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发挥种子企业在商业育种中的主导作用,鼓励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做大做强,重点支持育种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经营规模大的种子企业,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到2015年,使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前50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到2020年达到60%以上.
2013年12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
指导思想: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种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以种子企业为主体,推动育种人才、技术、资源依法向企业流动,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保护科研人员发明创造的合法权益,促进产学研结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建设种业强国,为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林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根本性保障。
2014年1月
《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创新体系,推进种业人才、资源、技术向企业流动,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培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抗逆、适应机械化生产的突破性新品种。推行种子企业委托经营制度,强化种子全程可追溯管理。
2015年2月
《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5年8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
2015年11月
《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技兴农、人才强农,推进农业科研院所改革,打破部门条块分刺,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完善科研立项和成果转化评价机制,强化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扶持种业发展,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骨干种子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
加强农垦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强化农业科技攻关,着力解决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设施装备难题,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人才、项目和基地建设,推动农垦企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广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2015年12月
《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大力推进“育繁推一体化”,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国家种业安全﹔加快推进海南、甘肃、四川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强化企业育种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训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种业企业。
2016年1月
《农业部关于扎实做好2016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
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实施现代种业建设工程和种业自主创新重大工程,大力推进“育繁推一体化”。推进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开展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加大保护利用力度。强化企业育种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种业企业。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推进简政放权,强化市场主体责任和管理部门监管职责,改革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建立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实施省际引种、种子委托生产和委托代销等备案制度,推动监管重心由事前许可向事中事后监管转移。加大打假维权力度,全力推进依法治种。
2016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展现代种业,开展良种重大科技攻关,实施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行动计划,建设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培育壮大“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龙头企业。推进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健全和激活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网络。
2016年7月
《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扩大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
要按照中央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进一步扩大种业人才发展和料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激发创新活力,释放创新潜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充分认识扩大改革试点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改革要求,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不移地将改革推向深入,为种业强国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2016年10月
《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
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保障国家种业安全,加强杂种优势利用、分子设计育种、高效制繁种等关键技术研发,培育和推广适应机械化生产、高产优质的突破性新品种,完善良种繁育基地设施条件,健全园艺作物良种苗木繁育体系,推进主要农作物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加强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保护与评价利用。深入推进种业领域科研成果权益改革,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种业企业。
2016年12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加大实施种业自主创新重大工程和主要农作物良种联合攻关力度,加快适宜机械化生产、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新品种选育。
2018年6月
《关于实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促进项自的通知》
推进品种改良品质改进,筛选一批忧质、抗病、适应性强、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恢复一批传统特色当家品种,提升良种繁育能力。
2019年1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散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
强化创新变动发展,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培育一批农业战略科技创新力量,推动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
2019年4月
《关于印发农业种质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
为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和畜禽遗传资源(统称农业种质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强化种质遗传资源对发展现代种业、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2019年12月
《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
力争到2035年,建成系统完整、科学高效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资源保存总量位居世界前列,珍稀、濒危、特有资源得到有效收集和保护,资源深度鉴定评价和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升,资源创新利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0年2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
加大对大豆高产品种和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大力实施种业自主创新工程,实施国家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程,推进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
《国家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为规范和加强国家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运行管理,确保项目建设成效,持续发挥投资效益,推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12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其中第5项为“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这是近十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第一次特地强调种业,也是时隔三年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到“粮食安全”。
2021年3月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
生物育种作为8个前瞻性、战略性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之一,被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
2021年6月
《关于投贷联动机构协同支持打赢种业翻身仗的指导意见》
农发行表示:“十四五”期间,对种业客户实行“一企一策”,采取差异化办贷条件,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受理,优先调查,优先审查,优先审议审批,优先投放,提高业务全流程效率,安排1000亿元资金支持种业发展
从市场规模来看,随着造纸业的发展,木浆需求规模持续扩大,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市场规模最高达到3059亿元,2023年受价格下降影响,虽然市场规模有所下滑,但整体维持在较高水平,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约为1760亿元。
企业注册量来看,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0我国鹅养殖业内企业注册量为增长趋势,但在2020之后,就开始迅速下降,到2023年企业注册量只有2209家。
我国格拉辛纸市场集中度较高,CR3占比超75%。当前我国标签离型用纸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主要有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地区,区域分布不均。格拉辛离型纸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2000年起逐步实现国产化,随着先进技术的引进与研发创新的投入,近年来我国格拉辛纸产能显著提升,2023年我国格拉辛纸产能约65万吨。主要生产
截止2024年二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41533万头,环比增加684万头,增长1.7%,同比减少1984万头,下降4.6%。自2021年以来,仅高于2024年一季度末的生猪存栏量。2024年第一季度国内生猪存栏减少2572万头,第二季度增加683万头。
农业科技,主要就是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科学技术以及专门针对农村以及城市生活方面和一些简单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包括种植,养殖,化肥农药的用法,各种生产资料的鉴别,高效农业生产模式等几方面。
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我国玉米产量也随之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玉米产量达到28884.2万吨(约合2.89亿吨),同比增长4.2%,产量连续3年保持在2.7亿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