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浮沉立高位静待意外缘期货频道

2.国内产需缺口扩大,政策鼓励增产玉米。

3.通胀预期和扶持政策或将支撑玉米价格。

4.养殖业去库周期和经济下行利空需求。

市场展望与投资策略:

一、2021年行情回顾

2021年,玉米价格高位宽幅震荡,玉米市场行情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月18日至3月份,玉米期价下行。经历2020年玉米供需偏紧和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影响的市场环境后,2021年1月18日,玉米期价冲至历史高点,之后市场因替代谷物小麦抛储政策、新粮上市和养殖企业有减少生猪存栏预期,利空玉米,玉米期价震荡下行。

第四阶段9月下旬至12月,玉米期价震荡上行,主要受产区不良天气、农资成本、疫情和市场情绪等因素影响。首先,国内玉米主产区连续雨雪天气推迟玉米收割和上市进度,卖压后移,玉米供应偏紧;其次,玉米价格下方有高农资成本支撑;最后,不良天气使得玉米质量分化,新玉米毒素超标严重,玉米市场抢购优质粮,农户惜售优质粮盼高价,挺价情绪浓厚;虽然下游加工利润回暖,但高价玉米降低终端企业采购意愿,下游企业以刚需备货为主,玉米市场博弈氛围浓厚。

图表2:玉米南、北方港口现货价(元/吨)

二、宏观分析

1.通胀预期仍在,国内货币政策稳中偏松

图表3:新冠疫情新增感染人数(人)

图表4:美国CPI当月同比

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国内宏观政策倾向稳中求进。由于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内结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发挥经济托底作用。国内7月降准后流动性偏松,近期利率市场的变化,反映出了政策面的积极倾向,12月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表明宏观政策可能比预期的更积极,市场所面临的宏观氛围偏宽松。

三、基本面分析

1.供需平衡表分析

基本面方面,纵观全球、美国和中国玉米市场,2021年全球玉米市场玉米库存消费比仍呈偏紧趋势,除中国外,其他地区的玉米库存消费比稍有回升,主要与疫情稳定后全球恢复性生产有关。

1.1全球玉米市场

从全球供需平衡表看,近6年全球市场供需形势持续偏紧,玉米库存消费比从2016/2017年度到2021/2022年度,下降了6.8个百分点,2021/2022年除中国外地区库存消费不足11%。2020年全球疫情蔓延,叠加粮食不安全问题,全球各地紧急增加粮食储备,多地封锁边境、停工停产,干扰或阻断玉米供应链,全球玉米库存加速消耗,2020/2021年度全球玉米库存消费比降至历史新低。2021年全球疫情稍有稳定,玉米供应链基本恢复正常,在全球粮食不安全问题持续加重的宏观背景下,2021/2022年玉米库存消费比有望企稳。

图表5:全球玉米供需平衡表

1.2美国玉米市场

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玉米生产国和出口国,从美国玉米供需平衡表可知,美玉米的产量、出口及消费量均有攀升,2019/2020年度至2020/2021年度,美玉米库存消费比降低了5.2%,且产量增速不及消费量增速,玉米供需呈收紧趋势,2021、2022年度,美国库存消费比同比回升了1.9%。近3年来美玉米产量逐年走高,并且2021/2022年度产量增速为6.72%,同比增加了3.11%,在全球粮食供需偏紧的格局下,高种植收益提高美农种植玉米意愿,若产区天气利好,美玉米产量有望进一步扩大。

图表6:美国玉米供需平衡表

2021年1月15日,中美签署的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使得中国大量进口美农商品,中国进口玉米增量中美玉米占约九成,其他进口玉米量来自乌克兰等国。据美国农业部报告和中国海关数据反映,中国进口的玉米中美玉米占较大比重,2019/2020年度中国进口玉米666万吨,累计购进美玉米226万吨;2020/2021年度中国进口美玉米量为2360万吨。同时,2021年美国向中国运输玉米量现历史新高,运量为17467671公吨,同比增加了1.44倍。近3年来,美国种植、播种面积逐年递增,2020年度年相较于前一年,美玉米的播种和收获均有提升,分别同比增加了1.11%和1.23%。总之,若2022年中美续订该经贸协议,将有利美玉米播种面积增加和美国向中国出口玉米量。

