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治理农民工欠薪痼疾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岁末将至,多地出台专项措施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日下发通知,对全省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风险和隐患的单位点名通报,并提出整改期限,确保农民工及时足额拿到应得的工资报酬。

农民工用汗水和智慧为城市的繁荣发展默默奉献,切实保障这一庞大群体的劳动报酬权益,关乎千万家庭冷暖,也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发放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例如,要求企业设立工资专用账户,实行工资与工程款分开支付;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和预警机制;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处罚力度等。从实践情况看,落实好这些制度可以有效降低欠薪风险。

然而,在部分地区,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企业主法律意识淡薄,故意拖欠或克扣农民工工资;另一方面与一些企业生产经营不稳定或资金安排不科学有关,影响了农民工工资的正常发放。

治理农民工欠薪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市场秩序、用工制度、管理保障等深层次问题,因此需要构建协同施治的欠薪治理格局,不断完善防治并重的制度保障体系,认真排查欠薪易发多发领域,从源头预防、欠薪核处、责任追究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才能全方位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支付。

不断完善防治结合、惩处并重的制度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是治理农民工欠薪问题的基础。应完善配套举措,因地制宜建立农民工欠薪线索统筹机制、问题化解处置机制、舆情监测预警处置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机制等,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强化协同治理,实现靶向施策,利用制度优势形成治理农民工欠薪的强大合力,化解风险隐患。

加大对农民工欠薪行为的惩处力度。恶意欠薪,不仅侵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触犯了法律法规。对于恶意欠薪应坚持“零容忍”的态度,落实好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尤其是企业主体责任,公安、检察、人社等部门应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执法,及时介入欠薪案件,依法依规处理,提高违法成本,让公平正义看得见摸得着,让农民工干得安心有盼头。

THE END
1.农民工服务保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 《意见》从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促进进城农民工均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强化保障措施等四方面提出具体举措,进一步促进农民工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农民工市民化高质量发展。要点如下↓↓↓https://www.ja.gov.cn/public/6602131/25856372.html
2.安徽祁门:织牢保障农民工工资“护薪网”劳动维权2024年以来,安徽省祁门县围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贯彻实施,聚焦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新情况,采取加强源头监管、开展执法联动、强化惩戒机制等综合手段,织密扎牢“护薪网”,打好治理欠薪组合拳。 祁门县 一是织好排查预警网,构建欠薪预警机制。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在建筑工地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http://www.cettic.cn/c/2024-12-04/419660.shtml
3.安徽省印发《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法律法规第二条 保障本省行政区域内农民工工资支付,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必须坚持市场主体责任、政府依法监管、社会协同监督,遵循源头治理、预防为主、预防结合的原则。标本兼治,标本兼治,依法根除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农民工工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规定,遵循诚实信用、按时足额、优先支付的原http://www.bjhwtx.com/h-nd-124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