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09.23江苏
“秋分”昼夜平!
昼夜均分,寒暑齐平,碧空万里,秋色平分,风和日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秋果馨香,五谷登场,农民丰收节…
今年9月23日秋分(常年为9月22~24日)是24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也是第5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太阳位于黄经180°(秋分点)时,直射地球赤道,是秋季90天的中分点,昼夜等长,气温逐日下降,温差逐渐加大。此后北半球昼短夜长。秋分时节农事繁忙,秋收、秋耕、秋种格外紧张。秋分养生要注意保养阴气。
【节气农事歌】
1、“秋分秋雨天渐凉,果红籽黄丹桂香,秋播备种秋收忙,适时收种听气象。”(适用于江淮地区)
2、“秋分棉花大把抓,收了花生砍芝麻,玉米上场紧种麦,还有葱蒜和秋菜。”(适用于黄淮海地区)
3、“秋分秋雨天渐凉,金稻银棉千重秀,丹桂小菊万径香,农民心里喜洋洋。”(适用于江南华南地区)
4、“秋分天凉昼夜平,大地金黄绿意隐。喜迎农民丰收节,举国欢庆乡村兴。”(适用于西南地区)
5、“秋分秋雨天渐凉,糜谷荞豆收获忙,秋地回茬深耕种,白菜萝卜不用慌。”(适用于西北地区)
一、【节候特征】
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秋分之后,阳衰阴盛,打雷的现象渐少;5天过后,天气转冷,蛰居的虫儿开始堵塞门户(封塞巢穴),准备防寒过冬;再过5天,随着降水的减少,沟渠河水开始干涸。此节气常开的花有枇杷、菊花、芦荟、常春藤、阔叶十大功劳等。
秋分三候特征图
二、【节气农俗】
落叶知秋,欢庆丰收……
【节日】
●中国农民丰收节: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体现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
●国庆节:也称国庆日、国庆纪念日,我国为10月1日。2021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2周年。
●祭月:古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之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不过由于这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八月十五中秋月圆之日。中秋节吃月饼是现代人尽皆知的习俗。
祭月
●粘雀子嘴:秋分这天每家都要吃汤圆,还要把一些不用包心的汤圆用细竹叉扦着置于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放风筝:秋分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等,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自己糊的风筝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竖蛋:与春分日相同,秋分这天民间也有竖蛋的习俗,有“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节令食俗】
●吃秋菜: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其做法一般是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民间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此食俗与春分日吃春菜类似。
吃秋菜
●饮食均衡、注重养胃:秋分饮食要遵循“阴平阳秘”的原则,也就是饮食均衡,阴虚者滋阴,阳虚者壮阳。阴气不足而阳气有余的人不要吃大热的补品,胃寒的人不要吃生冷食物,患有皮肤病、哮喘的人应忌食虾、蟹等海产品,儿童如无特殊原因不宜过分进补。总体来说,秋分之后应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梨等,可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秋天天气渐冷,人们外出时不可避免地会吸入冷空气,导致胃黏膜血管收缩,胃肠黏膜缺血缺氧,破坏胃肠黏膜的防御屏障,容易导致胃病的发生。因此,秋分之后外出要格外注意保暖。
