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中国好人”贷款回收老物件

木锅盖、旧桌子、大缸小罐……今年6月份以来,这些别人眼里的老旧物件在她面前成了“香饽饽”。只要是拆迁户不要的,她统统收购。“这些都是农民的‘挂念’,有条件的话,我准备在附近搞一个展览。”“中国好人”、宣城市泾县榔桥镇河西村村民胡晓萍告诉记者,其中有一部分老物件被南京一位私人收藏爱好者回收了。

农户老房拆迁

老用具“无处安身”

“老房子要拆迁了,这些陶罐、簸箕还有老农具跟着我一辈子了,扔了的话还真舍不得。”在宣城泾县,牛岭水库移民征迁工作正在稳步进行中,农户洪四清最近正在清理物品,“扔了可惜,搬到新家又不合适,还好有上门回收。”

在洪四清的院子里,堆着各种各样的老物件,胡晓萍带着工人开着小卡车专程过来回收这些老物件。“我的主业是竹子的初加工,跟老物件回收没有任何关系。”胡晓萍告诉记者,几个月前听好几个农户说,要拆迁了,自己家的农业用具、家庭老物件没法带走,扔了又可惜,不知道该怎么办。

贷款20万元搞回收

有人说她“疯”了

说干就干!回收需要现金流,胡晓萍没有那么多钱,于是她一狠心贷款20万元,带着工人跑遍了牛岭水库移民征迁项目的各个村落。

“记得第一件收的是打稻机,是一个老农民家的。”胡晓萍说,每天下午5点下班后,她就带着工人赶往各村,一般会收到晚上8点左右才回家。起初很多农户都不大理解她做的这个事情,看到老物件还可以回收卖钱,他们抱着怀疑的态度试试看。有的人看到她收的都是“垃圾”、没人要的东西,说她“神经病”“疯”了。

小瓦罐、箩筐,5-20元一个;桌子、床等老家具也收,没有任何鉴别经验的胡晓萍最贵的花了3万元收了一张床。“一开始没经验,花了冤枉钱,后来发现那个床并没有这么贵。”胡晓萍说。看到胡晓萍真的是拿着钱买坛坛罐罐,说她“疯”了的人也推来了小车,搬来了老家具。煤油灯、木桶、木榨、豆腐箱、陶罐、竹簸箕、木锅盖、木瓢……只要是农户不要的,胡晓萍统统收下。

老物件有了新去处

未来计划做展览

自6月以来,胡晓萍回收的老物件超过25000件,总价值高达32万元左右。这些老物件基本上都是农户的生产和生活用具,由于年代久远,有的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据我了解,客户回收过去后可能会在一些景区、景观建设中融入老物件,也会用于展览、古宅装饰,有部也将被私人收藏。”胡晓萍说,这让农户的“旧挂念”有了一份新希望。

“好妻子精心照顾瘫痪丈夫14载。”这是2019年6月中国好人榜给予胡晓萍的事迹简述。短短十多个字,却是她十多年如一日的艰辛和付出。在榔桥镇,说起胡晓萍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不仅因为她的好人事迹,还因为她诚实守信创业,带领乡亲们就业。

“国家给了我‘中国好人’这个荣誉,我就不能辜负它。在心底里,时刻都想着为乡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胡晓萍告诉记者,她打算留下一些老物件,有机会要做个老物件展览,类似“乡愁博物馆”,可以让农户免费参观,让他们搬迁后还能回来看看自己的“老伙计”。

新闻附件

这些传统农具都成了回忆

铁耙锹锤、篓箕条编、簸萝竹篾、木桶搓板……这些老农具,曾经是农人们的好帮手,如今它们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下面这些老农具,你见过吗?

