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好活动运营策划,最全活动策划、运营攻略、案例分析?
首先,请思考这些问题:
1。为什么要做活动?做活动的目的(好处)是什么?
2。活动的类型有哪些?有哪些呈现方式(线上和线下)?
在确定了活动的目的和目标后,运营者要开始思考活动的具体呈现方式。
活动目的和目标明确后,活动的形式有哪些?
常见活动形式:
(1)投票(微博,咪咕汇音乐联盟最佳人气歌手投票,半熟人众筹投票)
(2)补贴(美团和饿了么满减)
(3)抽奖(双十一各大店铺都会参与抽奖)
(4)互动(话题互动:江西宜春场地塌陷#,新疆阿克陶县6.7级地震#;现场互动:刘现场烹饪)
3。一个完整的活动包括哪些环节?整个活动运营的核心是什么?
(1)一个完整的网上活动操作环节大致包括:
确定目的→活动策划→活动开展→活动测试→宣传预热→线上推广→数据监测→结果公布→回顾总结
(2)一个完整的线下活动运营环节大致包括:
确定目的→活动策划→活动宣传→用户注册→等待活动开始→举办活动→总结
在用户注册阶段,你需要考虑用户注册的机制,活动数量等等。用户注册机制一般是根据活动目的,考虑是否可以设置一些注册门槛。用户需要完成一个小任务来完成注册,比如转发活动的文案,这使得参与活动的机会变得稀缺。活动数量一般根据你的场地、活动预算、现场工作人员等来定。
在等待活动开始的时候,需要提醒活动注册用户,活动预热,与用户互动等等。活动提醒方法是什么?或者短信;提醒的内容是什么?简单的文字邀请,还是可以考虑做一个高压的电子邀请函。显然使用后者的工作量要比前者大,但是高压电子邀请函的用户体验是不是更好?用户是否更愿意放在朋友圈,整个活动对应的宣传推广程度如何?
基于以上考虑,影响一个活动最终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但以下四点是整个活动运作的关键点:
线上活动策划的具体步骤:
1。确定活动的目的和主题
为什么要做活动?目的是甚麽?在你开始计划活动之前,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活动的目的就像汽车的方向盘和船的舵。活动的操作者只有知道了活动的目的,才会在活动的后期不偏离主线或初衷,就像汽车或轮船的驾驶员只有掌握了方向盘和舵,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一样。
活动目的确定后,最好把活动目的变成目标,也就是把目的变成具体的kpi。这个前面已经讲过了,这里就不赘述了。
刚刚开幕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作为互联网公司的跨界之作,网易味央首次亮相,走了一条和传统肉类品牌不太相似的道路。此外,联想总裁杨等大佬也为“我可以证明,丁磊的猪肉真的很好吃”背书。可以说是噱头十足。
2。活动目标用户的分析和确定
说白了,我这个活动是针对哪些用户来玩而开发的,他们有什么特点。确定活动目标用户的特征,主要是指导后期活动预热渠道的选择,因为不同平台的用户画像是不一样的。选择活动目标用户画像与某平台用户画像相匹配的渠道,才能达到更好的宣传、预热、造势。
不同的节日都有自己的标签。比如玫瑰、巧克力、告白、约会等。情人节那天;红包、春运热潮、礼物、相亲等。春节期间;旅游、阅读等。国庆节那天
4。活动形式的确定
确定互动方式和活动规则的标准:
①过程简单无需思考
很多时候,如果不注重活动的策划,就会陷入自我思考,因为对自己的产品太熟悉了,使得所有的行动都是理所当然的,从而忽略了一个活动第一次参与者的心理。很难跳出个人思维的怪圈,所以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要经常和你沟通,站在一个小白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
②有趣好玩的微创新
很多时候,运营者很难设计出一个全新的活动,所以大部分的活动策划都是以成功为前提的。
在微创新的基础上工作。微创新是指借鉴过去成功的活动模式,寻求局部的改变。在这里,改变可以是主题、参与规则、参与平台等。,但活动主题模式基本相同,如以下两个活动。
