民合作社和机械化小家庭农场数量激增。截至2020年,我国有农机合作社7.74万个,农机合作社拥有农机具数量达到415.3万台(套),占社会总保有量的1/4。全国农机合作社服务面积达8.75亿亩,占全国农机化作业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一边是国内农机企业潜心发力小型农机市场,一边是国内农业市场成本飙升,需要加速规模化机械化进程。

国内农业规模化发展已经与农机企业的发展出现了供给需求上的不匹配。

国外巨头如何横扫高端农机市场?

既然国产大型农机跟不上脚步,那么进口农机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大型机农场的采购首选。

而进口农机的五大品牌几乎霸占了全球的高端农机市场。

从企业角度来看,中国农机的代表企业中国一拖,同期营收仅为57亿人民币,不到10亿美元,是美国约翰迪尔公司营收的三十分之一。

从产品角度来看中国一拖的东方红-LF2204额定最大功率为162Kw,而美国约翰迪尔的9420R发动机额定最大功率则为306Kw。而东方红-LF2204则是目前中国一拖官网上能找到最大发动机功率的轮式拖拉机产品。

根据农林卫视统计,外资农机占据了国内250马力以上农机90%以上份额。

国产农机企业不是不想碰大型农机而是不敢碰,在市场竞争中,国外品牌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打得国内农机厂可以说是刀刀暴击。

在农机竞标环节中,有这样一个技巧,当有国产同类机型与国外一同竞争时,外资机价格会直线下降,同价格下品质完爆国产农机,以此排挤国产农机;而当没有同类机型参与竞标,在外资垄断的情况下,外资农机企业则利用其垄断地位设置高价,赚取垄断利润。

国产大型拖拉机因为故障率高、作业效率低,被用户广泛诟病;大型青饲料收获机因智能化程度低、作业效率低、作业过程不能智能控制而难以进入大型畜牧场;打捆机因打结器“卡脖子”,令很多企业难以与国外品牌竞争。

农机的本质在于农业生产过程张降成本、提效率,故障率难以保证、作业效率低,甚至根本查无此机都与农机的本质相违背。这也是国产农机,尤其是大型农机难以适应国产规模化农业的根本原因。

从整体市场而言,目前国内农机企业近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仅为2000多家,而这两千家企业总产值仅相当于美国约翰迪尔一家企业总产值,具备创新研发能力企业不到200家,占规模企业比例不足10%。

从研发投入角度来看,2019年、2018年和2017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7.83亿美元、16.58亿美元和13.73亿美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54%、4.43%和4.62%,且研发投入总值逐年上升。

而建立了小柴行业第一家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全国内燃机行业第一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江苏常柴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研发费用为6622万元,2018年研发费用为7218万元,占收入比例分别为3.25%和3.38%。

以拖拉机的电液系统为例,国内液压件的整体水平目前还比较落后,主要采用橡胶密封结构方式,易老化泄漏、体积笨重、集成度低。随着机械精密加工技术的成熟,在国外目前密封大都采用间隙密封方式,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可靠。

除此之外,农用柴油发动机高压共轨喷射技术、动力换挡和无级变速技术等大型农机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及高端农机装备主要依赖进口。

曾经和国外厂商合资,打算依赖市场换技术的国产厂商们,不仅技术在严格的封锁之下,没有学到,反倒是帮国外品牌把市场越做越大,最后丢了市场。

农机的未来,5G农业救场恐难

在农机发展这条路上,毫无疑问,国内企业存在显然的落后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迭,农业开始逐渐步入信息化快车道。

中国移动、京东纷纷入局智慧农业项目,成立产业研究院、智慧农场等5G+农业项目。如根据环境因素智能控制大棚温度,。

例如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中,采用机器视觉、大数据预测等方式对农作物进行科学管理,集中采收,打通农业产品上下游。强化产品质量,降低因自然因素带来的农业损耗,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从而提高农产品收入。

那么新的问题出现了,5G农业会成为中国农机弯道超车的一把金钥匙吗?

