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云南·南华国际野生菌交易中心开市交易,9月19日,武定县东坡乡千亩果蔬种植基地及冷链物流交易中心正式开工,永仁县通过“三化一平台”建设,建成全州室内单体面积最大的五星级智慧农贸市场,传统农贸市场向现代化农超升级转变,老百姓从“菜篮子”拎出了幸福感……
大姚县云南福之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连片蔬菜种植基地里农民在采摘蔬菜菜心准备外销。记者夏天彧摄
农产品市场一头连着市民消费的“菜篮子”,一头连着群众增收的“钱袋子”,与群众民生关系密切。楚雄州紧紧围绕云南省打造全国“南菜北运”和“滇菜外运”主要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和建设“滇中绿色大菜园”的目标,打造高端基地,提升加工能力,加强物流建设,强化项目支撑,全力打造千亿级云菜产业楚雄州绿色蔬菜产业。
元谋县冬早蔬菜西红柿装箱外销。记者夏天彧摄
白露前后,是元谋冬早蔬菜栽种的关键时期。在平田乡帕地村,番茄种植户严冰正带着村民种植番茄,通过移苗、挖坑、栽苗,一垄垄番茄苗整齐栽种在田间地头。严冰介绍:“今年打算种30亩番茄,现在种下去到元旦节前后就可以大量上市,元谋坝区冬季番茄在市场上很有优势。”
发展特色农业,元谋这片天然温室,为蔬菜生产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立足良好的资源禀赋和独特优势,元谋县加大冬季蔬菜和热区蔬菜开发,形成以番茄、黄瓜、洋葱、菜豆、辣椒等为主的集群化、规模化、设施化种植模式,蔬菜产能极大提升。同时,积极推进“企业+合作社+农户”“村党总支+基地+农户”的联农带农发展模式,鼓励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强化技能培训和惠农政策落实,精心编制“菜篮子”,鼓足群众增收致富“钱袋子”,为乡村振兴发展赋能添力。
在禄丰市仁兴镇大箐村委会的菜地里,等待收割的大白菜个大饱满、青翠欲滴,菜农们忙着砍菜、装车、运送、销售,采收工作忙碌有序进行着。仁兴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引导村民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不断提升白菜、萝卜、荷兰豆、山药等传统蔬菜品种质量,采用间作套种、复播方式,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复种指数,提高产量,既保证了群众的“菜篮子”,又充实了菜农的“钱袋子”。
姚安县前场镇农民群众在蔬菜地里采收蔬菜。记者夏天彧摄
小小“菜篮子”,装着大民生。楚雄州大力推进“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基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全州培育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5户。着力提升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重点产业基地化水平,全州建成规模以上蔬菜基地91个,创建云南省“绿色食品牌”蔬菜产业基地31个。2023年,全州蔬菜加工业企业525户,营业收入99.1亿元,利润总额8.74亿元,从业人员期末人数3.05万人,劳动者获得报酬6.44亿元。
武定县猫街镇农民在高标准农田综合示范基地里采收香葱。记者夏天彧摄
深耕田畴,振兴产业。多措并举合力打好“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区域公用品牌”组合拳,2023年全州累计有效获证蔬菜绿色食品产品51个。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示范创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支撑区,提升园区化水平。元谋县被列为季节性外调蔬菜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成为云南省最大的冬早蔬菜生产区,元谋蔬菜入选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被列入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南华县成为云南省野生食用菌集散地,蔬菜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实。2024年,全州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姚安县争取沪滇协作资金建设有机蔬菜生产基地5000亩;禄丰市萝卜精深加工和高原特色农产品预制菜精深加工项目加快推进;南华县加大礼舍江低热河谷开发,新增特色蔬菜7900亩;大姚县大力推进规模化土地流转,新增蔬菜种植面积6500余亩、预计产值增加3022万元;永仁县新发展贡菜产业4000亩,亩增收1万元以上;元谋县种植夏秋蔬菜2.64万亩,较上年同期增加0.67万亩、增长34%。上半年,全州蔬菜种植面积94.4万亩,产量173.6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4%、3.8%,保障“菜篮子”市场有效供给,农民群众持续增收。(记者李薇薇杨龙)
学习强国楚雄州学习平台
云上楚雄新闻客户端
楚雄发布视频号
楚雄发布今日头条号
楚雄新闻视频号
楚雄新闻抖音号
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融媒体中心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