图表7:美国玉米种植、收获与出口情况

图表8:美玉米出口至中国运输量(公吨)

1.3中国玉米市场

从中国供需平衡来看,2021/2022年度国内玉米产需缺口扩大,除2020/2021年度因大量进口国外玉米,玉米库存消费比略增以外,2021/2022年度玉米库存消费比较上一年度下滑了3.39%,国内玉米供需维持紧平衡状态。

图表9:中国玉米供需平衡表(万公顷、万吨)

2.供应端

国内玉米供应有增长预期。国内玉米供应由国内自产(主要)和向外进口两方面构成,未来玉米供应端或有以下变动:

2.1玉米种植面积增加

受国内政策鼓励和种植收益吸引,2022年玉米种植面积有增长预期。政策方面,为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相较于前两年玉米面积求稳的粮食政策,2021年中国农业农村部提出了“两稳一增”的导向政策,其中提出将“重点扩大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玉米面积”,从中国玉米供需平衡表中可知,国内玉米种植面积为4259万公顷,同比增加了5.34%,中国玉米单产处历史高位,呈现恢复性增长趋势,另外,2021年12月国务院引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规划》指出政府将通过颁布各项扶持政策鼓励农户种粮、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推进产能和服务创新等举措提高农户种粮意愿。种植收益方面,玉米种植收益高于杂粮和甜菜等种植收益,2020年全球疫情泛滥,全球玉米供需偏紧,玉米种植收益涨至历史新高,除去2020这一特殊年份,2021年玉米种植收益较2019年玉米种植收益增长了10倍左右,2022年结合《规划》落实,玉米种植面积有望进一步扩大。

图表10:中国玉米单产情况(公斤/千公顷)

图表11:玉米种植收益(元、元/亩、元/斤、斤)

2.2农资成本将有回调

图表12:WTI原油期货结算价走势(美元/桶)

图表13:尿素库存情况(万吨)

2.3贸易政策利好进口形势,但进口玉米需求有限

贸易政策影响进口玉米的数量和价差成本。2021年1月签订的“第一阶段”中美贸易协议,约定中国将从美国进口2000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大幅增加了国内进口玉米供应量。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和美国农业部联合报告数据显示,截至10月23日,中国已兑现协议采购目标的71%,其中,农产品价值超过230亿美元,美国对中国玉米销量为870万吨,达到历史新高,美方表示将继续推进美国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2022年中方将完成剩下采购目标,进口玉米将有望增加。国际粮价具备的价格优势,促使国内进口国际玉米及玉米替代性谷物,以弥补国内玉米产需缺口。国际粮价优势或因成本节约继续维持,由于2021年农资成本高企,国内外粮价差收窄,2021年12月,中美签署了一项重要的服务贸易协议,该协议的落实将每年缩减15000亿美元包括国际运输成本在内的全球服务贸易成本,这将有效节约中国进口国外玉米的高运费成本,因此,2022年若该服务贸易协议顺利落实,进口谷物价格优势仍存。

图表14:中国进口玉米及玉米替代谷物量(万吨)

然而,从进口玉米低成交率来看,国内玉米市场对进口玉米的消费倾向性相对不高。在2021年国内玉米青黄不接时期,中储粮的进口玉米拍卖成交率不足40%,究其原因,可能是国内玉米及玉米替代谷物挤占了进口玉米消费市场。2022年国内政策和价差优势仍不利于进口玉米需求,首先,国内倡导增产玉米,2021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抓住粮食产量主导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由此看出中国玉米市场将更倾向于自产自销模式;其次,中美贸易协定运输成本节约问题和国内推行的饲粮替代政策,更多利好玉米的替代谷物进口价格优势。总体来看,国内进口玉米量或呈趋势性增加,但进口玉米对国内玉米市场的消费吸引力相对不高。

图表15:美湾玉米近月海运费(美元/吨)

