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进一步增强消费促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提供了遵循和指南。
也要看到,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影响我国消费潜能的充分释放。例如,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意愿不够强,消费能力有待提升;中高端商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有待提高,没有充分适应居民品质生活的需要;消费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少数企业和商家存在夸大宣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行为,质量保障和售后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下一步,要适应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增加居民收入、优化消费供给、完善消费环境等方面下功夫,多措并举让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想消费,深度激发消费市场活力,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提升优质消费供给水平。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鼓励举办首发、首秀、首展等活动。推动城市商圈、步行街改造,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积极引入多样化、特色化消费业态,促进商业与文化、旅游、体育、健康等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鼓励便民服务进社区,完善生活性服务消费供给。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鼓励企业对标领先标准,提升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提高消费品质量和附加值。充分利用好进博会、消博会、广交会等平台,鼓励企业积极扩大优质商品和服务的进口。完善跨境电商交易、支付、物流基础设施,构建跨境电商公共质保平台,优化进口商品的消费体验。
持续完善消费环境。健全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对线上线下消费市场的一体化监管,严厉查处假冒伪劣、虚假营销、大数据杀熟等行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推进重要消费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完善追溯管理机制,组织开展追溯体系宣传活动。聚焦重点消费领域,加强各级消保委组织建设,强化经营者主体自律,健全社会共治体系。探索建立消费者集体诉讼制度,完善跨境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推动消费争议有效解决。鼓励企业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售后服务智慧化管理系统,优化售后服务流程,快速响应消费者售后服务需求,使消费者获得更多服务保障。
(作者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