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半程马拉松的“保送”风波,揭露了部分体育鞋服品牌在赛事中的恶性竞争现象。4月14日,2024年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的冲刺阶段,引发网络热议。何杰,特步签约运动员、中国男子马拉松纪录保持者,在最后几百米遭外籍选手超越后,凭借反超夺冠。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外籍选手同样身着特步鞋服。这一视频在网络流传后,关于何杰被“保送”的讨论热度不减,部分网友甚至质疑特步“操纵赛事”。
今年3月至4月,中国进入马拉松赛事高峰期,各类赛事超过百场。随着马拉松消费市场的繁荣,体育鞋服品牌在装备领域的竞争愈发白热化。北京半马的争议事件,揭示了行业内部分品牌无视体育精神、缺乏对赛事尊重的恶性竞争行为,遭到业内批评。
在过去的超级马拉松月,各大品牌展开激烈角逐,特步战绩斐然。3月24日,何杰在李宁赞助的无锡马拉松中夺冠并刷新中国男子马拉松纪录,包括他在内的三名特步签约运动员包揽国内男子前三名,特步风头盖过赞助商李宁。同一天的武汉马拉松,国内男子冠军杨定宏同样是特步签约运动员。
据资深跑者、鞋服品牌、赛事服务商等多方反映,随着国内马拉松竞争加剧,“买脚”现象已十分普遍。品牌高度重视跑鞋在大型赛事中的曝光率,从赠送衣物、鞋子到发放奖金,覆盖对象从顶尖跑者扩展至普通跑者。
某体育赛事服务公司创始人透露,马拉松前三名选手所穿鞋款,是品牌市场部向上汇报的重点。高层的重视可能导致执行者不惜代价追求目标。他举例说明,某二线外资品牌曾委托其公司征集赛事跑者,以提升其鞋款在赛事穿着榜单上的表现,但因品牌发展势头和预算不及头部品牌而最终放弃。
另一跑步鞋服品牌创始人表示,国产跑鞋的专业性能已有显著提升,即使不采取“买脚”手段,选择国产品牌的跑者也显著增多。以4月14日的赛事为例,即便何杰未被“保送”,其在国内男子马拉松运动员中的实力仍是有目共睹。然而,国内跑步装备品牌的恶性竞争严重,“买脚”已成为大型赛事中常见的策略。
4月15日,特步深陷北京半马风波,被批在马拉松赛事中行事激进,遭到网友和跑者诟病,甚至被指“涉嫌操纵比赛”。
尽管如此,有赛事服务行业人士认为,特步赞助的马拉松赛事如无其支持,可能难以吸引其他运动品牌赞助。从商业角度而言,特步的市场行为效率低下且资源浪费,但某种程度上扶持了国内跑步市场的发展。
有律师表示,针对公众对比赛结果是否违反《体育法》第五十一条的质疑,北京体育部门应依法启动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决定是否依据《体育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第四项进行处理。参照央视曝光的李铁足球腐败案查处情况,操纵体育赛事谋取非法利益现象不容忽视,为维护公信力,属地主管部门应及时调查并回应社会关切。
特步自2008年起涉足跑鞋市场,经过十余年深耕,已成为该领域的领军品牌之一。2023年,特步营收增长10.9%至143.46亿元,其中鞋履业务贡献最大,占总营收的57%,较2022年下降3个百分点。
在体育鞋服行业,跑步品类受众广泛,跑步装备为众多品牌贡献了大量收入,跑鞋因而被视为品牌展现专业技术能力的重要载体。特步是最早聚焦跑步赛道的国内品牌之一,其160X系列在跑圈赢得大批专业跑者青睐,千元级专业跑鞋的成功,标志着特步在专业化转型上取得初步成效。
特步在财报中宣称,其跑鞋在中国内地重点马拉松赛事中,无论是全体参赛者还是破三选手,穿着率均位居国际及国产品牌之首。在最近的2024年厦门马拉松赛中,特步跑鞋在全体及破三选手中的穿着率分别达到41.8%和43.8%。
2023年3月,何杰穿着特步160X系列在无锡马拉松中刷新男子马拉松国家纪录;杨绍辉同样穿着该系列在福冈马拉松上打破中国马拉松纪录。截至2023年底,160X系列已助力83位中国运动员赢得370个马拉松冠军。
特步创始人丁水波在财报中强调160X系列跑鞋的卓越表现和市场认可度,称跑步领域的领先地位有力推动了集团业务增长,公司将抓住跑步市场机遇,实现更大发展。
然而,资本市场似乎并未对特步在跑步赛道的表现给予积极回应。自2023年起,特步市值已下跌近50%。相较于两年前15.87港元的历史高位,截至2024年4月15日午间,特步国际股价仅为4.41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