图表16:中储粮进口玉米拍卖情况(万吨)

3.需求端

需求方面,在下游整体需求将增的基础上,未来需求或有以下波动:

3.1替代政策或平衡饲料增长需求

下游养殖利润稍回暖,提振玉米饲用需求。从中国饲料生产来看,目前国内饲料生产量有增,饲料生产累计值仍处历史高位,2021年以来,中国饲料生产量在6月达到历史高点2967.8万吨,同比增加了23.45%,之后因养殖业利润波动,饲料产量在高位区间震荡,养殖利高带动饲料生产,其中,除水产和肉禽饲用需求外,反刍、蛋禽和生猪饲用需求均稳中有增。从生猪饲料盈利来看,由于猪饲料近六成需用玉米制作,生猪饲料恢复盈利可提振玉米饲用需求。从玉米及其替代谷物价格来看,目前玉米价格相对小麦、高粱和稻谷价格处于偏低水平,预测将发生的“拉尼娜”现象会造成小麦低产高价,小麦的替代优势随之降低,谷物供需格局短期内难改,有利玉米饲用需求。

图表17:中国饲料产量当月值(万吨)

图表18:中国生猪饲料预期盈利(元/头)

图表19:玉米及其替代谷物现货价格走势(元/吨)

3.2养殖业提振需求有限

图表20:中国猪粮比

图表21:中国生猪与能繁母猪存栏量(万头)

禽类表现方面,2021年蛋鸡利润偏高,盈利处于近4年较高位置,由于2021年蛋鸡存栏量处历史同期低位且不断下滑,欲回归存栏常态,预计2022年蛋鸡补栏量将大幅增加,蛋鸡存栏可能进入新一轮增产周期,大幅提振玉米需求;而肉鸡盈利处于近4年偏低位置,2022年肉禽将进入去产能周期,肉鸡对玉米需求有限。总体来看,2022年禽类养殖对玉米有刚性需求。

图表22:禽类养殖利润(元/只)

图表23:蛋鸡存栏量(亿只)

3.3深加工有需求增量潜力

深加工或成下游行业玉米需求增量主力军。2021年9月1日,发改委印发了《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叠加电煤供应紧张,多地深加工企业限电限产。受疫情和深加工利润影响,外加限电节能政策来势迅猛,2021年9月,中国主要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和加工企业开机率出现近3年的历史同期新低,抑制了玉米需求。限电政策的背景原因主要是:为完成三季度指标集中限产;采取用电指标分解、错峰用电等政策以缓解部分省份电力供给不足的现象。因此,长期来看,该限电政策对深加工企业冲击影响是偶发现象。2022年恢复正常电用后,深加工企业对玉米需求增量有上涨空间。

图表24:中国主要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量(万吨)

图表25:中国玉米深加工企业开机率

2022年加工企业玉米消耗量有恢复增长预期,但需求受经济环境限制。在深加工企业玉米消耗量中,玉米淀粉深加工企业占五成以上,玉米酒精加工企业占近三成,2021年加工企业玉米消耗量不及去年。深加工企业恢复正常生产后,又逢节前备货需求,深加工玉米需求快速增加,收购建库积极性增加,玉米低消费和加工企业低利润现象将有效缓解,但淀粉市场消费旺季走势不旺或受经济环境影响。

