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对内部会计信息进行披露时仍存在很多不足,各种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下面小编整理了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分析,希望对你们有用!

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分析(一)

一、上市公司公开会计信息对股票、证券市场的重要影响

上市公司以股票、证券方式吸引大众投资,把普通民众,散户与“遥远”的大济市场相连。

把分散的资金聚集,形成一笔较大的投资在市场中运作。

而这笔投资的去向可能会对金融市场发展,城市建设产生重大影响,无论发生收益,还是发生亏损,都会最终反作用于上市公司与投资群体。

实际经济市场中,影响股票、证券市场的原因很多,比如,宏观经济的调整方向,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否,还是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全球的经济发展势头。

但是,会计信息能否真实、准确、及时披露成为筹集资金源头的重要决定因素。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我国的上市公司是在股票市场的刺激下飞速发展起来,自1991年期开始不断增长,1998年虽面对东南亚经济危机依旧成绩显著。

至今依旧在不断发展,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生命力与弊端都在其身上有所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为头等大事,如何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重要课题。

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的质量会影响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因此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显得十分的重要。

自沪深交易所的成立后,上市公司不断增加,上市公司正式开始实施会计信息对外披露,经过几十年不断发展,我国的上市公司已逐步有了规范的信息披露轨道,但是目前上市公司还存在很多的会计信息的披露问题,极待解决。

会计信息披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问题披露的不及时。

文件中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反复加以强调,可见其重要地位。

会计信息能及时披露,对投资者来说十分重要。

我们处于一个大数据时代,经济局势瞬息万变令投资者难以琢磨,微小的改变都足以引起一场“蝴蝶效应”。

会计信息如果不能及时披露,不能令投资者及时掌握动态,合理的规避风险,损失的不仅是某个人的利益,可能对我国的经济市场形成冲击。

其次,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过了会计信息时效,在进行披露,毫无意义。

(2)信息披露不完整。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充分,包括公开数据不够完整和会计账目披露不完整,重大项目信息披露不完整。

前者由于某些企业可以美化公司形象,企业前景,趋利避害,导致公开数据不完整。

给股票市场带来非会计信息的影响,误导投资者,带来损失,引发经济危机。

这也是会计信息不完整披露的后果之一。

在xxx年出台《企业会计准则》,对于一些引起争议的会计科目,做出了详细规定,例如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确认,坏账准备的计提等等。

可是某些公司借故商业机密并不予以公开,导致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但是某些情况下,上市公司不予以及时披露,导致社会和投资者的评价失去判断依据,缺少客观性。

面对事件发生缺少能动性,处理事情上显得很被动。

(3)信息披露不够具体。

某些上市公司把会计信息披露的过于抽象,晦涩难懂。

不能为所有人所用,不能了解披露的会计信息中包含了哪些数据,表达模糊,不够具体。

只是把历史信息,账面信息做简单披露,并不透露上市公司一些具有预测性,前瞻性的信息。

只是单纯把数字摆在众人眼前,并不做评估,也不加以解释。

披露的信息没有生命力,只是数字报告而已,没有表达上市公司近期的计划,可靠的前景规划等等。

投资者在成堆的数字罗列上,只能变得茫然。

看得到近期经营的结果,却没有表达出继续发展的方向,让人难以预测。

失去投资发展机遇。

我国《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虽然都对会计信息披露的义务加以描述,去没有明确规范其内容,导致会计信息披露上仍存在缺陷。

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改良方式及其对策

(1)完善法律规范披露会计信息的内容及程度。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完善,也是由于政府法律不够完善,让某些公司为获得额外利润,钻法律空子。

所以完善法律政策,从《会计法》《经济法》《证券法》多方面管制,明确表达会计信息应包含哪些内容,披露到什么程度。

不断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根据不同行业,完善管理办法,分门别类加以管制研究。

(2)会计内部的管理与企业机制的完善。

首先上市公司出现如此多的问题,也应与内部管理有关,应加强内部会计培训,改善会计结构,调整会计比例。

让会计人员更加专业,更加自律,会计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有这两方面的意义。

不仅仅代表企业向国家申报数据,更代表国家监管企业。

不能一味的帮助企业披露不合格,不及时或加以美化的会计数据。

其次问题的产生原因也应与企业管理机制有关,企业管理不完善,导致企业财务账上出现漏洞,管理不善导致的经营亏损,不明的账务资金流失,坏账等等。

问题一旦出现为不影响企业外在形象,企业只好谎报,虚报,会计信息。

导致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能及时上报,完整上报,真实上报。

如果企业本身管理机制完善,有明确现代化的企业治理,良好的股份制度,股东之间权利相互制衡,构成多元化结构;良好的内部监管,内部审计机制;管理体制分明,奖惩严明。

那么,明确的会计信息就会自动生成,拥有良好的会计信息状况,企业自然也就不会有所隐瞒,有所顾虑,自然及时上报。

社会也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所以拥有良好的会计环境不能只单纯的依靠外部约束,法律的控制,也应从内部发现问题,加以改善。