其实还是很难。

目前农业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国内目前根据根据各个地方的自然环境等因素分为了以四川贵州为代表的的传统农业区,以新疆、东北为代表的的大规模机械化农业区,以河北、山东、河南为代表的自动化农业区。

由于中国特色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及人口现状等原因,中国80%以上的土地经营者是2.6亿的小农户,耕地分散、块状明显,导致农业机械化、规模化进程受阻。

中国土地经营属于典型的小规模主导型,小规模土地经营者所占比重高达93%,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一方面国内农业土地除东北、新疆外,大多呈现小而散的分布局面,对大型农机内需不足,另一方面农机品类繁杂,对上游产品供应要求也相应较高,国内农机产品在国际竞争中仍处于弱势地位,目前国际农机普遍从农业2.0向3.0甚至是4.0跨进,而国内目前绝大多数农业仍停留在传统农业模式,距离先进农业仍有一段距离。

也正因如此,5G+农业或在未来是一门值得一试的好生意,但在今天绝对不是。

国产农机的问题更多出现在上下游市场的基础零部件加工不能自主,下游产业端需求、品牌体系建立不足等问题上,农机购置补贴的的确确推进了农业自动化的进程,引进的进口农机却没有成为一条有活力的鲶鱼,搅动起市场的浪花。

THE END
1.大棚农机具的正确使用及注意事项11篇(全文)大棚农机具的正确使用及注意事项 第1篇 大棚农机具使用大全 【简介摘要】 大量耕作、植保、育苗、移栽、卷帘等农机在设施农业、特别是大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生产中,正确合理地使用大棚农机具,才能充分发挥机具性能,有效提高作业效率。 微耕机:提高性能要“三到位”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31xm46r.html
2.河南农业机械品牌大全河南奔马股份有限公司,农用车十大品牌,行业著名品牌,河南省著名商标,中国农用运输车市场用户满意、消费者首选品牌,国家首批目录内定点生产农用运 查看品牌详情 HAOFENG豪丰 河南豪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播种机品牌,河南省著名商标,河南名牌,多项行业标准参与制定者,国内较大的集农机具研发、制https://www.chinapp.com/pinpai/nongyejixie-0-4068.html
3.2022年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2022年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pdf,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 用的各种机械的总称。 “十四五”时期,在政策利好、互联网及智能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将迎 来快速发展时期。 研究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815/8026054123004127.shtm
4.农机市场发展趋势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分析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粮食安全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推广和应用现代化农机具成为了关键。这一趋势不仅在发达国家得到充分体现,也在发展中国家逐渐展开。 农机市场期刊显示了哪些创新技术? 在农机市场期刊上,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新型农耕机械、精准灌溉设备以及智能养殖系统等https://www.gaoseod.com/miao-mu-bai-ke/504824.html
5.前后桥都能悬挂农机具#一机多用省时省力省人工#农业机械#关注 推荐 扬州 视频 财经 科技 热点 国际 更多 军事 体育 娱乐 历史 美食 直播 旅游 懂车帝 搜索 消息 发布 登录 点击切换上个视频 点击切换下个视频 5s 后将播放下一个视频 https://www.toutiao.com/video/7438558532984835367/
6.农机具图片农机具大全/细节图潍坊农机价格 图片相关 搜好货网为您找到294张农机具的图片,搜好货网拥有海量精选高清图片,大量的细节图,农机具图片大全,为您采购农机具相关产品提供全方位的图片参考。您还可以找农机具农机具 农业的小农机具农用机具等相关产品图片信息。 手机版:农机具图片 https://www.912688.com/tupian/519C673A5177.html
7.实验农场(精选十篇)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 四季果蔬生态农场占地300余亩,建场以来积累了丰富农业生产经验,农业基础雄厚,各类农业设施齐全。在立足农业的基础上,适当、适时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实现农场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途径,它还将成为农场新的经济增长点。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ky5syt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