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金融助力粮食安全”“帮助外贸企业更好地走出去”“运用科技金融扩大小微企业服务覆盖面”“科技金融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我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一线员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思所感,主动唱响“荆门金融好声音”;推动广大金融从业人员用“金融报国”情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金融服务需求、为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提供强大动能,推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金融助力粮食安全确保人民“碗中有粮”
农业发展银行荆门市分行高级副主管王京松
编者按: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普惠金融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金融领域最直接的体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荆门市分行作为我市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将发展普惠金融有效融入到服务国家粮食安全这一根本职责使命中,坚持政策性收储与市场化收购金融服务双管齐下,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倾力解决小微粮棉企业贷款难题。
荆门市是江汉平原主要粮油作物产区,作为粮油收购资金主要提供银行,农发行荆门市分行成立初始,就因粮而生、伴粮成长,把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最基本的职责和使命。2023年,该行坚持政策性收储与市场化收购并行,累计发放中央储备粮2.82亿元,支持收购稻谷3.53亿斤。截至2023年末,该行支持的企业政策性和市场化粮食收购已占市场份额的70%以上,确保了国家储粮安全。
按照国家粮食安全地方首长负责制工作要求,该行按照地方政府下达的储备计划,积极配合发改、财政等职能部门粮油收储计划,保障地方储备粮收储资金供应,2023年发放地方储备粮贷款1.87亿元,收购稻谷及小麦共1.29亿斤,支持地方储备粮和粮食市场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保证了粮食市场安全。
积极做好粮食最低保护价收购预案启动前准备工作,确保收购不留空白点。在粮食收购保护价预案启动前,该行配合发改委、中储粮完成了最低保护价启动前定点及资料审核工作,确保了市场粮价下跌时最低保护价能按时启动,确保不出现政策性市场收购声誉风险。
荆门市作为全省产粮大市,大米加工行业较发达,涌现出了一批品牌知名度高、销售市场占有率好的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农发行荆门市分行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的“一袋米”工程,积极扶持品牌知名度高的客户发展壮大。该行通过对国宝桥米产业园项目投放贷款19000万元中长期项目贷款,支持国宝桥米新厂区建设,促进了企业加工能力提档升级,企业加工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得到大幅度提升。通过支持京和米业、金牛米业等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佳的一批国家级、省级民营企业依托粮食主产区的优势入市收购,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促进粮食产业集群发展。
该行积极落实市政府实体企业帮扶政策,解决企业担保能力不足融资难的问题,助力企业发展壮大。沙洋楚稻香粮油作为一家品牌知名度高、市场销售好的粮食加工企业,由于资产抵押不足,银行贷款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求,企业资金存在一定缺口,发展受到制约。农发行沙洋支行根据企业实际经营状况,通过向政府汇报,与财政和发改等部门沟通,遵循政府主导、企业自愿、互利共赢、风险共担、齐抓共管的原则,推动组建粮食收购信用保证基金。2023年,通过粮食收购信用保证基金向沙洋楚稻香粮油发放收购贷款1000万元,解决了企业收购资金需求。通过该行信贷扶持,企业逐渐发展壮大,一跃成长为年销售收入过1.85亿元、利润超600万元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用心服务,做有温度的建行人