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分析(二)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1.1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及时

对于临时性的重大事件,大部分公司都是在股价发生重大波动以后才披露的,使得投资者无法及时作出决策。

同时,这种信息披露的不充分,会导致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投资者之间不公平竞争,这对股票市场的正常运转是不利的。

1.2信息披露不充分

非财务信息在信息披露中对财务信息起着补充作用,因此,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财务报表缺一不可。

但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不重视非财务信息。

对于财务信息的披露,上市公司则采取选择性的信息披露,很多上市公司只披露对自身有利的财务信息,而避免对自身不利信息的披露。

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不充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大类:(1)对负债的披露不充分。

为了筹集资金和吸引投资者的投资,很多上市公司故意不披露巨额负债和逾期负债以及或有负债。

(2)资产的偿债能力披露不充分。

比如,存货和有价证券的变现能力,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

(3)对组成部分的披露不充分。

大型的集团上市公司由于拥有众多的组成部分,因此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容易遗漏一些重要组成部分的信息。

(4)对遵守法律法规的披露不充分。

遵守有些法律法规对财务并无影响,但不遵守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比如,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企业若不遵守此类法规将面临大额罚款,而这种信息财务报表使用者通过其他途径很难了解,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忽视对此类信息的披露。

(5)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目前还达不到完全有效的状态,由此造成了上市公司信息的不对称。

部分上市公司的重要人事任免、利润分配方案、筹资计划、投资计划等重大事件还未对外公开时,市场上就已有一部分人知晓。

还有些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通过其他渠道提前获得国家经济政策方面的信息,并在所披露的信息中有所涉及,这种现象增加了股市的投机性。

1.3信息没有可比性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对同一项业务规定了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供企业选择,结果造成各上市公司对同一业务的处理方法不同,从而同类业务的数据在不同企业之间不具可比性。

1.4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可靠性

会计信息缺乏可靠性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中最严重的问题。

由于上市公司的利润、营业收入、净资产等各项指标必须达到规定的上市条件,否则将被暂停上市甚至退市,同时,上市公司业绩的好坏是投资者决定投资与否的标准,因此,很多上市公司对利润、净资产、营业收入等进行操作并编制虚假财务报表。

1.5信息披露制度不够规范

虽然我国的《证券法》已经出台并已实施,但由于形势的需要某些“暂行条例”还仍在使用,造成了管理不能统一,从而导致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够规范。

由此也就导致了一些上市公司随意变更报告类型,无根据地调整会计估计和变更会计政策,季度报告和年度报告过于简单而难以进行财务分析。

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公司的内部原因

(1)避免退市风险。

由于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必须达到证券交易所的上市条件标准,否则面临退市风险,导致很多上市公司编制虚假财务报表。

(2)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目前很多上市公司内部管理控制、管理体制不严、缺乏会计监督、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使它们缺乏竞争力。

(3)满足公司利益的的需要。

某些上市公司为了吸引投资者投资和更快更好地从资本市场中筹集资本,并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以致虚增利润及收入、人为减少负债及亏损。

(4)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

一方面,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经理人员的薪酬与业绩挂钩,这驱使上市公司的经理人员夸大经营业绩;另一方面,经理人员为了在业内扩大的知名度,以便以后在业内获得的职业发展,导致其美化经营业绩。

2.2当前我国证券监管机制不够健全

证券监管机制不健全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最重要因素。

证监会作为上市公司的监管部门,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证券监管机制不健全表现为以下两方面:(1)目前我国证监会的监管表现为事后的介入。

若证监会在事件发生时能较早地制止造假行为,则可减少虚假财务报表。

(2)证监会将主要精力放在公司上市的审批上,而放松对公司上市后的后续监督,这导致目前公司上市和退市都困难的局面,极大增加了上市公司舞弊的动机和机会。

(4)对上市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执行不力。

虽然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制定了一系列的条文,但证监会在监督中并未真正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执行,对上市公司采取的是一种宽恕的态度。

2.3注册会计师审计效率低

注册会计师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扮演着“经济警察”的角色。

但目前注册会计师并未真正发挥独立第三方的作用,其具体表现为:(1)独立性不足。

虽然注册会计师是接受治理层的委托审计管理层编制的财务报表,但大部分公司的治理层参与管理的程度都很高。

这种情况下,委托事务所审计必然会削弱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另外,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对客户在经济上有依赖性,因而客户比较容易与其串通。

(2)胜任能力不足。

国内很多会计师事务所只重视事务所的业务发展而忽视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从而使得很多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2.4有关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虽然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如《会计法》《经济法》《注册会计师法》《证券法》等,在信息披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

