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是农业现代化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做好农业综合执法工作,银川市综合执法监督局创新农资监管模式,有效提升了农资执法监管质效,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大早,宁夏红禾种子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就来到了同样位于西北农资城的联合执法办公室进行咨询。新种子如何备案?都需要准备哪些资料?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为经营者一一解答。据了解,自从银川市综合执法监督局创新农资监管模式,在西北农资城设立联合执法办公室以来,这里就成为了商户们的“办事中心”,了解政策法规、询问办事流程、调解矛盾纠纷,足不出农资城就都能解决,大大提升了经营效率。“很方便,减少了我们的办事半径,不用跑那么远了,还有就是普法宣传啊,包括信息咨询也能更加方便便捷了。”刚刚咨询完新玉米种子备案流程的宁夏红禾种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孟庆东向记者说。
除了政策咨询外,联合执法办公室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能,那就是调解纠纷。银川市综合执法监督局农业执法大队队长马立钧向记者介绍,市民在购买农资时如果遇到了纠纷,我们可以直接上门调解,也可以来到办公室进行调解,做到小事不出店,大事不出农资城。“我们也加强对经营户的宣传培训,根据农资销售领域的不同特点,我们开展了种子、农药、兽药三期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农资经营户规范经营的能力。”
据了解,此次创新农资监管模式的另一大亮点是建立农资执法分级动态管理制度,通过为西北农资城76家农资生产经营店建立“一户一档”,依据存在问题划分“红”“黄”“绿”码三个规范经营等级,对“红榜”“红榜”经营户持续跟进督促整改,对于对没有问题的“绿榜”经营者减少打扰,实行一年“综合查一次”。今年以来,根据执法检查、质量抽检及案件办理情况,在76家农资生产经营店中,列入绿榜70家,黄榜3家,红榜3家。“通过探索创新农资执法监管模式,加快农资领域投诉纠纷的解决,进一步规范了农资经营户的经营行为,打通了农户咨询的便捷通道,有效提升执法监管质效,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银川市综合执法监督局农业执法大队队长马立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