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云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首要任务,狠抓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在去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
云南调查总队依据国家统计局现行统计调查制度组织开展的上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调查结果是:夏粮增产10.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0.1%,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4%,肉类产量增长6.3%。
一、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一)夏粮实现恢复性增产
据对云南夏收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抽样调查,云南调查总队上报国家统计局并经核定的数据是:2009年云南省夏粮产量230.23万吨,比上年的207.58万吨增产22.65万吨,增长10.9%,如扣除2008年夏粮产量因灾减产7.1%的因素,按照常年计算云南夏粮产量实际增长2.4%。同时,国家统计局核定夏粮作物播种面积1692.5万亩,比上年的1652.6万亩增加39.9万亩,增长2.4%;粮食综合平均亩产136.03公斤,比上年的125.61公斤增加10.42公斤,增长8.3%。
从夏粮分作物品种情况看,小麦产量92.3万吨,比上年增加9.26万吨,增长11.1%;蚕豆产量54.3万吨,增加5.25万吨,增长10.7%;小春薯类产量35.97万吨,增加2.97万吨,增长9%;其他小春作物产量47.66万吨,增加5.17万吨,增长12.2%。
(二)农民现金收入增加164元
(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小幅上涨
云南农资价格自2004年3月份以来连续第63个月环比上涨后,5月、6月出现负增长,但上半年农资价格同比上涨2.6%。从十个农资类别来看,与上年同期相比,呈现“八升二降”的态势,其中价格水平涨幅较大的主要有,化学肥料价格上涨8.5%,饲料价格上涨7.7%,半机械化农具上涨7.2%,农用手工工具上涨6.1%。价格水平下降的是产品畜和农用机油价格,产品畜价格同比下降18.7%,农用机油价格下降0.5%。
(四)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上半年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62亿元,同比增加14.51亿元,增长15.4%,其中,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39.19亿元,占投资总额的36.1%,增长17.1%;农户建房投资69.43亿元,占投资总额的63.9%,增长14.6%。在农户建房投资中住宅投资62.35亿元,增长11.6%。
(五)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
依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调查制度规定,按上年同口经的抽样调查结果,上半年肉类总产量138.5万吨,同比增长6.3%,其中猪肉产量106.2万吨,牛肉产量12.9万吨,羊肉产量5.3万吨,禽肉产量14.1万吨,分别增长5.1%、7.9%、10.6%、12.5%。奶类产量20.03万吨,增长9.7%;禽蛋产量10.4万吨,增长8.9%。
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特点:一是生猪价格持续下降。生猪每公斤环比跌12.7%,5月份仔猪环比跌8.7%,生猪环比跌幅高于仔猪环比跌幅。随着生猪价格的不断下跌,养殖户补栏和扩大生产的积极性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据调查,当前生猪供大于求引起的价格下跌将持续,预计今年年底生猪价格才会企稳回升。二是养殖户亏损。在甲型H1NI流感的推波助澜下,目前云南的猪粮比已跌破盈亏平衡点6∶1。
(一)生猪价格下跌、养殖收入减少。从部分调查县的情况看,宣威市出售肥猪平均价格由一季度的15.2元/公斤下跌到目前的11.2元/公斤,农户上半年畜牧业现金收入比上年同期减25.2%。昌宁县肥猪单价由上年同期的13.7元/公斤下跌到目前的10.3元/公斤,下跌27.7%。弥勒县上半年农民人均牧业现金收入511.7元,同比减20%,其中二季度农民牧业现金收入172.2元,同比减少144.9元,减45.7%。宁洱县上半年人均牧业现金收入482.2元,同比减少246.2元,减33.8%。宁洱县肉猪价格为10元/公斤,同比减少4.9元/公斤,下跌32.7%,由于价格下跌人均牧业现金收入减收192元。永德县上半年出售肥猪平均价格为9.4元/公斤,同比下跌31.1%,仔猪平均价格122元/头,同比下跌52.3%,架子猪平均价格276元/头,同比下跌32.5%,由于价格下降,农民人均牧业现金收入同比减19.3%。禄丰县上半年由于畜产品价格下降,人均牧业现金收入减少40元,减8%。
(三)农业融资比较困难。农业投资渠道单一,信贷资金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制约了云南优势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部分有技术、有场地,有市场,但流动资金缺乏的农户,金融信贷资金与需求相差甚远,难以实现扩大再生产。
(四)技术服务落后于现代农业发展。随着云南特色产业的迅速发展,农民急需农业新技术的应用,但目前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尚不完备,新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和科技服务工作滞后于现代农业的发展。
三、稳定发展生猪生产的建议
针对目前云南生猪养殖效益下滑的情况,为保证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协调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引导农民理性应对价格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目前价格偏低只是暂时的,低价之后必然反弹,会回归到合理价位。基于此,应教育农民汲取过去“跟风式”生产的教训,理性应对价格变化,不在低价时减少养殖数量,高价时扩大生产,而要按市场需求正常及时填槽。
(二)建立生猪生产价格保护机制。生猪生产事关人民生活与社会稳定,同粮食生产一样重要。由于肥猪价格周期性变化,养殖者无力承担巨大的养殖风险,农民希望政府像保护粮食生产那样保护生猪生产,对肥猪实行政府最低保护价收购,以减少养殖者的损失,促进生猪生产的良性发展。
(三)及时为农户提供市场供求信息。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加强重点养殖户的月度监测制度,对生产、流通、销售各个环节进行动态监测,以便及时掌握生猪生产和供应情况。同时,健全云南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及时为企业、农户提供价格、供需等方面的信息,为农户提供科学养殖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增强养殖户抗风险能力。
(四)重视发展畜产品深加工,提高外销市场竞争力。当前云南生猪生产处于内部消费充足的状态,在消费量短期内不会有明显提升和生产不断发展的状态下,只有提高外销数量才能使云南生猪产业稳定发展。在周边四川、重庆等省市畜牧业市场化生产较发达的条件下,云南只有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发展畜产品深加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有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