建行钟祥支行客户经理师娟
听着周老板的夸赞,我的内心无比欣慰,思绪不禁被带到了3年前,那个与他初识的日子。
2021年初夏的一天,建行钟祥支行“助力乡村振兴”金融小分队在支行领导的带领下来到了九里回族乡政府,在当地政府组织下,金融小分队开展了一场乡村振兴产品宣讲会,而我有幸成为了此次宣讲会的主讲人。“建行随心贷、裕农信用贷……”在产品宣讲结束后,我们给每位参会者发放了产品宣传资料,并现场建群。而周老板则是人群中最活跃的,“起息是从第几天算?能不能借新还旧?”说实话,当时我第一眼就感觉,周老板是急需资金的,而他只是在比较,哪种贷款更划算。
在开完宣讲会后,我的心也是悬着的,不知道此次活动效果会怎样。
“周老板的茶场面积好大啊!”我不禁脱口而出。“难啊!场子越大,开销也越大啊!茶树改良、修蓄水池、采茶工钱,每个月流水都要大几万元。我东借借,西凑凑,都不敢投入太多。有外省的大客户下订单,我都不敢接,接了怕没钱请人来采茶。”说起茶场发展,他像是打开了话匣子,可以感觉到缺乏流动资金是阻碍茶场发展的最大困难,而之前周老板也想过找亲戚朋友借点,但也解决不了实际困难。
在了解到周老板的种茶经历和茶场的种植品种、面积、投入、产出以及贷款需求后,我们现场勘察并收集好了资料,并根据周老板的实际,向他推荐了“裕农信用贷”。无需抵押,随借随还,按日计息,很适合周老板这类用钱急、无抵押、借钱频率高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需求。30万元贷款按时打入了周老板的账户。当年,茶场发展就上了新台阶,也带动了周边20多户农户致富。在周老板的介绍下,我们也陆陆续续和九里回族乡的多位农业带头人建立了业务往来。在建行普惠贷款的扶持下,越来越多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如鱼得水,走上致富路。
与企业双向奔赴的十二年——用心用情传递金融“温度”
工商银行荆门分行公司部曹琲
编者按: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现代经济社会中,银行和企业早已成为彼此发展不可或缺的助力,一家银行和企业合作了近20年从未间断,在银行的帮助下,企业也从最初出口不到几百万美金到目前的年出口3000多万美金,实现了企业与银行的“双赢”。对此,来自工商银行荆门分行公司部的曹琲感触颇深。
初夏,某个阳光明媚又爽朗的午后,支行领导和我疾驰在日常拜访某出口企业的路上,略微刺眼的阳光透过车窗,在斑驳中闪烁着。望着眼前跑过无数次的厂区道路,我微微眯起眼,思绪不禁跳跃到十二年前,突然忆起与该企业的正式相遇,竟源自一场“小意外”。
2012年3月的某天,作为工商银行荆门当时唯一集中办理国际业务的支行,工行龙泉支行和往日一样在阵阵忙碌中井然有序地运转着。突然,该企业负责人张总拿着厚厚一扎、密密麻麻写满英文的单据径直来到银行经办员面前,就像是打机关枪一样,似乎在尽力组织语言以最简单的话说明情况。什么事情值得一个企业的老总亲自找来行里大家面面相觑,不免心生疑惑。接过递来的温水,张总一饮而尽,随即向大家道明了前因后果。原来是他们正准备交单的出口信用证里规定,提单须由我行背书(背书是指持票人为将票据权利转让给他人或者将一定的票据权利授予他人行使,而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行为。),因担心产生滞港费及存在被新交易对手拒付的风险,遂前来工行希望能给提单背书。
情况着实少见,因工行荆门分行没有权限,只能将提单拿到省分行背书。支行领导二话不说立马和省分行沟通协调,并安排刚入行的我陪张总前往省分行,千叮万嘱务必协助张总办妥此事。情况紧急,刻不容缓,前脚迈出支行大门,张总后脚就载着我驶向武汉。近四个小时的奔波,到武汉时恰逢天降大雨,我们的心情也随着逐渐暗淡的天色越发灰暗,生怕不能在省分行下班前赶到。终于,在经历几次走错路后,我俩稳稳地站在省分行国际业务部的办公室内,拿到了背好书的提单。
彼时的我,仅仅庆幸于事情终于办妥,企业的问题顺利得到了解决。却并不了解整个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知道这份满是英文的单据对企业、对银行来说意味着什么。未曾想一个月后,我正式成为了龙泉支行办理国际业务的经办员。于是,在往后的十年多时光中,我经手了该企业的每一笔单证业务,幸福而又幸运地见证了他们由最初每年屈指可数的结算业务量,到现在海关千万美元大户的蜕变。
也正是因为如此,该企业始终对我行信赖有加。不仅在我行办理了多笔贷款,几位董事均为我行重点私银客户,企业的代发工资和单证业务也只在我行办理,十多年来,企业的外汇业务市场份额在我行维持90%以上,甚至达到100%。业务产品覆盖本外币一体化,每一次我行新产品的试点,客户更是积极配合,助力我行实现多个业务零的突破和推广。