■排排车在农村用处非常多,可以运输粮食,拉庄稼秸秆,在生活和农业生产中都有排排车的身影。但是现在排排车已经被拖拉机等机械装备取代。

■打谷机收割完的稻子要用打谷机来脱粒。早期的打稻机就是一个木质做成的“谷桶”,是比较原始的脱粒工具。农民抓住稻子,用劲摔打谷桶内壁,从而起到脱粒的作用。

■木耧农村用来播种的工具,可以用来播撒高粱、麦子、豆类等农作物的种子。

■耙农村很常用的一种老农具。一般是配合犁来使用的农业用具,犁翻耕过的土地,用耙再耙一遍,让土地更松软。耙是需要牛或者马拉的。

■三叉一般是用来挑秸秆或者稻草的工具。最早的时候用桑木制成,现在三叉一般用铁铸造,手柄是用木头做的。

■簸箕在农村比较常见,一般是用藤条编制的物件,在农村是用来去除粮食里面杂质的工具。

■应子农村量米工具之一,和升子、斗都是一类的物件。一个格子大约1公斤米。

■石碾子可以把谷子碾成小米,也可把米粮碾成面。如果用原始的石磨和碾子加工粮食,会更有粮食的香味和营养。

■大蒲篮用藤条编制,用来装粮食、晾晒粮食及干菜的老农具,这是在农村用得比较多的物件。

THE END
1.古农具,景观水车,兴化市长龙古农具制造有限公司于是世界上最流行的复古生态旅游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喜爱,大多数人选择了体验农家风情,感受田园风光的休闲旅游之路,正如此一种怀旧,观赏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古农具出现了,反映了中国四十年代原汁原味的田间风情,它比荷兰的风车更有情调。水车的设计继承保留中国古代人们的聪明、智慧,从它身上让人们看到江南水乡格调之魂,http://www.gunongju.com/
2.中国传统农具中国传统农具 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ISBN:9787511901255 出版年:2010 作者:胡泽学 学科:农业科学 资源类型:图书 细分类型:中文文献 收藏单位馆藏地在架状态索书号 自然科学史所书库在架上65.5/240 1浏览量 问图书管理员 馆际互借 点赞 收藏 访问借阅管理系统 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2ce016cef0e9b38e0a351202f4260e0d
3.中国传统农具图片中国传统农具设计素材红动中国素材网提供37个中国传统农具图片、中国传统农具素材、中国传统农具背景、中国传统农具模板、中国传统农具海报等PS素材下载,包含PSD、AI、PNG、JPG、CDR等格式源文件素材,更多精品中国传统农具设计素材下载,就来红动中国,最后更新于2023-02-07 22:22:44。https://so.redocn.com/zhongguo/d6d0b9fab4abcdb3c5a9bedf.htm
4.图说中国传统农具农业史--中国--青少年读物 评分: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地述说中华民族农耕历史的书。农耕史上的许多事项是不便用“图”来“说”的,所以我们用了能够体现历史演替进程、有实物形态的传统农具作为叙述的主线。这些已经成为农业博物馆收藏品的传统农具,千百年来,勤勉地谱写了大地的乐章,忠实地记https://libi.nwupl.edu.cn/bookInfo_0100066381.html
5.中国传统农具我的作品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文物标本1万多件,其中珍贵的农业文物2000多件,传统农具2000多件,土壤标本123个亚类、230多件,馆藏图书、古籍50000余册,保存各种图片一万多幅。http://zgny.orgcc.com/works/mlist-1-2128.html
6.中国传统农具略述·中国农具通史 对于这个时期的中国传统农具,应该说,自 从清代编撰《授时通考》之后,就再也没有人对 中国传统农具进行过系统的调查和整理。鸦片战 争之后,农学界的人们多忙于学习西方的农业科 技,也忽略了对中国传统农业和农具的考察。恰 恰在这个时期,日本的一些有关人员却对中国一 些地区的传统农业和农具进行https://mall.cnki.net/reference/R2013095390000476.html
7.耒和耜是中国传统农具。()耒和耜是中国传统农具。()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标签:中国传统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A 复制 纠错举一反三 测定柴油冷滤点时,抽气压力偏低,会使测定结果( )。 A. 偏低 B. 偏高 C. 不受影响 D. 根据油品而定 https://www.shuashuati.com/ti/53928930b1f64945a8385d9480b33941.html?fm=bdd42e725645f239582a63acb3aa6d7acd
8.《中国古代农具/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科技系列》简介书评当当济南报业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中国古代农具/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科技系列》。最新《中国古代农具/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科技系列》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中国古代农具/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科技系列》,就上当当济南报业图书专营店http://product.dangdang.com/11734381613.html
9.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国古代农具mobiepubpdftxt电子书下载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86028 版次:1 商品编码:1175026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2 正文语种:中文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国古代农具》讲述了农业工具古称农器或田器,它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不可缺少的手段,是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https://book.qciss.net/books/11750261
10.谈通州的传统农具(一)中国文学院碌碡历史悠久,《齐民要术》中称为陆轴,唐代称为碌碡,农学家王祯诗云:“木石非异名,大小惟一致,机括内圆转,觚棱外排峙。登场脱稃穗,入埂均块滓……”此农具在通州一直使用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后被大型农业机械代替。 锨这是人们最熟悉的传统农具了。用乡亲们的话说,是“随手的家伙儿”。锨由锨头与锨柄http://www.chinanwa.com/Read_lz.asp?id=2012
11.认识传统农具了解农耕文化——联盟小学劳动实践课程作业展(十)本周劳动作业主题——“认识传统农具,了解农耕文化”,快来瞧瞧孩子是如何大展身手的吧! 田间农具我知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好的工具,做事情才能事半功倍。农具不仅缩短了农民的劳作时间,而且提高了劳作效率。农具是中国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农具的不断演变对古代农业文化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https://www.meipian.cn/4j7rlfd3
12.江村经济PeasantLifeinChina(江村经济)书评现代制丝业的先进技术引进日本、中国后,乡村丝业开始衰退,这一工业革命改变了国内乡村手工业的命运。由于中国出口量的下降,且国际蚕丝价格的下跌,造成农村地区传统家庭蚕丝手工业的破产。2.4 村庄村里共十一圩,圩是土地单位,一块绕水的地是圩,村的总面积约3千多亩,土地分为庄稼用地和居住用地,村庄以水路为主,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513571/
13.传统农具的发展.pptx传统农具的发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农业的发展带动传统农具的发展,反过来,农具的进步和发展又提升了劳动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传统农具的发展历程到底是怎样的呢?;发展历程;原始农业时期(原始、简单);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隋唐时期;播种耧车;宋元时期;水轮三事:可以同时舂米、磨面、车水;明清时期;农具https://mip.book118.com/html/2021/1102/5310210134004044.shtm
14.文化南皮老物件儿的记忆——传统农具传统农具是中国农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农业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器具。历朝历代农具都不断得到创新、改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 视频:滕柯 代军瑜 原标题:《【文化南皮 】老物件儿的记忆——传统农具》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3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