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访谈3:推进绿色农资发展,打造农资品牌,推动数字化转型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翟树新

我简单介绍一下云天化的“三绿三新”。三绿和三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用户需求的集中体现。从三绿方面来说,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之一。云天化从成立到现在,一直秉承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来推进农资绿色化。云天化成立50年来应农而生,为农而兴。三绿具体可以分三部分来讲,第一,从绿色矿山来说,不管是煤炭,还是磷矿,都是始终坚持采垦一体化的模式,矿采到哪里,复垦植被就推进到哪里。最近几年来云天化投入13亿资金,复垦6万多亩矿山,使可复垦率达到96%左右,到目前拥有7座国家级的绿色矿山;第二,从绿色工厂来说,要打造绿色、清洁、低碳、高效、环保的绿色全产业链的制造过程,到目前为止云天化有了17座工厂,可以实现绿色生产的高效能标杆工厂;第三,从绿色产品来说,以绿色环保、智能释放等方面追求产品升级,到目前云天化也有了180个绿色产品。以上数据可能不精确,以云天化上市公开报告为准。

三新是一个可爱的话题,三绿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而用户思维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另一条腿。三新具体来说包括:第一是新产品。中国农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我们也预测未来5年、10年,中国农业可能还会发生更深刻、更深远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之下,我们必须推出更多更懂农户的产品,当然这个产品首先应该是绿色的,以前大家都觉得云天化就是做化肥的,其实最近几年云天化在肥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我们从增效类、有机类、水溶类、液体类几个方面来推进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来满足不同区域市场的需要,这是新产品方面。第二是新市场。以往我们都认为云天化是中国比较大的磷肥企业,主要市场可能集中在云南、东北、华北、西北这样一些市场,随着我们推出更多绿色肥料,会把我们的市场更加细分,站在用户角度、客户高度去重新梳理市场、定义市场,以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第三是新模式。我们愿意以更开放的心态,通过开放、共享来构建更加高效、规范的、真心实意为农服务的新型农资营销价值网络体系,共同为三农服务,共同助力乡村振兴,为促进农业发展、农业强国交出一份我们应有的答卷和贡献。

烟台众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其选

我们国家提出现代农业要走绿色发展之路,我认为绿色发展之路是生态高效可持续农业,具体就是生态、安全、优质、高产。我们国家的农业现状是人口多耕地少,在14亿人口基数下,要解决吃饭问题,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所以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化肥对粮食增产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化肥的大量使用,给粮食增产带来的效果也受到制约,土壤质量也开始下降,土壤酸化板结,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国家提出了办法,对肥料的使用结构和使用方式进行了引导,对土壤进行改良修复。

众德公司围绕国家肥料的减肥增产增效政策,实现绿色发展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生产的过程要绿色,使用的过程要绿色,最终的结果要绿色。众德公司做的具体工作,第一是采用换控释肥技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对肥料进行处理,采用数字包膜、添加抑制剂、生物蛋白、涂膜等不同的生产技术和工艺,通过处理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20%-30%。第二是添加生物活性提取物,通过生物提取物的作用,来提高肥料利用率。第三是利用周边的资源,我们公司靠海,有海洋资源,有丰富的矿物资源,我们利用穆棱河和白运石生产土壤调节剂,通过正确使用土壤调节剂修复改良土壤,促进作物的生长,从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还要充分利用当地工业和农业有机废弃物来生产生物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合肥。这样既做到了生态环保,又能改良了土壤,为作物提供了丰富养分,这样农产品就可以健康成长,质量就会越来越好。

在使用化肥过程中,众德大力提倡服务,好肥料也需要正确的使用方法,不能因为缺乏知识或使用方法不对,造成不好的结果。所以我们农化服务部在长期的服务过程中总结了三点: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看。针对不同的作物,制订了系统的服务运营方案,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提高化肥效率和作物产量。除了这一点,我们还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了绿色,现在劳动力短缺、用工贵,我们最大限度用先进设备减少工人用工,减少用气用电,做到生产过程环保、低耗、自动化、智能化。

“苹果妈妈”是众德公司打造的作为苹果的高产典型、高产优势,我们跟踪了12年,苹果亩产连续12年都是1.8万-2万吨,是普通苹果种植产量的2倍-3倍。为什么苹果妈妈的苹果又好吃又好看,一是好肥料、好灌溉,好肥料不是一种肥料,是营养方案合乎当地的土壤,合乎苹果的品种。再就是好管理,苹果妈妈夫妻俩管十亩地,一年到头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每次去都在田里,这么辛勤的付出其他农户做不到,所以苹果妈妈的事迹就比较典型,也是我们公司好的肥料、好的灌溉、好的服务打造出来的。

青海农牧生产资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龙

青海农资作为传统型的农资经营企业,在青海省开展化肥农药双减行动以来,紧紧以供销总社绿色农资行动方案为引领,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是建立建设有机肥生产基地,2018年我们与青海省供销集团共同投资重组改建原有的青海化肥厂,向工贸一体化发展。在原有的规模基础上扩大提升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和配方肥等新型肥料的生产规模。青海作为四大牧区之一,拥有很丰富的牛羊粪便资源,而且牛羊达到2200万头左右,从2019年行动实施以来,截至目前累计生产销售各类有机肥56万吨,消耗收购处理粪便85万吨左右。从这几年来看,我们与青海大学、青海农科院科技院校合作,采取有机肥+N的施肥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而且为我省的化肥双减结构提供了数据上的支撑。

