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国内玉米育种现状及对策组培育种者单倍体现代汽车全国农业种质资源

下面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对国内育种现状的一些想法,仅供大家参考,本文中的育种,指的是玉米育种。大部分问题都是从表面上看到的,也许经不起推敲,就请大家见谅。

一、国内育种现状

1、中小育种者和科研院校育种人员撑起半个育种行业

根据市场上目前主要使用的品种来看,大公司和国外公司的品种占比没有想象那样高,反而是中小育种者和科研院校所培育出来的品种,在很多地区都很受欢迎。市场运作的好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品种本身确实过硬。

2、国内育种的大公司没有担负起大公司应有的样子

盲目的摊大饼,四面出击,最终哪方面都没有做好;拿到大量政府资源和项目,不脚踏实地搞研发;公司架构复杂,管理人员众多,恰恰一线科研人员短缺;领导层变动频繁,一朝天子一朝臣,育种计划没有连续性。

结果大公司占据着育种行业有限的政策资源、资金资源和人才资源,反而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阻碍整体育种行业的健康发展。

3、国有大公司的投入与所获得的回报比例严重失调

社会上有过一个描述,大的国有企业很难有创新。看来这个定律也发生在了种业上。某刚刚国有化的种业大公司,手中根本谈不上有什么过硬的资源品种,队伍和硬件建设天量级别的(目前在行业内挖人是不计成本的,推高了整体育种行业的用人成本,压榨了其他育种单位的利润,不知道这样做的公司能够坚持几年),每年预计要砸里几个亿,试想,资源都没有挖掘出来,新组建的测试评价和产品服务团队所做的工作有用吗?前些年,国内多个种业公司斥巨资建立生物中心,目前来看大部分没产生成果。

4、国外五家公司在国内没有想象中的高不可攀

多年前我们对进入国内的五家国外公司感到非常神秘。随着我们对其逐步了解,很多思想都在转变。国外公司在常规育种上无非是:有计划的持续每年投入大量经费;有可调动的丰富的全球资源;信息化和机械化程度在工作中占比大,但这些对于咱们都不再是什么问题了,其中的道理我们都已经明白。

二、中小育种者的机遇

1、赶上了好的时代,大量的新技术新思维快速应用到了实践育种中。单倍体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GS、育种信息化、育种机械化、生物育种等等。这些概念在5年前都是感觉非常高大上的东西,离我们很远。如今再看,只要有想法,这些技术找第三方公司协助做,立刻就可以应用到自己育种体系中。

2、资源比较丰富,大部分国外公司进到国内10多年了,流入到咱们国内的资源也比较多,加上国内育种家的辛勤改良,可以说我们的资源是相当丰富的。特别是近年大量外企科研人员回流到国内育种单位中,资源改良更不是问题。难点是我们如何将这些资源系统的应用起来。

4、互相交流不封闭,中小育种者利用各种会议、互相走动聚会的方式,从思想到资源交流非常普遍和广泛,这点国外公司和国内大育种单位是做不到的。思想和资源的广泛交流极大的促进一些好的思想和资源快速在整体行业的运用。

1、用成熟工业的思想去设计育种,打破小农意识,做好自己最擅长的部分。

该委托第三方公司做的,别犹豫,坚决交给专业公司去做。现代科技公司哪个不是从设计到市场营销都是由专业公司完成,各个零部件更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而这些科技公司们就负责将这些公司串联起来和协调好。

而目前在育种上专业的第三方公司可以分为DH生产公司、分子检测及辅助育种公司、田间表型测试公司、数据处理分析公司等,基本涵盖了育种全流程。育种单位着重在不同阶段选择正确的第三方公司才是关键。

以前诟病中小育种单位都是作坊式育种,但是发展到今天如果将各个方面的资源调动好,中小育种单位是与大的育种单位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

DH生产外包化。DH生产越来越被育种者所接受,所占总体育种部分比例正在逐渐增加。实践证明组培方式是快速高效获得DH纯系最佳手段(没有之一),方法原理非常简单。

以铁岭旭日为代表的专业DH生产公司,一年四季都在生产。人员,技术,流程等都非常成熟,成本也可以做到最低。有育种者担心自己的材料交给三方公司会被泄露,这是没有必要的,单倍体出来的材料95%以上都是“垃圾”,除了熟悉自己材料的育种者,别人拿到这些材料都是负担。

田间测试整体外包化。田间测试环节目前还是育种中重要的部分。各个育种单位在田间测试上每年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往往得到的数据也做不到尽善尽美。

如果将田间表型测试工作整体打包给三方公司去做,会解放育种单位大量的工作精力,在减少总体测试费用的基础上,得到的结果会更好。

分子检测及辅助育种外包化。现在分子检测等技术日益成熟,中小育种单位更没有必要想着建立自己的分子检测体系。

一是日常维护成本过高(虽然通过项目方式一次性建成了,但平时日常能够有效运转起来的费用太大)。

二是人员成本高(开展这块业务不是养活几个工人那样简单,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

三是技术迭代特别快(一个技术体系刚搭建完成,新的技术又涌现出来了),交给第三方公司是最好的选择。试验数据分析决策外包化。

目前这个在育种单位不多见,而是在一些基础科研单位比较常见。随着现代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各种计算模型日益丰富化,一两个人的思想总归是有限的,将每年获得的大量数据交给第三方公司,会得到更佳的决策方案。

