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三线图”,看懂国企考核和薪酬管理要点

知风云:国企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是三项制度改革的“牛鼻子”,同时也是国企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作者|知本咨询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专家许伟波

责编|亿亿编辑|阿苓

考核和薪酬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其管理对象是人,是企业的广大员工,而员工所具有的主观能力性、创造性的特征,也给考核与薪酬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难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做好国企考核和薪酬管理工作,首先要了解考核与薪酬的总体框架与管理要点。

“三线图”是考核和薪酬管理的三个核心领域的内容,我们用竖向三条线来表示,称之为“三条管理线”,涵盖了工资总额与企业整体考核、负责人薪酬与考核、内部分配与员工考核的内容。

三条管理线的内在关系是这样的:

其次是“负责人”线,国企负责人作为企业的掌舵者,建立国企负责人考核激励制度对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是“内部分配”线,内部薪酬分配是企业分配价值理念的进一步落实,是企业内部的二次分配。如何建立员工薪酬分配与考核结果强挂钩机制,对于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对这三条管理线逐一分析。

1、分类管理

分类管理的结果对企业采用不同的管控模式,进而影响到工资总额的分配结果。那么,如何做到有效的分类管理呢?

通常情况下,商业一类企业原则上实行备案制管理;商业二类企业、公益类企业原则上实行核准制管理;对于内部管理做得比较好的商业二类企业,可以探索实行备案制管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或者混合所有制改革等试点的国有企业,可以探索实行更加灵活高效的工资总额管理方式。

当然,实际情况会比这样的分类会复杂得多,一家集团公司可能包含了众多的业务类型、跨越不同的地域等,因此我们建议集团应建立分类评价模型,从而实现分类管理的有效落地。

2、确定联动机制

确定工资总额联动机制是工资总额管理最核心的内容。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工资总额决定机制要符合“效益联动、效率调节”的总体原则,其方式主要有两类:

一类叫全业绩联动决定机制。此类方式中工资总额由工资总额基数、效益联动系数、效率调节系数决定,即工资总额=工资总额基数*效益系数*效率系数。

另一类是增量业绩联动决定机制。此类方式中工资总额分割为保障性工资、效益性工资、单列工资,其中,保障性工资不与业绩联动,其占比根据企业的功能定位、业务类型等差异化确定。

效益性工资为浮动性工资,与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等紧密联动,由绩效工资基数、效益联动系数、效率调节系数决定,即工资总额=保障性工资+效益性工资基数*效益系数*效率系数。一般情况下,商业一类企业采用全额业绩联动决定机制模式,充分体现“一适应,两挂钩”原则,实现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完全挂钩的决定模式。

商业二类、公益类、金融类、文化类企业采用增量业绩联动决定机制模式,其既保留一定的保障性工资,又突出了企业经济效益挂钩的效益性工资。

1、企业负责人年薪制要点

从政策要求来看,企业负责人一般实行年薪制,其薪酬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收入三部分构成,采用一揽子的全面薪酬管理,年薪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可增可减。这里面有三个要点需要注意。

要点一、基本年薪是根据岗位职责、履职能力来确定的,它是保障性收入,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无关。企业负责人的基本年薪一般应同时考虑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岗位系数、地区差异系数等因素确定,原则上每年核定一次。

要点二、绩效年薪实行分类管理,要合理拉开差距。绩效年薪以基础年薪为基数,由绩效年薪调节系数和年度考核评价系数共同决定。绩效年薪调节系数主要根据企业功能性质、所在行业、经营环境、发展阶段、垄断程度以及企业总资产、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从业人员等因素来确定。而绩效评价系数主要由个人绩效评价结果确定,它是决定绩效年薪的重要依据。

要点三、任期激励收入挂钩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它强调的是要规避短期经营行为。任期激励收入在不超过任期内年薪总水平的30%以内确定。

2、如何做企业负责人契约化考核?

