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顺县供销合作社获评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
联农带农奔富供销赋能振兴
丰顺县供销合作社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完善全县农资农技网络建设。受访者供图
丰顺县推动广东供销放心农产品直供配送丰顺子平台高质量发展。受访者供图
丰顺县供销社持续开展“粤菜(客家菜)师傅”技能培训工程,推动就业惠及民生。黄培强摄
获评“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是丰顺县供销合作社继荣获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县级优胜单位一等奖、改革发展进步奖后,取得的又一重量级荣誉称号。
丰顺县供销合作社为何能屡获殊荣?在纵深推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背景下,丰顺县供销合作社如何聚焦主业,为农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和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
荣誉背后,皆为实践点滴积累;问题之中,尽显实干精神熠熠。
当前,丰顺县供销合作社前行的步伐更加迅速、更加坚定,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城乡融合发展等各项为农服务工作中持续发力,努力成为农民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服务组织。
●南方日报记者黄培强通讯员郑坤卜优芬
深化综合改革健全供销新网络
“这些都是黄金镇的农产品以及周边乡镇的农产品。”作为黄金镇供销社农产品综合服务站管理员,张佳瀛熟悉每一个产品的具体情况。“一楼主要设置综合服务前台、金融及农业社会化服务区、农产品展示区,二楼设置农产品电商直播间及培训室、镇级人才驿站。”
黄金镇供销社农产品综合服务站,是丰顺县推动生产、供销、信用综合合作试点落地落实的一个重点项目,于2023年10月开始修缮,当年12月底完成基本建设。
恢复改造提升镇级基层供销社,意义在哪里?对于这一问题,丰顺县供销联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张亮宏的回答很简短:“为农服务。”
对此,丰顺县供销社成立了恢复改造提升镇级基层供销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丰顺县供销合作社系统恢复改造提升镇级基层供销社工作方案》,加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合发展,升级赋能助农服务示范体系,履行镇级基层社职能,与镇政府合作恢复重建镇级基层社等途径恢复改造提升镇级基层社。
“目前,丰顺县已完成恢复改造丰良、大龙华、潭江、砂田、小胜、黄金、八乡山和汤西等8个乡镇基层供销社。”张亮宏介绍,通过升级赋能,把现有镇级供销社的助农服务中心打造成新型镇级基层社,履行基层供销社职能,进一步在深化综合改革中壮大基层供销社的实力。
“硬件”提升了,“软件”同样不落下。丰顺县供销合作社紧扣“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目标,围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推出特色金融产品,满足农企农户金融需求,并将信用服务与生产服务、供销服务有机融合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全链条中,为农户提供农资、农技、农机等农业社会化服务。
“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加强与辖区培育的‘四上’企业合作共建供销超市,打造当地农产品展示的窗口和阵地,帮助农户增收增效,充分发挥基层社联农带农的作用。”在张亮宏看来,镇级基层供销社的恢复,有利于重新构建起连接城乡、服务农民的坚实桥梁,发挥镇级基层社在乡村振兴中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作用。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七届六次理事会议明确提出,2024年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农村改革新部署,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这一任务,在丰顺逐渐有了具象化体现。
按照《丰顺县供销合作社系统恢复改造提升镇级基层供销社工作方案》,2025年将恢复改造埔寨镇、潘田镇基层社,着力提升服务“三农”能力,实现联农带农、助农富农。
“扎实开展生产、供销、信用、综合合作改革试点工作,解决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涉农经营主体融资困难,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张亮宏介绍,着力将供销合作社系统打造成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拓宽服务领域多元业态促发展
尽管冬收已经结束,丰顺县供销联社基层中心社主任陈胜汕仍时常奔走于各乡镇。“只有下沉到一线,才能更好服务群众所需。”
依托供销社完善的组织体系和广泛的经营网络,丰顺供销合作社积极发挥引领作用,不仅带动了周边留隍、潭江、小胜、砂田等镇的青榄、黄金姜糖、鱼米稻香、陈皮深加工等特色产业的发展,还成功构建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完整农产品产业链。
“在此过程中,丰顺供销合作社实现了生产、供销、信用的深度融合。”陈胜汕直言,丰顺供销合作社可为社员、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有效提升农民的种植综合收益。
谈及供销社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黄金镇的种粮大户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今年晚稻的收割工作,多亏了供销社会化服务的鼎力相助,不仅大幅提升了效率,还有效降低了成本,真正为我们农户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
以基层供销社的改造提升为切入点,通过加强项目策划、争取资金、招商引资等措施,做好社会化服务,丰顺县供销合作社思路更加清晰——进一步提升农业服务水平,丰顺供销合作社与广东天禾梅州分公司和基层中心社携手,组建了专业的农业服务队。
“2024年,利用省级专项资金开展粮食及经济作物农业托管服务面积近1.3万亩。”陈胜汕介绍,根据各个乡镇的农业产业特点及需求,丰顺县供销合作社联合广东天禾梅州分公司专家团队,在黄金、龙岗、建桥、潭江、留隍等乡镇开展统防统治、农机作业3000多亩次,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完善全县农资农技网络建设。
让农户当上“甩手掌柜”,丰顺县供销社还依托广东天禾梅州分公司和丰顺供销农业社会化服务有限公司,为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提供“耕、种、管、收”等生产托管服务,推动农机下乡、农技下乡,用心服务复耕复种工作,促进撂荒耕地增产增收。