2、搭建资源共享渠道,建立种业的超级数据库。以前我们所做的资源共享,指的是材料资源共享,如车小平他们一直开展的。其实在这方面不单单是资源材料共享,同时建立测试数据共享,组配材料系圃信息共享等,将这些数据统一到数据库中,同时将一些分子检测信息也包括进去,供育种者随时可以调取。

这些建立起来难度比较大,但是如果将这个体系建立起来,就可以将中小育种单位变相的整合起来,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的。

3、建立全新的协作组织,避开官办思想和一两家大单位主导该组织。中小育种单位参与,积极吸收各个阶段的三方公司参加,该组织不直接搞育种,主要协调好资源交流分配,数据共享,协助分工等。育种4.0时代已经来临,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积极学习新思维,我们中小育种者不是被消灭的对象,恰恰是在新的历史环节下,会发挥我们更大的贡献。

THE END
1.玉米种子供给及机遇分析问答集锦玉米种子新季供给过剩,售价下调压力较大。 杂交玉米供给过剩,库存高位,新季存在降价压力。供给方面,2024 年杂交玉米制种收获面积增加至 428 万亩,同比减少7.56%,单产同比提升 4.62%,最终全国新季杂交玉米种子产量共计16.97 亿公斤,同比减少 2.43%,对应新季杂交玉米种子总供给增至 22.37 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需求https://m.vzkoo.com/question/1733467303413764
2.玉米最新研究动态及前景展望配送服务3、多元化应用领域拓展:除了传统的食品、饲料领域,玉米在生物能源、化工等领域的应用也将得到进一步拓展,随着技术的进步,玉米产业将开发出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 4、产业链协同发展成为趋势:玉米产业将更加注重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从种子研发、种植管理、收获加工到产品销售,各环节将实现更加紧密的协同合作,国际市场的合https://www.jzscgw.com/post/9278.html
3.玉米种子行业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3年中国玉米种子市场规模达到 亿元(人民币),2023年全球玉米种子市场规模达到 亿元(人民币)。报告依据历史发展趋势和现有数据并结合全方位的调查分析,预测至2029年,全球玉米种子市场规模将达到 亿元,在预测年间,全球玉米种子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估为 %。 http://marketmonitor.blog.bokee.net/bloggermodule/blog_printEntry.do?id=58576320
4.农作物种子行业代表企业及发展趋势相关风险种子产业链可分为“育种—制种—推广”三大环节,其中育种是种子产业的核心,主要是基于种质资源库和性状组合,培育出具有不同产量、抗性、农艺性状和成熟期的新型品种。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得益于较高的商品化率和农产品单价,玉米种子市值长期位居中国农作物种子市场价值的第一位。一般来说,种子市场规模约等于农作物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8987694/
5.市场形成范文11篇(全文)杂交玉米种子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第8篇 1 玉米种子价格形成机制的演变 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 玉米种子价格及玉米价格已经成为调节玉米种子生产的主要经济杠杆。不过, 由于种子总体上具有需求弹性较低的特点, 其价格对于需求的调节作用较为有限。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530a3xv1.html
6.玉米育种报告中国玉米育种产业现状调查与前景方向分析报告2021第五节 玉米商业化育种体系发展潜力研究 98 第十六章业内专家观点与结论 100 图表目录 图表1 玉米育种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图 8 图表2 我国种子行业的管理模式 16 图表3 我国玉米播种区分布图28 图表4 中国玉米市场供求状况(千吨) 29 图表5 2019-2021年中国玉米种子产业供需状况分析 32 http://www.zyzyyjy.com/baogao/337301.html
7.玉米产业调研报告(精选8篇)全省种植的玉米品种有300多个,有的县销售的品种就达八、九十个,主推品种不突出,造成广大农民群众在选择品种时无所适从。目前,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多为省外或国外品种,本省自育品种所占份额较小,仅占三分之一左右。国有科研单位育种研究受经费制约创新明显不足,种子企业缺乏人才和种质资源,因而导致我省育成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esy2txh.html
8.种子市场调查表.doc种子市场调查表地点:市/县乡/镇村调查对象:电话:。项目种类主栽品种所属公司种植面积(亩)种植密度(低、中、高)购种时间购买价格播种时间播种方式(单粒、多粒)购种渠道(村、乡、县)是否接受新品种竞争对手数量备注大田玉米鲜食玉米水稻蔬菜设施蔬菜露地蔬菜其他经济作物调查时间:调查人:https://m.renrendoc.com/paper/298053508.html
9.2024年中国玉米种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2024年中国玉米种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2024年中国玉米种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目录 TOC \o 1-3 \h \z \u 一、中国玉米种市场现状分析 3 1. 市场规模与发展速度 3 历史回顾与当前规模 4 年增长率与未来预测 7 主要驱动因素及制约因素分析 9 2. 地域分布特征 10 各地区种植面积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014/6030022003010233.shtm
10.中经产业信息研究网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致力于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企事业发展研究部门人员、市场研究人士、咨询行业人士、投资专家等提供市场调查研究报告、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产业投资咨询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行业数据等服务。http://www.cnii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