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来自山东日照的张晓提出自己的疑问:下面图片重的葡萄叶面怎么了?请问这是灰霉病么?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农管家在线老师们给出的答复:
高胜涛(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北苏镇费家庄村,擅长植保技术)
是的,用先正达绿妃30-50毫升/亩巴斯夫健达20-30毫升/亩巴斯夫凯泽30-50克/亩拜耳露娜森20-30克/亩拜耳施佳乐嘧霉胺1000-1500倍液巴斯夫的施乐健1000-2000倍液先正达瑞镇嘧菌环胺700-1000倍液。
邢瑞芳(山东青岛平度,擅长植保技术)
是灰霉病,选择凯泽或腐霉利或健达防治。
卢芃源(西南林业大学,擅长植保技术,果树种植)
考虑灰霉病病害,直接摘了,可以用腐霉利,异菌脲,或者啶酰菌胺,或者嘧菌环胺,或者嘧霉胺防治,交替用药,注意通风换气。
郭欣华(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农艺师,擅长植保技术)
灰霉病,可用异菌脲+腐霉利,或咯菌腈,或咯菌·嘧菌环胺,或嘧菌环胺,或啶菌恶唑,或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等药加磷酸二氢钾喷雾防治。
毛维山(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擅长葡萄、柑橘、石榴、枣树种植)
灰霉病危害用50%异菌脲1000倍液,0·3%丁子香酚600至800倍液,50%多霉灵1000至1500倍液,嘧霉胺,嘧菌环胺,乙霉威,啶酰菌胺,木霉菌,腐霉利防治。注意控温控湿。
卫志斌(山西临汾植保站站长、农艺师,擅长植保技术)
葡萄-灰霉病-专用药剂14种,包括:1·单剂7种:嘧霉胺、啶酰菌胺、异菌脲、苦参碱、腐霉利、嘧菌环胺、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2·混剂7种:嘧霉·异菌脲、啶酰·异菌脲、嘧环·啶酰菌、嘧环·咯菌腈、唑醚·啶酰菌、唑醚·氟酰胺、双胍·吡唑脂。注意事项:二次稀释,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和最多使用次数的规定要求。
农管家病害知识详解——葡萄灰霉病
一、危害症状
灰霉病,又称“烂花穗”。主要为害葡萄花穗、幼小及近成熟果穗或果梗、新梢及叶片。
1、枝干:发病冬芽和幼梢可能坏死。新梢二发病的绿色新梢产生淡褐色、不规则形的病斑,病斑有时出现不太明显轮纹,亦长出鼠灰色霉层。成熟后的新梢为黄白色,并带有黑色的菌核。
2、叶片:在4~6月份为害叶片。发病叶片首先在边沿形成红褐色病斑,初呈水渍状,灰褐色斑,上生灰色霉层,然后逐渐引起整个叶片坏死,脱落。病害严重时,可引起全部落叶。病害的这种早期侵染与以后在果实上的侵染没有联系。
3、果实:花穗和刚落花后的小果穗易受侵染,发病初期被害部呈淡褐色水渍状,很快变暗褐色,整个果穗软腐,潮湿时病穗上长出一层鼠灰色的霉层,细看时还可见到极微细的水珠,此为病原物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睛天时腐烂的病穗逐渐失水萎缩、干枯脱落。成熟果实及果梗被害,果面出现褐色凹陷病斑,很快整个果实软腐,长出鼠灰色霉层,果梗变黑色,不久在病部长出黑色块状菌核。葡萄灰霉病带来的为害是双重性的:一方面由于果穗的减少而引起产量的降低;另一方面它还给葡萄酒带来不良味感,同时使葡萄酒不耐陈酿,降低葡萄酒的质量。
4、全株:苗床上湿度大时,灰霉病菌可布满葡萄扦插苗枝条,引起扦插苗不能发芽,或者发芽后随即死亡,发病率高达30%。
▲图片为葡萄灰霉病枝蔓中期症状
▲图片为葡萄灰霉病花穗后期症状
▲图片为葡萄灰霉病果实初期症状
▲图片为葡萄灰霉病果实中期症状
▲图片为葡萄灰霉病果实后期症状
▲图片为葡萄灰霉病叶部初期症状
▲图片为葡萄灰霉病叶部中期症状
▲图片为葡萄灰霉病叶部后期症状
二、发病规律
1、寄主抗病性:葡萄不同品种对灰霉病的抗性有一定差异。洋红蜜、巨峰、新玫瑰、胜利、白玫瑰香等为高感品种;玫瑰香、葡萄园皇后、白香蕉等中度抗病;红加利亚、奈加拉、黑罕、霞多丽、白诗兰、琼瑶浆、歌海娜、马卡波(Macabeu)、梅尔诺、比诺、索味浓、赛美容、雷司令、黑大粒等高度抗病。
2、气候因素:多雨潮湿和较凉的天气条件适宜灰霉病的发生。春季葡萄花期,不太高的气温又遇上连阴雨天,空气潮湿,最容易诱发灰霉病的流行,常造成大量花穗腐烂脱落;座果后,果实逐渐膨大便很少发病。另1个易发病的阶段是果实成熟期,如天气潮湿亦易造成烂果,这与果实糖分、水分增高,抗性降低有关。
3、栽培因素:地势低洼,枝梢徒长郁闭,杂草丛生,通风透光不良的果园,发病也较重。灰霉病菌是弱寄生菌,管理粗放,施肥不足,机械伤、虫伤多的果园发病也较重。
三、防治方法
1、细致修剪,剪净病枝蔓、病果穗及病卷须、彻底清除于室(棚)外烧毁或深埋。以清除病原。
2、清扫落叶,并结合施肥,把落叶和表层土壤与肥料掺混深埋于施肥沟内。
3、选用无滴消雾膜做设施的外覆盖材料,设施内地面全面积地膜覆盖,降低室(棚)内湿度,抑制病菌孢子萌发,减少侵染;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树势,提高抗性;阻挡土壤中的残留病菌向空气中散发,降低发病率。
4、注意调节室(棚)内温湿度,白天使室内温度维持在32—35℃,空气湿度控制在75%左右,夜晚室(棚)内温度维持在10—15℃,空气湿度控制在85%以下,抑制病菌孢子萌发,减缓病菌生长,控制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5、果穗套袋,消除病菌对果穗的危害。
6、夏季不要撤掉棚膜,(可开大顶风口与底风口),以便防止病菌借雨水传播,诱发枝蔓、叶片发病。
防治药剂参考:
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中等毒)使用2500-4000倍液喷雾
500克/升异菌脲悬浮剂(低毒)使用750-1000倍液喷雾
400克/升嘧霉胺悬浮剂(低毒)使用1000-1500倍液喷雾
40%嘧霉·异菌脲悬浮剂(低毒)使用1000-2000倍喷雾
38%唑醚·啶酰菌水分散粒剂(低毒)使用1000-2000倍液喷雾
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低毒)使用625-1000倍液喷雾
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低毒)使用500-1500倍液喷雾
40%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可湿性粉剂(低毒)使用30-50克/亩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