做好服务,当好“百千万工程”的参与者。丰顺县供销联社大力探索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新路径,积极推进“社村”合作。
具体而言,便是联合丰良镇政府在丰良镇三山村召开社村共建座谈会,通过整合村集体资源,以当地农业产业特色,合作共建社村融合供销综合服务社,打造“文旅+农业”发展模式,助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简单来说,就是资源整合,让资源实现最大化。目前该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张亮宏介绍,此举将切实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开创农产品流通新领域,真正实现联农带农,助农富农。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市海珠区供销合作社与广东省丰顺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成功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双方将基于各自的产业特色与资源优势,在农产品流通、招商引资、技术交流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携手迈向互利共赢的新征程,为丰顺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打开新通道。
加强平台运营惠农增收谋共富
作为丰顺县“供销农场”的示范基地,绿天源蔬菜基地安装了先进的监控设备,通过实时监控将蔬菜的栽种、浇水、除草、采摘等生产过程一一记录下来,并实时传输到直供配送中心。这样一来,消费者可以随时观看蔬菜的生长情况,确保食品的安全与新鲜。
距离数十公里外,广东供销放心农产品直供配送丰顺子平台的展示大厅墙上的大屏显示器上,各类农副产品生产一线的实时监控画面不断切换,让每一个角落的生产过程都清晰可见。而大厅的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整齐排列,散发着浓郁的本土气息。
“都是来自我们丰顺本土的品牌,在这里集中展示和销售。”广东供销放心农产品直供配送丰顺子平台副总经理吴凉平对于这些农副产品如数家珍,随口就能说出产地和品牌历史。
2021年底,广东供销放心农产品直供配送丰顺子平台在梅州全市率先挂牌运营。2023年广东供销放心农产品直供配送丰顺子平台累计营业额为2200多万元,在全市子平台率先实现盈利。
农产品卖出去,农户才能实现增收。为打通农产品流通的堵点,丰顺供销合作社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着力打通农产品流通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加强与系统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供销农场的对接,利用自身平台资源帮助农户建立和完善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卖难”“买贵”的问题。
另一方面,结合实际需求发展订单农业,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供销农场进行按需种植和单品种植,并承诺保价保收。这一举措不仅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还帮助县内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解决了农产品滞销的难题。
“有了供销社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发展蔬菜产业的信心更足了,带动周边群众致富的能力更强了!”杨小忠感慨地说。虽然目前基地的品种还不算多,但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优质品种。“像这块地里的种子,一斤就要300元呢!不过产品很受欢迎,市场前景很好。”
2022年8月,丰顺县“放心食材”进校园正式启动,明确提出依托广东供销放心农产品直供配送丰顺子平台,抓实抓细“放心食材”进校园活动,积极探索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建立校园食品安全长效机制。
为做好这一项工作,广东供销放心农产品直供配送丰顺子平台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供销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供应链优势,供销农场的稳定供应,省平台信息共享和专业指导,通过市场监督管理局定期巡查监管和规范市场,教育局学校后勤服务中心定期调研交流,多部门协作推进。
“每天所有供应食材全品必检,出具质检报告,并留样48小时。”吴凉平介绍,平台还通过加工分拣保障食材品质和提高食材使用率。“全县各学校食材全程冷链配送,确保食材新鲜安全。”
在保证供应链所有产品具备完善的溯源体系外,广东供销放心农产品直供配送丰顺子平台持续丰富菜品供学校食堂选择,各类食材营养搭配科学合理,保障学生营养需求更全面、用餐更健康,努力做到“学生开心,家长省心,学校放心”。
目前丰顺子平台已对接全县94家机关、企业、学校等饭堂的食材供应配送,其中开展“放心食材”进校园工作,配送学校、幼儿园68家,全面覆盖丰顺县17个镇(场)公办学校及幼儿园。
一线实践
“烹”出就业创业路
12月5日,丰顺县供销社2024“粤菜师傅”培训班于丰良镇圆满落幕。结业仪式上,各小组学员们纷纷大显身手,将8天所学尽情展现于厨艺之中,现场香气四溢、热闹非凡。
此次培训采用“理论知识学习+技能实践操作”双管齐下的模式,课程编排丰富多元且实用,既包含食品安全规范、饮食营养搭配等基础理论知识,又囊括原料加工、菜肴烹制、调味技巧、刀工火候等实操技能要点,全方位助力学员提升厨艺水平与餐饮素养。
近年来,在省供销社和省电子商务技师学院的关心及大力支持下,通过省市县上下联动,创新培训模式,先后在丰顺县各乡镇组织开展“粤菜师傅”工程技能培训班28期,共培训“粤菜师傅”1379名,特别是今年,在丰顺县举办了3期“粤菜师傅”工程中级烹饪技能等级认定班共89人,全部学员都顺利通过考核,获得中级烹饪师技能证书,为当地餐饮行业储备了大量专业人才,进一步推动了就业市场的繁荣与发展,为民生改善注入了强劲动力。
丰顺县2024年“金秋招聘月”暨企业用工保障现场招聘活动中,“粤菜师傅”工程就业推荐区域人头攒动,备受求职者热捧,现场成功达成就业意向63人。
吴运源便是“粤菜师傅”工程技能等级培训班的优秀学员代表之一。此前,他长期在外地餐饮行业漂泊,偶然契机下参与了“粤菜师傅”技能等级培训。通过系统全面的理论学习与烹饪实操演练,他成功斩获中式烹饪师中级证书。如今,凭借精湛技艺,他已与丰顺本地的金德宝酒店顺利签约,薪资待遇较以往大幅提升。
持续开展“粤菜(客家菜)师傅”技能培训工程,推动就业惠及民生,丰顺县供销社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创新采用移动教学设备送教下乡、名厨名师亲临授课、上门精准传授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学员们打造了集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实操、职业素养培育、技能等级认定等于一体的全方位培训体系,力保每位学员都能真正掌握厨艺精髓,实现“一人学厨,全家幸福”的美好愿景与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