●秋分饮食宜忌:少辛味发散,多酸味甘润。与白露时节的温燥不同,秋分时节多凉燥。应多吃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最好的食物是梨子、甘蔗等水果,萝卜、莲藕等蔬菜,鸭肉、墨鱼等肉类,百合粥、银耳汤等粥汤,蜂蜜水、菊花茶等饮料,花生、杏仁等坚果。
三、【农时动态】
秋分前后,江淮地区处于籼稻成熟期、粳稻籽粒灌浆期,夏玉米、夏大豆、夏花生成熟收获期,棉花吐絮及收获期,甘薯分段收获期。秋播越冬作物油菜、大蒜、洋葱等播种育苗与出苗期。
【江淮地区】
【黄淮海地区】
【东北地区】
【江南华南地区】
【西南地区】
【西北地区】
四、【农事提醒】
◎籼稻开始收获,注意在收割前一周断水;粳稻仍处灌浆期,注意采取灌水保温、根外喷肥等预防“寒露风”。
◎玉米、大豆在完熟期机械抢收,搞好秸秆粉碎全量还田;花生在全田70~80%荚果饱满成熟(果壳硬化、网纹清晰、果壳内壁发生黑褐色斑片、籽仁充实饱满、种皮显示粉红等品种固有本色)时开始收获;花生、甘薯分批收获至10月上旬。
玉米机收获及花生机收获
◎棉花搞好分采、分晒、分存、分售,和快收、快晒、快拣、快售,以提高品质,注意抢摘45天以上、不能正常吐絮的黄桃。
棉花分期采收
◎移栽油菜苗床播种:留足、培肥苗床,与大田比1:(5~7),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45%复合肥30公斤及硼肥0.5公斤或油菜苗床专用肥50公斤;选用秦优、宁杂系列等高产优质抗逆品种,折亩大田备种约100克;精整苗床达到上虚下实、面平土细,苗床畦宽约1.6米,沟宽、深均约20厘米,与围沟相通;适宜播期在9月15~30日,精量匀播,按畦称种→浇足底墒水→均匀播种→细土盖籽。
◎洋葱育苗:最适播期为淮北9月10~15日、淮南9月18~25日,露地育苗;播前晒种8~10小时,每亩大田用种150~200克,苗床面积40~60平方米;苗床整地浅耕细耙后作畦,畦宽约1.5米,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浇足底水渗入地表8~10厘米,拌撒多菌灵毒土后撒种,覆土约1厘米,盖上稻草、遮阳网等保湿;出苗前不浇水,约70%幼苗出土时在傍晚揭掉覆盖物,2叶以后进行间苗、除草。
◎小麦、蚕(豌)豆等备种:淮北地区小麦可选用半冬性品种,淮南地区则以红皮春性品种为主,每亩备种6~15公斤。蚕豆选用启豆、通蚕鲜等品种,食荚豌豆选用台湾小白花,食粒选用中豌6号或三月黄等品种,播前晒种1~2天,尽量不重茬。
◎做好重大动物疫病补免工作。畜禽饲料中适当提高蛋白质、能量和维生素水平,做好畜禽秋繁秋孵以及秋季畜禽呼吸道疾病的防治。牧草进入秋播阶段。
五、【农谚解读】
1、【秋分稻见黄,大风要提防】
【拼音】qiūfēndàojiànhuáng,dàfēngyàodīfang
【英译】InAutumnEquinoxseason,riceleavesbecomeyellowandcoldstrongwindsmaycausedamage.
【注解】晚稻进入灌浆期,遇冷空气入侵,会造成瘪粒、空壳减产,因这种低温冷害多出现在寒露期间,故被称为“寒露风”。长江中下游稻区连续3天或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0℃作为寒露风标准,9月份即可能出现。
水稻灌浆中后期
寒露风导致叶尖枯
2、【秋分棉花白茫茫】
【拼音】qiūfēnmiánhuābáimángmáng
【英译】CottonmaturesinAutumnalEquinoxseason.
【注解】秋分时节棉铃大多裂铃吐絮,棉花田里白茫茫一片,需及时采收。
棉花裂铃吐絮
3、【秋分无生田,准备动刀镰】
【拼音】qiūfēnwúshēngtián,zhǔnbèidòngdāolián
【英译】InAutumnalEquinoxseasons,cropsarereadyforharvesteverywhere.
【注解】多适用于华北地区,指秋分时节在田作物普遍进入成熟收获期,准备好镰刀开始收割。
农民磨刀准备收获
4、【秋分时节两头忙,又种麦子又打场】
【拼音】qiūfēnshíjiéliǎngtóumáng,yòuzhǒngmàiziyòudǎcháng
【英译】TheAutumnalEquinoxistheseasonforthefarmerstobebusywithharvestingandbaskingriceandsowingwheatseeds.
【注解】秋分时节正是农家收获秋熟作物、播种冬小麦的大忙季节,一边抢收玉米等谷物在场上脱粒、晒干,一边赶紧犁地播种小麦。
成熟收获
脱粒晾晒
犁地播种小麦
5、【秋分不出头,割了喂老牛】
【拼音】qiūfēnbùchūtóu,gēlewèilǎoniú
【英译】ThereisnohopeforthecropsthathavenospikesinAutumnalEquinoxseason.
