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玉米制种面积总体处于稳定,最高时在2006年达到487万亩。2020年,玉米种业面积下降到230万亩,比2019年减少26万亩,减幅为10%。面积调减的主要原因:一是种子库存依然很大;二是企业普遍预期生物技术运用可能加快,主动规避因品种更新换代而引致的库存种子大规模转商风险。
2016年以来,全国玉米制种面积和产量呈先减后增态势。玉米制种面积由2016年的410万亩,下降到2020年的230万亩,后逐步增加,2023年制种面积大幅回弹至462万亩,2024年,428万亩。
2013——2023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3年,中国玉米种植面积达66328.35万亩(约合6.63亿亩),同比较2022年增加了2.67%;与2013年的61948.82万亩相比,近10年间增加4379.53万亩,增幅约7.07%,年均复合增长率约0.69%。
全国玉米种子市场总体容量而言,有一个需求的限量值;就市场销售现状而言:高产、多抗、耐密、广适的品种受欢迎,区域性新审定品种需求稳定,传统大路品种随季节推移销量逐渐减少。玉米种子是高盈利产品。商品在市场不饱和状态下,规模与效益成正比;而在饱和状态下,规模与效益往往成反比。尽管种子供大于求的信号迭迭发出,尽管库存种子连年积压,但很多企业依然兴致勃勃,盲目扩大制种面积。给生产企业带来无法回避库存高企的压力,尤其是依靠单一品牌品种的企业面临压力更大。
给中小企业建议:
1,品种区域化运营趋势明显,主攻公司区域优势明显品种。黄淮海区域,6月中上旬的高温干旱,7月上旬的持续降雨,灌浆期的高温热害、阴雨寡照,后期的南方锈病、穗腐病,品种区域趋势明显。据笔者了解,**777、**796等,因为其抗高温结实好、抗穗腐,在部分区域适应性好,受当地市场认可,销量做的非常不错,像郑单958这类全区域覆盖的品种短期内很难出现,做适宜区域大单品不失好的选择。
3,联合行业内企事业单位,强强联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抱团取暖,相互成就。
4,以销定产,减少库存压力。近年来,种业竞争加剧,企业焦虑,越是困难期,更要在做好品种布局的同时,提前做好制种规划,减少库存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