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农资行业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一证一品'政策的利刃即将出鞘。原药溯源、禁止捆绑销售、电销备案,尚未激起太大波澜。然而,一旦'一证一品'的重锤落下,其引发的行业地震将震撼四方,重塑格局,影响深远,不容小觑。
一、2025年是农资企业的混战之年
截至2024年10月,我国共有1920家农药生产厂家。
'一证一品'一旦落地,意味着每个农药产品将对应一个唯一的证件,有几百家销售型公司以及没有优势证件资源的小厂家,面临着倒闭或者转型。
这些举措在带来销量的同时,也可能加剧行业的无序竞争,导致部分实力较弱的厂家最终走向倒闭或转型的道路。
一部分中小型厂家,他们没有死在“一品一证”下,将提前死在惨烈的价格战中。
二、2025年是农药产品的淘汰之年。
国内目前农药登记证大约4万个。
有专业人士预测,行业80%的产品会从市场上消失。一方面是厂家为了多卖货,同样的产品推出了不同的品牌。另一方面是因为证件租借与换证现象泛滥。
这不是行业秘密,一个证件租借费用从数万至十数万不等。更有企业间相互交换证件,以此拓宽产品线。据传,某些企业仅凭出借证件一年即可轻易赚取上百万的利润。一个证件被用于开发三四种乃至更多产品。
但是,这是危机,也是机遇。一些有实力的大厂,正在积极布局证件。有人表示,今年公司下了20多个证件,未来3-5年,公司还将陆续取得100多个新的农药登记证件。
在全国植保会开幕会上,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所长黄修柱指出,2024年1-10月,新增农药产品2078个(不含出口),其中大田用药新增1995个、卫生用农药83个;新增除草剂657个、杀虫剂811个、杀菌剂399个、植调184个,其他27个。2024年新增登记生物农药占新农药品种数量的50%,且100%由国内企业自主或合作研发;微毒、低毒农药是主流,2024年新登记农药均为微毒或低毒。
'一证一品'的落地,会淘汰大量的农药产品,也会引发农药厂家的办证潮。毕竟,没有谁愿意主动认输,放弃多年打下来的市场。
也正是这样的洗牌,让农药产品回归本质,让真正有品质、有创新的产品脱颖而出。
三、2025年是农资经销商的转型之年
对于农资经销商而言,2025年更是生死攸关的一年。
这几年,经销商的地位越来越危险,电商想干掉他,零售商想干掉他,种植大户也想干掉他,多少人都想干掉他。在很多人的围攻下,一部分的经销商倒闭了,一部分的经销商活的更好了。
面对越来越近的'一证一品',有的经销商发愁没有货卖,那是因为他们过于依赖价格低廉的小厂产品,缺乏对产品品质和品牌的严格筛选。然而,另一部分有实力的经销商却看到了转型的机遇。他们深知,“一证一品”政策的实施,将淘汰那些“借证”“套证”的劣质产品,为真正有品质、有品牌的产品腾出市场空间。
在这场转型之战中,农资经销商的分化愈发明显。只有那些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创新的经销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5年的农资市场,是变革之年,是挑战之年,更是重生之年。
不管有多惨烈,只要熬过去,农资行业将在'一证一品'政策的引领下,步入一个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