THE END
1.农资市场三大乱!2025年将进入转型和洗牌期最近接连参加了三场大型植保会,从山东植保会,到河南植保会+种子会,再到全国植保会,参会人数都非常多!这也预示着,2025年,农资行业将进入转型期,同时也将进入洗牌期。 先说山东植保会吧,作为省级植保会里的标杆,四个馆的农药,一个馆的种子,中小型企业非常多,参会人数高达8万+。最大的亮点是包地大户组团参加!http://pesticide.vip/zgny/zcfg/content/5f48cc33-6aaa-4da1-83e8-526439a0524e.html
2.研报掘金丨华鑫证券:托普云农成长空间广阔,首予“增持”评级掘金华鑫证券研报指出,看好智慧农业(3.160,-0.05,-1.56%)的发展趋势以及公司的市场地位,首次覆盖给予托普云农(110.800,-2.10,-1.86%)(301556.SZ)“增持”投资评级。公司营收从2019年的2.28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4.59亿元,CAGR为19.16%,对应的归母净利润也从2726.1万元增长到1.15亿元,CAGR 为43.32%,2024 前三季度公司实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bxjj/2024-12-10/doc-incyyhur4965084.shtml
3.新安股份(600596)2021年半年度报告2021 年半年度报告大系列产品。近年来,公司在有机磷—有机硅协同生产中不断优化技术与产品结构,尽可能在氯、磷、硅元素三大循环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成为行业内极少数拥有全产业链优势的有机硅企业,能够较好满足客户特别是大客户对产品质量、供货稳定性及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的要求,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平抑基础端原料https://k.wlstock.com/wlacp/newsdetail?newsid=89587117675
4.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发展状况及前景战略分析报告2021第三章 国际农资流通行业发展分析及经验借鉴 第.一节 全球农资产品市场供需分析 一、全球化肥市场供需分析 二、全球农药市场供需分析 三、全球种子市场供需分析 第二节 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市场分析 一、美国 1、美国农资行业发展分析 2、美国农资流通模式发展分析 http://www.zyhtyjy.com/report/326357.html
5.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23期(总期73期)在线培训课程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23期(总期73期) 部委决策 国务院部署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减费让利惠企利民 据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针对今年以来农资价格较快上涨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补贴;决定扩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增强农民抵御风险能力;部署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减https://www.zzqyj.net/?list_89/1299.html
6.2022年第1期总第33期西安决策参考另外,江萍认为,数字人民币从发行、流通、兑换到监管,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数据,这为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相关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对传统金融机构,通过对海量数据的积累和管理,有利于实现金融服务再造和资产负债表重构升级,并减少对金融科技公司的依赖。 http://www.xalib.org.cn/info/73022.jspx
7.大北农至今基金2021大北农股票值得持有吗投资股票必须要考虑到风险和不确定性。在持有大北农股票时,投资者需要意识到农业行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天气变化、市场需求波动、政策调整等因素都会对大北农的经营产生影响。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来决定是否持有大北农股票。 结尾 2021年大北农股票值得持有。从行业背景和发展趋势、公司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竞争http://www.91money.com/jrd/70458.html
8.中青校园:关于龙山县农车镇电商运营环境的调查研究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在法律层面正面临的风险隐患主要表现为,农村电商交易产品价格监管和质量风险、经营主体资格法律地位问题、电子合同问题、交易平台风险以及侵犯知识产权和隐私权问题等。这些法律隐患是由于农村电商交易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监管、政府服务不到位和经营者法律、道德意识淡薄等原因造成的。法律风险乡村振兴以农村http://www.ccsu.edu.cn/info/1323/26151.htm
9.中国农资连锁现状趋势与投资发展规划分析报告20213.3 中国农资流通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56 3.3.1 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 56 3.3.2 行业流通渠道扁平化 56 3.3.3 连锁经营将成为主导经营模式 56 3.3.4 销售网络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57 3.3.5 销售与农技服务一体化 57 3.3.6 “一网多用,双向流通” 57 http://www.zyzyyjy.com/baogao/351168.html
10.2021年中国青贮玉米产业发展大会青贮玉米产业发展大会大会紧紧围绕“发展青贮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主题,邀请农业农村部的相关领导,解析2021年中国农业经济形势,讲解中国青贮玉米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剖析青贮产业与机械、畜牧融合发展的趋势与机会。 (四)行业专家特邀报告及巅峰对话 邀请国内外著名的玉米育种及种植专家、机械专家、畜牧养殖专家、动物营养专家,针对当前面临的全新https://www.nongjx.com/meeting/detail/1517.html
11.重磅发布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重磅发布|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 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 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指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产业内涵丰富、类型多样,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价值,乡村特色产业拓宽产业门类,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功能,乡村新型服务业丰富业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678228585&efid=B-VdzsZC-hIic7P7zxYf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