一方面,由于其滞后性而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步伐,有些条文过于笼统,可操作性差,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又很缺乏,导致虚假信息很难被界定,从而减少了虚假信息被揭露的概率。

三、解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的对策

3.1规范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

由于上市公司本身对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及时、准确、合法负主要责任,因此,要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应首先规范内部治理结构。

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包括以下几点:(1)减少治理层兼任高级管理人员,以使治理层有效发挥监督作用。

(2)引入独立董事。

独立董事代表了中小股东的利益,为了防止大股东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独立董事应过半。

同时,加强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合作,以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3)建立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岗位制度,提高财务人员及其他人员的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管理层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氛围。

(4)对高级管理人员实行固定薪酬制,而不是与业绩挂钩的浮动薪酬制。

3.2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注册会计师在监管信息披露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它通过审计意见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赖程度。

因此,必须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

首先,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这可通过继续教育来提升。

其次,降低会计师事务所对客户的经济依赖,各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业绩评价和晋升政策。

最后,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督,严厉打击注册会计师与客户恶意串通出具不实报告的行为。

3.3完善法律法规

上市公司依据会计规范体系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而会计准则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的核心,因此,必须健全以会计准则为核心的信息披露规范体系。

另外,还应加大惩罚力度,增加上市公司出具不实报告的成本,进而消除其舞弊的动机。

3.4加强证监会的监督同时发挥媒体监督

政府监督是外部监督中最有力和最重要的,但目前我国政府监督的力度仍然不够。

当前监管上市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证监会,但由于目前上市公司众多,仅靠证监会很难做到全面监督。

因此,其他政府有关部门应辅助监督,并将结果汇报证监会。

另外,证监会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后续监督,使上市公司切实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真实披露信息并对上市公司未达到上市业绩要求的公司执行退市。

它新闻媒体为政府监督起了一定的补充作用,它主要通过曝光上市公司虚假信息解决上市公司与外部的信息不对称,所以应鼓励和支持新闻媒体对上市公司的监督。

THE END
1.我国股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第三,区别于国外发达国家股市,我国股票市场自成立以来,一直是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研究表明,散户作为市场中主要的噪声交易者,在具体投资活动中表现出明显的投机心理、从众心理等非理性特征,从而造成我国股票市场具有高波动性、高市盈率和高周转率的“三高”特点。近5年来,我国股票市场中个人投资者占比平均数值为https://www.ifnews.com/news.html?aid=586380
2.我国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篇(全文)当前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股票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许多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所走过的历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中国股市物有的系统性风险,造成了中国现有股票市场资源配置与再配置的`功能不能有效发挥,使股票市场效率低下.如何活跃中https://www.99xueshu.com/w/filenuifd3mx.html
3.浅论我国股市现状论文(精选6篇)以这种标准上市的公司普遍存在质量不高等问题,上市不以盈利多少为准绳,而是以利益为出发点,企业圈钱行为严重,各种虚假行为、不诚信行为成为股票市场的主要公害,而且我国没有对这些行为进行严厉的制裁。近年来,企业圈钱行为被屡屡曝光,从上世纪 90 年代的银广夏、琼民源事件到最近的国美事件,企业利用上市之便谋取私利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gh84f9v.html
4.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下我国证券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学位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下我国证券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盛冬冬 青海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下载 引用 分享打印 摘要:资本市场在我国经济运行体系中具有“枢纽作用”,但股票发行核准制下,我国存在直接融资比重严重偏低,IPO堰塞湖、证券监管效率不高、退市制度执行不到位,融资效率低下等问题,我国为进一步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https://d.wanfangdata.com.cn/thesis/D03130345
5.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5. 《孔子家语》与《礼记》“互见”关系研究——以孔子言论的“背景”问题为中心 宁镇疆 上海大学 6. 制度治党的组合创新 李琪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 7. 民主的希望和未来在中国---谈谈中国式民主与美国式民主 苏长和 复旦大学 8. 我国城市土地产权实现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韦http://www.sh-popss.gov.cn/newsDetails.asp?idval=6395
6.金融市场风险及其交叉传染:成因路径与对策截至2018年末,共有1453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存在股票质押行为,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达40%;其中控股股东股票质押比例超过80%的公司达到595家,风险较高。在股价上涨的情况下,股票质押不失为一种双方都获益的金融工具,而一旦股价下跌幅度过大,则会引发强制平仓以及上市公司控股权转移的风险。2018年我国股票市场表现总体不https://www.fx361.com/page/2019/0520/5135500.shtml
7.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关键词: 中国 股票市场 存在 问题 对策 蚂蚁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mayiwenku.com/p-54772848.html当前资源信息 sunh***126 编号: 20241129111529310 类型: 共享资源 格式:https://www.mayiwenku.com/News/p-54772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