企业负责人的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收入要与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进行强对接,实行强激励硬约束。国企负责人的绩效考核要契合2024年国企经营业绩考核新要求,即保持“一利五率”目标管理体系不变,同时融合“五个价值”设计针对性考核指标,实施“一企一策”的差异化、精准化的考核。

通过“共性+个性”的指标提炼,分别制订每位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考核表,以实现“一人一岗、一岗一表”的个性化考核。

1、内部分配的“四个做好”

内部薪酬分配是企业内部的二次分配,建立健全更加精准灵活、规范高效的收入分配机制的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要求。

内部薪酬分配要遵循实行按劳分配为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多种分配方式的原则,同时也要向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岗位、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倾斜,合理拉开工资分配差距。知本咨询总结了做好内部薪酬分配工作的“四个做好”,从而做到“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业绩挂钩”。

一是做好岗位管理,它是内部薪酬分配的基础性工作,首先是建立岗位序列,形成岗位发展与薪酬体系的对应关系;其次是做好岗位价值评估,确定岗位在企业内部的相对价值,它体现了薪酬的内部公平性。

二是做好薪酬策略和水平对标,它强调内部薪酬分配要与市场薪酬价位相适应,体现薪酬的外部竞争性。

三是做好薪酬机制设计,它包含了薪酬结构设计、绩效薪酬挂钩机制设计、薪酬套算改革与测算分析三个环节,此阶段工作量最大,企业需要在政策框架的指引下,使用一定的薪酬管理工具做好设计与改革工作。

四是做好薪酬水平动态调整,包括普遍调整和个别调整两种类型,通过适时调整员工薪酬水平,能够更好地激励、吸引和留住人才。

2、建立全员绩效考核,实现绩效薪酬有效对接

在内部薪酬结构中,绩效薪酬是其主体部分,一般占的比重最大,通常情况下,管理、市场岗位的绩效薪酬要占到60%以上。业绩考核决定绩效薪酬,是内部薪酬分配的关键点。这就要求企业要全面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从目标设计、绩效沟通、绩效考核、绩效结果应用等方面建立完整的绩效管理循环,确保企业、部门、个人利益的一致性。

企业要将工资总额与企业总体效益挂钩,而个人薪酬则应由组织、个人的绩效贡献决定。当企业效益下降或个人绩效考核不达标时,企业工资总额下降,员工薪酬也相应下降,从而实现薪酬改革的“收入能增能减”。

由于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归根到底还是对人的管理与激励,涉及到员工的切身利益问题,因此我们建议企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企业应避免的问题,企业可在政策框架下,积极探索出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合的考核和薪酬管理机制,从而有效发挥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的作用。

