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充分发挥自身线上线下服务优势,认真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组织开展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文件精神,积极开展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建设,以数字化转型为主线,以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项目为引领,着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数字生态银行。
一、加强金融科技赋能顶层设计,构建“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框架
二、强化跨板块协同互通,构建综合为农服务体系
借助邮政系统天然优势,邮储银行协同邮政集团其他板块,持续整合资源、聚合服务,加强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和电商服务点等资源融合,为农民提供线下线上融合的综合服务。一是依托邮乐站点,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线上“邮掌柜”系统等数字化方式,将线下42万个邮乐购站点改造成为集金融服务、零售批发、农资销售、邮件代收代投、公共事业费代收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站点。二是基于农村生产生活场景,将金融服务嵌入中邮惠农平台。建设中邮惠农平台,为农户提供日常所需的小额信贷、农村电商、快递物流等服务。同时,创新开发小微企业专属寄递卡和“电商邮速贷”信贷产品,为农产品物流服务商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三是聚焦百万合作社,开展惠农项目。积极参与邮政集团与农业农村部启动的惠农合作项目,聚力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对农业农村部认定的200多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走访对接,提供金融、寄递、电商一揽子服务。邮储银行充分发挥协同作用,积极建设“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的惠农平台,在福建、河南等地区试点推进“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邮银惠农综合服务平台”“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邮政惠农综合服务平台”等项目,助力提升惠农服务覆盖面和满意度。
三、优化线上线下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客户体验
邮储银行充分发挥线下资源禀赋,加快推动业务数字化改造,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一方面,将“窗口服务”转变为“门口服务”。邮储银行积极推进传统业务模式与科技相融合,大力推行基于移动展业的小额贷款全流程数字化改造。以移动展业为载体,利用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移动定位等技术,实现小额贷款申请、审批、放款、贷后及档案管理的全流程数字化,提升业务办理效率,提升客户体验。客户经理带着移动展业设备,将金融服务送至田间地头。另一方面,将线下服务转变为“一键式”服务。邮储银行大力推动产品线上化转型,打造了“小微易贷”“极速贷”等线上拳头产品,并通过二维码营销,提升客户申贷体验。上线小额贷款智能外呼,实现智能化还款提醒、逾期催收,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截至2021年末,邮储银行线上化小微贷款产品余额超7000亿元。邮储银行运用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围绕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在江苏、安徽积极推进“基于多方数据学习技术的苏邮兴农服务平台”“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项目,构建多渠道互通的金融服务。
四、加强全产业链服务,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创新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启动“邮e链”产业链金融服务管理平台的建设。邮储银行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以数据共享、科技赋能、内外协同为纽带,形成“数据层+风控层+产品层+场景层”的四维数字化产业链融资服务管理体系,实现客户在线签约、支用、还款等全线上化服务。目前,邮储银行已与139家合作方基于“邮e链”平台实现合作,涉及农林牧渔业、涉农批发业、粮食加工业等众多产业链重点行业。为缓解产业链上下游客户融资难题,实现农业产业链“多级信用可信传递”,邮储银行在山东、江西积极推进“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乡村信贷服务平台”“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涉农产业链信贷服务”项目,将金融资金精准“滴灌”至产业链各个环节。
五、拓展便民服务场景,搭建缴费平台和政务平台
六、坚持数字科技驱动,夯实农村农户数据基础
下一步,邮储银行将坚守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的定位,坚持以数字化转型为主线,以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项目为引领,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为“三农”金融服务注入更多科技力量,着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数字生态银行,不断提升服务质效,为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贡献更大的邮储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