【注解】秋分时天气已经变凉,庄稼如果还没有结穗,就不能正常结实,已无收获希望,只能作动物饲料。
玉米秸秆制作青贮饲料
6、【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分有雨来年丰】
【拼音】yìchǎngqiūyǔyìchǎnghán,qiūfēnyǒuyǔláiniánfēng
【英译】Everyraininautumncoolstheweather.IfitrainsinAutumnEquinoxseason,therewillbeagoodharvestinthecomingyear.
【注解】秋季每下一场雨就会增添一分寒意,秋分及以后是播种冬小麦的时节,此时有雨,可以耙耱、保墒,为种麦积蓄水分,确保来年丰收。
秋雨绵绵
底墒足,有利于下茬作物播种出苗
7、【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拼音】báilùzǎo,hánlùchí,qiūfēnzhǒngmàizhèngdāngshí
【英译】ItistooearlyforsowingwheatinWhiteDewseasonandtoolateinColdDewseason.ThemostsuitabletimeisinAutumnEquinoxseason.
【注解】多适用于我国华北麦区和黄淮北部地区。秋分前后是黄河流域适期播种小麦的最佳时机。白露种麦有些过早,寒露有些过迟,秋分时节最适宜。
小麦播种
8、【分前种高山,分后种平川】
【拼音】fēnqiánzhǒnggāoshān,fēnhòuzhǒngpíngchuān
【英译】WheatshouldbesownbeforeAutumnalEquinoxalongthehighhillsidesinHuanghuaiarea.OntheplainsofHuanghuaiarea,wheatcanbesownafterAutumnalEquinox.
【注解】黄淮麦区的高山坡地降温早,要在秋分以前及早播种小麦;而平原地区降温较迟,可在秋分后适期播种。
高海拔山地宜适期早播
低海拔平原宜是期播种
9、【种麦砘子响,地里红薯长】
【拼音】zhǒngmàidùnzǐxiǎng,dìlǐhóngshǔzhǎng
【英译】Sweetpotatoisalmostreadyforharvestintheseasonofwheatplantation.
【注解】砘子,是播种覆土后用来镇压以利出苗的农具,拉砘子就是播种后用砘子把松土压实。指种麦的时候,红薯正在快速生长,即将可以收获。
小麦播种后用砘子镇压
红薯快速生长,即将收获
六、【农诗欣赏】
秋郊作(唐·韦应物)
清露澄境①远,旭日照林初。
一望秋山净,萧条形迹疏。
登原忻时稼②,采菊行故墟③。
方愿沮溺耦④,淡泊守田庐。
通往郊区的秋天
【简明释义】①澄(chéng)境:清澈如镜。②忻(xīn):欣喜。③墟:有人住过而现已荒废的地方。④沮溺:指长沮和桀溺,二人均为春秋时楚国的隐士,相伴而耕。后以沮溺代指高明的隐士。耦(ǒu):两个人在一起耕地。
【古文今译】清晨远远地看见露水清澈如镜,刚升起的太阳照在树林中。放眼望去,秋天的郊山上干干净净,几乎没有行人踪迹,难免有些萧条。但是登高远望,看到庄稼快收了,不免有些欣喜,走到荒芜的庄园可以采摘菊花。我愿意学习古代隐士在这里耕种,守着田园过这种悠闲的生活。
希望的田野
秋天的菊花海
【走近作者】韦应物(737-约792),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田园派诗人。玄宗时,曾在宫廷中任三卫郎,后应举成进士,历官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由于他长期担任地方行政官吏,亲身接触到战火离乱的社会现实,所以写了不少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好作品。在宦海浮沉的生活中,他对当时的政治腐败黑暗的一面有所认识,但又缺乏抗争的勇气,感到无可奈何。这样,就使得他的心情陷于苦闷的矛盾状态中。其诗多送别、寄赠、感怀之作,情感真挚动人。田园山水诸作,语言简淡,风格秀朗,气韵澄澈。著有《韦苏州集》。
【主题新读】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所见秋日郊区的景物。诗人看见农作物丰收、菊黄可采,萌生了躬耕田园的心愿。秋天山上“萧条形迹疏”,不免使人心情低落,但下一句诗人就写“时稼”“采菊”,心情顿时就“忻”起来了,可见诗人对田园生活之喜爱。菊花因其在深秋不畏秋寒开放,象征高洁的品格。陶渊明在《饮酒》一诗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此以后,菊花就成了“花之隐者也”。诗中“采菊”有效仿陶渊明之意,也表达了诗人归隐知心。“方愿沮溺耦,淡泊守田庐”一句更是表达了诗人愿学古代隐士隐居田园的志向,反映了诗人淡泊明志的情怀。
村行(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①,信马悠悠野兴长②。
