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打算该区域的产业园区规模入手,通过就业密度法的方式去测算未来增量人口。
就业密度法的原理是通过该区域的主要产业形态,以及在常规经验下该产业每平米就业人口的方式去测算未来区域的产业和人口的承载能力。该方法的优势是以产业带动人口流动的方式去测算未来增量人口,不受地区基础人口的限制,适用于以产业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园区。
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该区域主要的产业园区面积,以及园区内的主要产业形态,来测算直接带动的就业人口:
产业园区面积×该产业就业密度×预计园区入住率=直接就业人口
其次,按照配套率来测算产业园区带动的餐饮、服务、住宿等配套产业的就业人口:
产业园区面积×该产业就业密度×预计园区入住率×配套率=配套行业就业人口
最后,我们还要测算直接就业人口中携带家属、配偶的数量,由于该地区就业人口预计偏年轻,我们选择20%的带眷比例以及2的带眷系数:
直接就业人口×带眷比例×带眷系数=带眷人口
这样,该区域的未来增量人口就出来了:
未来增量人口=直接就业人口+配套行业人口+带眷人口-现有常住人口
XX区域未来增量人口测算表
那么,预测的增量人口出来了,怎么根据人口来测算房地产市场规模呢?这时候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购房意愿影响因素模型:
我们选取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当地房价竞争力、新增人口结构、当地综合配套水平、当地购房政策宽松程度、当地交通环境、当地经济增长水水平等指标来衡量当地购房意愿程度:
XX区域购房意愿度分析表
然后根据购房意愿度,我们将人群中购房比例(或者可以称之为转化率)列一个表:
购房比例参考表
根据得分,我们选取第二档,即12%,
那么,当地房地产市场规模就测算出来了:
未来增量人口×购买比例×当地房屋每平米均价×平均房屋面积
最后多说一点,我个人认为,任何咨询服务的方法论或模型都存在的一定的局限性,很多我们自认为合理的理论可能在实际应用中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作为咨询行业从业者,我们不必苛求自己的预测结果一定能准确无误,但必须遵循的前提一是要建立系统的分析框架,将影响事物的关键性因素通过分析框架进行系统性的论证和研究,力求无交叉,无遗露;二是要逻辑自洽,自己建立的思维逻辑不能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