③用户盈利
奖励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优惠券、虚拟货币、道具、头衔等。如果是真的,先买下来,拍个照片放在活动页面最显眼的地方。很多时候,虽然用户知道中奖率很低,即使参与了也不一定会中奖,但是看到奖品的实物照片,就会从心底认可这个活动,迎合了用户贪小便宜的心理。
④顺势而为(节假日、热点事件)
心理学有一种“心理唤醒”效应。运营者在策划活动时,要及时抓住当前的热点新闻事件和热点人物,结合自身的活动策划,因势利导,达到传播的目的。
假期借书技巧:
B利用热点事件的技巧:
热点事件往往发生突然,难以预料。当然,有些事件是可以预测的(美国总统大选,iphone7s发布,奥运会,世界杯等。).做活动的时候顺势而为的技巧和节假日的一样。
利用不可预知的热点事件的技巧:
活动策划遇到情况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5。活动开发和测试
运营者要在设计师设计活动界面,开发者实现活动功能的过程中跟进,不断协调优化活动。活动开发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确认功能完善。
6。活动的宣传、预热和造势
活动开展前的预热是非常必要的,不仅起到传递信息、告知活动的作用,还决定了能否提前吸引爆点。预热可以传达活动的直接兴趣点,让爆点提前被挖掘出来,有意识地成为传播的话题,就像前面提到的支付宝祝福活动。运营人员也可以根据预热效果来预估活动发起后的效果。为什么要估计活动开展后的效果后面会提到。
7。活动风险的预测和计划
活动可能存在的风险及解决方案:
一个活动上线后出现bug,
方案:和开发者一起快速解决。
b活动宣传不力导致活动效果平平,
方案:增加活动宣传渠道,选择流量较大的渠道;更改活动文案。
c活动奖品没有吸引力,用户不买账。
方案:改变活动奖品;修改中奖机制,增加奖品数量。
d用户作弊,小号刷数据注水。
方案:修改活动规则限制小号;实时监控活动数据,对涉嫌作弊的账号进行查封。
方案:调整活动参与机制;多准备几个账号和域名。
8。在线活动,数据监控
活动是刺激运营指标的短期手段。作为一个活动,运营者只有通过活动数据的实时监控,才能知道活动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运营者也需要了解数据所反映的信息。
如果活动效果不好,运营人员可以通过解读活动实时数据,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使活动回归正轨,达到预期效果。
9。活动结果公告
要及时透明的公布活动结果,既可以让“努力”的用户知道自己有没有中奖,也可以为接下来的活动积累口碑,因为这样可以让参与活动的用户意识到,XX公司策划的活动确实有可能中奖,只是没有中奖而已。
而且可以尽可能详细的公布获奖用户的信息(用户ID、分数、排名、对应奖品……),表明活动方根据活动规则选出的获奖用户是公平、公正、无辜的,提升了品牌形象。
10。活动恢复概要
没有全面的活动总结,活动只会越来越差。只有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认真的梳理、分析和总结,才会凝聚成你的经验,而不仅仅是体验。
复习总结可以帮助你发现活动本身的不足:活动的目标完成了吗,完成的怎么样?活动中的用户交互是否不够流畅,哪里可以优化?活动中有哪些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的解决方法是什么?活动数据波动的原因是什么?并对数据波动的原因做详细分析,分为主次、内因外因等。
复习总结可以帮助你了解活动过程中是否有竞争对手的抄袭活动,如果有,是否可以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设置一些技术壁垒,增加抄袭的难度。比如人格标签火热的那一天,朋友圈里其实有很多版本。
点评总结还可以帮助你收集用户的喜好(活动过程中用户的反馈),筛选出优质的渠道,方便下次活动选择宣传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