金融“活水”助“菌”撑开致富伞
农业银行荆门分行办公室陈华荣
编者按:农业银行因“农”而生、因“农”而兴。中国农业银行荆门分行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三农”工作决策部署,积极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努力为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贡献农行力量。
初夏的5月,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梅园河上,形成一条金色的光带。钟祥市张集镇云岭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就坐落于这潺潺的流水边。360亩的种植基地大棚内,一眼望去,满地密密麻麻的羊肚菌,正在不断破土而出,乳白色的菌柄撑起蜂窝状的菌盖,犹如一把把收拢的“小金伞”,错落有致地盛开在菌垄上,长势喜人。
“羊肚菌市场销量好,以前沿海城市的人喜欢,现在我们内地买的人也多。市场销售前景可观。按照目前的出菌速度来看,估计产量能达到亩产800斤左右。”云岭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社长李景红向前来进行贷后调查的农行钟祥支行客户经理李泓历介绍羊肚菌种植情况并连连感谢。
张集镇是食用菌种植大镇,而李景红从20岁出头就开始种植香菇,至今已有三十多个年头,从最开始的单户种植香菇到后来的集体种植,再到建立合作社带动村里人一起种植,李景红的日子是过得红红火火,但烦心的事也是越来越多。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菌种、料包、消毒、人工工资等费用也随之多了起来,仅靠合作社自有资金发展,李景红感觉(合作社)好多事情就是在等米下锅,很多发展的好机会也因为缺钱而错过了。
在得知李景红的苦恼后,农行钟祥支行客户经理李泓历主动上门拜访,向李景红推介了农行专属信贷产品——“和美乡村贷”。“贷款好是好,可是要付息钱,这要种多少袋香菇才能赚得回来啊?”李景红一边用手在信贷产品宣传折页上比划着,一边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您思想落伍了,现在正是菌种备料的关键时期,手里有了钱,就可以种(食用菌)越多,单个香菇袋的成本也越低,赚的纯利也越多。两下一比较,一点利息钱也算不了什么了!”听完李泓历的介绍,李景红有点恍然大悟。“说的也是呢,如果有了钱,我们社还可以多种些羊肚菌,卖的价格高,赚的也多呢!这样,我马上回去跟(合作社)社员们说说。”李景红如是说道。
第二天,李泓历的手机铃声响起。“李经理,麻烦你来我们合作社一趟,大家都想聊聊关于贷款的事情,想早点把款贷下来。”手机里传来李景红急切的声音。李泓历赶紧喊上同事,来到云岭寨村开展实地调查、资料上报等,并在三天内为其发放了惠农贷款。在农行贷款支持下,合作社发展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由原来单纯120亩香菇种植,发展到360亩的羊肚菌种植,吸收全村人都加入合作社,每家的收入也水涨船高。
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坚实支撑。农行荆门分行积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倾力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通过推进“一村一品”专业特色金融服务,帮助广大农民解决资金问题。截至今年4月末,该行普惠农户贷款比年初净增10亿元。
传递金融温度,温暖“快时代”中的“慢人群”
中国银行荆门分行综合管理部蔡金杏
完善“适老”设施,增强获得感
“是在这儿签字吗?谢谢你一直在旁边陪我。”坐在轮椅上的陈奶奶手指着取款回单感激地说道。陈奶奶腿脚不便,在中行掇刀支行适老服务专员小江的帮助下办理了取款业务。这只是中行荆门分行众多适老金融服务案例的一个缩影。与此同时,该行持续发挥触角作用,对网点基础服务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为老年客户提供专用的等候区域和办理通道,全力满足老年客户金融需求。
提供“适老”服务,提升幸福感
某一天,在“钟摆式”的工作即将以卷帘门的启动而拨停指针的时候,被一阵急促敲门声的“闯入”打破了宁静。“请你们帮帮我吧!”这句话重复了三遍后,拉开门只见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站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