THE END
1.岗位综合实习(精雅篇)应用模糊综合评判主要包括了以下4个步骤: (1) 针对评估对象确定相应的评价因素及评价等级; (2) 构造评判矩阵及确定相应的权重, 矩阵中元素为某评估因素相对于某等级的隶属程度; (3) 进行模糊合成; (4) 做出决策[3]。本文选取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为例, 采用该方法对其岗位价值进行综合评判。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dqen1e1.html
2.聊医管理内参试发行版第三期据了解,黑龙江省将统筹优化人员调配、薪酬分配、资源共享等,保障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其中,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大型检查检验设备开放共享、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健全分配激励机制,向急需专业人才、基层医务人员、上级医院参与基层医疗的医务人员等倾斜。 (来源:新华社) https://lib.lchospital.cn/qitafuwu/liaoyineican-guanlilei/2017nian/2018-07-01/716.html
3.◇决策参考报告2022007◇综述:多方面布局,破解制造业企业招工难题深化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鼓励企业提高技术工人工资水平,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分配要向高技能人才倾斜。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建立健全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体系。当地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领域急需紧缺的在岗高技能人才,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的,当地政府可给予一定的岗位补贴。 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rdzt/202203/t20220302_469317.htm
4.2022年内江师范学院规范性文件汇编内江师范学院(一)选择转任专业技术岗位序列的,保留原职级不变,给予三年学术恢复期,承担一定教学工作量;转任专业技术岗位的,须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且具备担任转任教学院专业课教学条件。 (二)选择转任同职级非领导职务管理类岗位工作的,可任组织员、纪检监察员、巡察专员、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学质量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务https://xxgk.njtc.edu.cn/info/1631/2501.htm
5.国企科技人才薪酬分配,如何开展岗位价值评估?政策是有了,但在落地实施时,部分国企还是碰到一些实际的问题,比如接下来与国企HR们共同探讨的科技人才岗位价值评估,就是一个基础性、但又不能回避的问题。 实际上,我们需要厘清三个关键问题:为什么科技人才薪酬分配必须做岗位价值评估?如何做岗位价值评估?为了得到科学合理的评估结果,企业要掌握哪些关键点? https://m.ceconlinebbs.com/BLOG/295374/
6.理论学习众多岗位价值评估方法,HR如何掌握?人力资源总监:A是负责公司整个行政,但是无论从行政经理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工作难度还是对公司的贡献来说,薪酬经理的岗位价值都更高一些,因而工资相对高一些,再者,我们这个薪酬经理B无论从工作能力,经验还是从资历来讲,都是非常优秀的,他是我们通过猎头挖来的难得的人才。 https://www.360doc.cn/article/3101757_903260245.html
7.薪酬管理问题的因果关系地图薪酬管理岗位价值是通过岗位评估确定的,反映的是各岗位所承担的责任、对企业贡献的大小,是决定岗位工资高低的标准。当然,岗位工资会受市场因素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只能是岗位工资围绕岗位价值标准上下波动,而不会背离。所以,岗位价值就是确定岗位工资的标杆,而岗位评估就是确定这一标杆的科学手段,也是实现薪酬内部公平的基本手段。https://enterprise.dbw.cn/system/2010/01/15/052311778.shtml
8.36氪领读顶尖的金融行业精英为何都在团队作战?将薪酬安排与团队角色、岗位职责、工作事项及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估结果、定期考核相结合,对个人或团队来说都是最好的安排。 05 团队沟通要持续和频繁 频繁与持续的沟通是高绩效团队的重要特征。 团队沟通可以深化团队愿景,并推动整个团队朝目标迈进。此外,团队沟通为团队成员提供了一个集思广益的场合,让团队成员就未来如https://36kr.com/p/1761747606173959
9.薪酬系列:如何分析岗位价值评估得分薪酬系列:如何分析岗位价值评估得分 职位评价过程中,因种种因素影响(如评价人员在给某岗位评分时,往往想到现任该岗位的人,因而评分时会带有个人主观偏向),因此得到的初步得分,会带有一定的误差,需要分析筛选后,才可以用于职等排序。 第一步:得分离散程度分析 http://www.hljhongwei.cn/wap/gl-n.php?id=1134
10.国企薪酬分配市场化近些年部分国企开始采用规范的岗位价值度评估,实现薪酬管理的公平性,但多数国企特别是部分相对传统的行业和企业对岗位价值度评估仍比较陌生。由于缺乏规范的岗位价值度评估,职工工资等级基本按管理职务层级通过“拍脑袋”划分,同一层级管理职务归入同一工资等级;不同层级管理职务,划分不同工资等级,但工资差距不大,平均主义https://www.calss.net.cn/p1/zjsd/20240408/38709.html
11.系统部门岗位关联表六维薪酬诊断:岗位价值评估方法岗位价值评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并承担着“基石”的作用,无论是组织与岗位架构的搭建、职位等级体系、薪酬激励体系的设计都依据岗位价值评估的结果,其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梳理清晰岗位等级 一般岗位架构中,层级与层级之间的管理与汇报关系(如图所示),并不能体现出清晰的岗位等级,经过岗位价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622138/article/details/110842748
12.通过岗位价值评估确定员工岗位薪酬很合理2199050【专业讨论:通过岗位价值评估确定员工岗位薪酬,合理吗? 在很多企业,员工的主要定薪依据是“岗位”,而岗位的重要程度一般会通过“岗位价值评估”来确定。 现在有人质疑岗位价值评估的合理性,认为岗位价值无法度量,就像没有办法比较盐和糖的价值,因为它们都是人的必需品。如果硬要说盐更有价值,但实际情况是糖的价格更https://www.jianshu.com/p/30666759f725
13.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六)该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司法专业性与法治文明、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一是发挥法庭文化建设带动效应,营造良好文明氛围。大力展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法系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结合时代特点、地域特点创新载体形式,引导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乡村社会心态。2018年http://www.sdcourt.gov.cn/qdzy/sfgggk22/sfggdxal/7563155/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