万壑有声含晚籁③,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④,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⑤。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南京市江宁区黄龙岘村
【简明释义】①初黄:刚刚开放,菊花多黄色。②信:听任。长:增长。③籁:古代的一种箫,引申指孔穴里发出的声音,古人多用“天籁”一词形容自然万物发出的声音。④棠梨:树木名,又叫甘棠,树形像梨树而略小,初春时开小白花,果实可食。胭脂:一种红色的颜料,这里形容落叶的颜色。⑤原树:原野上的树木。
【古文今译】菊花刚刚开放的季节,我骑着马穿过山间小路前行。任马由缰随意漫步,这山村的自然景色引起我浓厚的游兴。千山万壑,在晚风的回荡中发出了清幽的响声,几座高耸的山峰却默默无语地立在斜阳之中。经霜的棠梨树叶像胭脂般红得可爱,秋风吹来,吹落了片片殷红的树叶;田间荞麦花开了,雪白的一片,晚风送来阵阵清香。为什么吟过诗后忽然又有惆怅的心情呢,因为那村边的小桥和原野上的树木,太像我家乡的了。
美丽山村
棠梨叶落胭脂色
荞麦花开白雪香
当代彩色的荞麦花
【走近作者】王禹偁(chēng)(954—1001),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人。历任右拾遗、翰林学士、知制浩。遇事敢言。曾上《御戎十策》,陈说防御契丹之计。多次以事贬官。宋真宗时,预修《太祖实录》,直书史事,为宰相不满,降知黄州,作《三黜赋》以见志。后迁靳州,病卒。有《小畜集》。
【主题新读】作者在诗里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晴图,较好地体现了宋人“以画入诗”的特点。作者被贬谪期间,难免情绪抑郁,但却摆脱了案牍之劳形,并流连于山水胜景之中。美丽的大自然最能安顿迁客的心灵。在今天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只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用快乐填充自己平凡的工作,你就会感到生活着真好。用平和的心态来对人对事,就会拥有一份好的心境。让我们学会知足常乐。
社日①(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②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③归。
网络配诗图
【简明释义】①社日: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②豚(tún):小猪。栅(shān):猪圈。③醉人:喝醉酒的人。
我国南方春社盛况
【古文今译】鹅湖山下,庄稼长势喜人,家家户户猪满圈,鸡成群。天色已晚,桑树柘树的影子越来越长,春社的欢宴才渐渐散去,喝得醉醺醺的人在家人的搀扶下高高兴兴地回家。
梨园生态鸡场
稻粒饱满
秋日斜阳下的稻田
【走近作者】王驾(851—?),晚唐诗人,字大用,自号守素先生,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大顺元年(890)登进士第,仕至礼部员外郎。后弃官归隐。与郑谷、司空图友善,诗风亦相近。其绝句构思巧妙,自然流畅。
【主题新读】这首诗通过描述社日祭神祈福或庆祝丰收的场景,勾勒出极富农村生活气息的画面,诸如“稻粱肥”“醉人归”和“豚栅”“鸡栖”等,烘托出山村节日的欢乐,反映出农人辛勤劳动带来的富裕生活。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目前我国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对“三农”问题作了许多重要阐述,并专题部署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推进“四化同步”等重大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举措,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关于“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政策理念。这些要求和部署是在“三农”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农业农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中国农民丰收节
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如今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比诗人描写的“社日”的欢乐情景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