其次,在面源污染方面,杜绝农业面源污染。作为全省主要的经营主体、唯一的农药包装物组织企业,在这5年来我们累计收购处置农药包装废品物1750余万件,在青海省生态环境厅的大力支持下,宣传引导向美丽乡村建设做出我们自己应有的贡献。

总书记先后两次来过青海,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所以绿色农业发展对我们青海农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我们不仅要更好地推广绿色农资产品,下一步还要更好地生产绿色农资产品,持续做好在绿色农资产品供应服务和推广。

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张鉴

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柯英超

下面我就将天禾股份在数字化上的工作跟大家做一个汇报。

第一,依托广东省农资农技网络建设。广东省农资农技网建设是广东省供销社在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下做的3年行动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天禾股份作为直属企业,担负龙头作用,主动搭建农资农机网,目前已经在广东省全面搭建完毕。农资农技网给数字化这块提供了数字化应用的场景,依托我们在广东省43家的县域服务中心,516家乡镇级庄稼医院,启动一年之后,的确是为我们数字化打下应用场景。

第二,利用广东省供销社的数字供销平台,搭建数字农服。这块利用数字化的技术,来针对广东省农业的特点,特别是农民的特点,广东省农民的特点是小散杂,在这个过程中怎么提高效率,怎么讲深化服务这块规模化、效率化,不然是推行不了的。在这个过程中找到数字化技术、电子合同、农机的作业轨迹和病虫害监控系统,进行数据分析。

第三,想跟大家汇报可以实实在应用的系统是有三个。一是1+N的病虫害监测系统,这块利用物联网技术,在田间地头,根据土壤、气候、水分、作物特点,在这块收集基础信息,形成对病虫害防治的防治方案,天禾股份结合这些基础信息来实现营养和植保方案。二是对红火蚁的群防群治系统。广东红火蚁病虫害很严重,这块天禾搭建了一个系统,通过农民在田间地头看到的情况,通过手机拍摄的蚁路情况,汇总到我们整个的防治系统,实现对红火蚁的群防群治模式。三是农村面源污染的防治治理体系,搭建在田间地头里面,对农业废弃物的回收管理制度,也把这块串起来。目前我们还在搭建广东江门台山搭建数字化智慧农场,智慧农场是利用AI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来收集田里面气候、气温、水、作物生长过程,通过这些数据形成到中台,将广东特色的作物从耕种管收环节搭建无人智慧农场的示范基地,两个无人智慧工厂今年可以搭建起来,欢迎在座各位同仁能够到广东来指导,帮我们提升为农服务的能力。

天禾股份一直是秉承着农业数字化服务不止广东,网络配送,全国终端化的战略布局,接下来也会在其他区域、其他作物探索数字化的赋能,希望在探索的过程中能摸索出一条好的方法、好的路径,为农业现代化贡献我们一点点力量。

THE END
1.农资市场存在问题(精选十篇)近年来通过多个部门整治和协会规范,商户自律,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得到很大好转,农民投诉率连年下降,农资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态势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虽是个别情况、局部现象,但通过现象看本质,农资市场的监管形式不容乐观。农资违法行为已经从主体资格不合法,外在包装不合格为主向内在质量不合格方向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b6yps23.html
2.楚雄市供销社发挥好农资供应服务主渠道作用云南楚雄网讯(通讯员 王韵琴)楚雄市供销社充分发挥农资供应服务主渠道作用,全力抓好春耕农资的储备、供应和服务工作,确保全市春耕生产需要。 全市供销系统在深入调查分析春耕农资市场供需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乡(镇)、村三级供销社农资连锁经营网络优势,组织采购适销对路农资商品,满足春耕农业生产多层次、多样化的需https://www.chuxiong.cn/wap/content/2021-05/26/content_64932.htm
3.观察③丨供销系三巨头“搅动”广东农资市场南方plus作物产业的变动、需求的下滑以及网络销售的冲击,导致广东一部分老农资人退出市场,部分经销商被挤出局。据南方农村报了解到的数据,湛江、清远、肇庆三家曾经销售额过1亿元的农资经销商,现在基本缩减至不到1000万元、2000万元、5000万元。 相比部分经销商的萎缩和退出,供销社背景的天禾股份、辉隆股份、中农立华则开始逆袭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11/06/c7038644.html
4.奔赴市场,就要研究市场!《广东农资市场调研报告》发布!2022年,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农化 团队记者深入广东各农业主产区,围绕全省种植业布局、农资市场版图、特色作物农资市场、粮食生产、供销社、农业生产托管、农资渠道转型农服典型案例等专题,结合深度调研采访和大数据分析,推出《2022广东农资市场调研报告》(下称“《报告》”),共7大章节,近百张数据图表,合计8万余字https://www.nfncb.cn/nhbd/29564.html
5.中国农资合作社、基层供销社、农技服务站都很难担当此项任务,与农民打交道最多的农资门店,由于是以卖货为目的,理念又不一致。那么未来谁能在农村做好基层农技推广对接是个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据了解,某区域内农民合作社接近200家,但实际走访时发现,有的合作社没有政策支持不做了,有的合作社只是充当农村信用社联系网点的http://nzkj.cbpt.cnki.net/WKB2/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18&st=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