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农郭建明:搞数字化种植,科学家也得先证明自己会种地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

说到农业,种地十几年的老赖皱了皱眉。这位80后年轻人(如果还算的话)在老家黔西南地区种过水果、茶叶、中草药,也搞过农业咨询服务,做过或接触过农业的方方面面,从农资到土地流转,从种植到管理,再到打造农产品品牌,操盘项目融资,无一不干。如果有需要,他可以在三五天内做出一份漂亮的农业项目全产业链可研报告。然而十几年来,他败多胜少,最后黯然退出,发誓再也不碰这个行当。

老赖在当地小有名气,农户遇到问题,总是想起这位在土地里成长起来的“专家”。老赖有求必应,到处为人出谋划策,最多时,同时在十余家农企、合作社兼职,疲于奔命。他曾寄希望于互联网,相信数据对于农业发展的作用,坚称不仅仅是在流通和品牌方面,种植方面,数据亦有用武之地,奈何自己能力不足,空有想法,难以付诸实践。说到这里,他撇了撇嘴,欲言又止。“我还是想看看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后,会发生什么。”这位执着的全产业链玩家决定说出内心的期望。

农业产业数字化最早开始于流通和消费端,互联网部分改变了农产品供需匹配方式,随后进入到上游农资领域。随着农业自动化的发展,加上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GPS和物联网等方面的进步,智能农机具开始出现并不断提高“智力”表现。最后进入数字化视野的是种植,在这个综合了地理学、生态学、土壤学和植物生理学等诸多基础学科,同时又夹杂着大量效果难辨的个人经验和民间智慧的领域,数字化难度最高,发展最为缓慢,但近些年仍不乏勇猛之士,高举“数据和算法”大旗,践行“软件先行”的理念,投身其中。

一群农业方面的专家和科学家组建了一家叫爱科农的数字农业公司,开发了一套智慧种植决策系统,专注粮食作物的科学种植,简单而言,这套系统经过算法校准及模型优化,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告诉农民该种什么,怎么种,何时浇水施肥、用药,用量多少,几乎涵盖了种植的方方面面。踌躇满志的科学家跑到农村,向农户推广自己的得意之作,声称可以帮助后者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农户也不简单,表示如果科学家们可以在种地方面胜过自己,可以考虑使用他们的方案,并付一些费用。

郭建明觉得农户的要求合情合理。郭建明是爱科农的创始人兼CEO,他是中国农业大学的博士,曾任中种国际副总裁。郭建明和他的科学家同事不属于那种夸夸其谈、墨守陈规的学术派,当农户提出挑战时,郭懂得变通,在全国,目前主要是北方几大粮食主产区开辟了10万亩自营示范田,用自家的智慧种植决策系统做指导,将毛利从15%的平均值提升到30%。农民简单务实,见效后纷纷加入。

郭建明懂得克制,相较于将业务延展到上游农资生产和下游品牌建设(熟悉的全产业链玩法),郭建明强调种植端仍然有许多事情可以做,帮助老百姓种植仍然是公司的焦点所在。因此一切仍是回归到模型、算法、数据,以及下地干活。

问:当前数字化公司一般从哪几个方面切入农业种植环节?

第一类是无人机植保,在种植过程中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借助一些数字化技术,比如光谱分析,可以研究出一块地的受灾严重程度,相应地采取措施,让农药喷洒的效率更高。另外,在南方山区、丘陵地带,这些大型农机进不去的地方,采用无人机就非常方便。

第二类是传感器,通过在田间插一些物联网设备,可以获得比如空气中温度、湿度、土壤含水量等数据。第三类是水肥一体化,通过设备和技术,提高肥料和水的使用效率,对农田进行高效的管理。还有一类是智能农机,有前装后装,不展开讲。

但是整体上讲,这些方面帮农民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没有照顾到农业种植现存的一些实际问题。举个例子,在田里插传感器,获得了一些数据,但是农民或者农场、合作社没有办法来判断并使用这些数据。

问:爱科农看到了行业在数据处理方面的挑战和不足,所以选择从这个方面切入?

这是我们其中的一个逻辑。我们看美国,TheClimateCorporation这家公司是农业数字化的鼻祖了,它的主要能力集中在算法和研发上面。然后跟约翰迪尔这样的传感器公司合作,数据共享,对数据处理后,提供给农场或者种植公司,告诉他们如何在田间进行科学种植。

那回到中国,其实我们也可以。但是又有些不同,举个例子,美国的一个现代化农场,平均有50个传感器,中国大部分农场没有传感器。我们国家获取数据的难度较高,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就想了一些办法,比如采用气象差值计算,用来弥补数据量偏小的问题。

问:用算法优化弥补数据不足?

这个我稍微解释一下。中国的农业种植数字化会经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没有任何的田间数据,跑去农民家里问你家地里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少,PH值多少,我相信99%的农民回答不上来;第二阶段,我们没有办法把传感器一下子插到老百姓田里去,因为成本太高了,老百姓一亩地挣300块钱,你让他花几千几万块钱装传感器不现实。那在这个阶段,我们通过算法的手段,利用地方气象站的数据,部分传感器传回来的数据,把地块未来生长季内的所需数据计算出来,虽然这跟完全有传感器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的结果会有差距,但相比以往没有基础数据,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而且可以输出比原来更科学的种植方法;再往后发展,就是老百姓发现这些科学种植方法真的对他帮助很大,那他可能接受在田间插传感器,而且密度不用很高,这样我们得到的数据会更加精准,计算的结果也更加精准。

目前我们大部分地区仍处于第一阶段,我们正在往第二阶段做,中国18亿亩耕地,我们只服务了几千万亩。

问:相对来说,规模种植地区的环境数据对地块数据的参考性更准确,所以你们选择规模种植地区的大规模粮食种植户为主要客户?

是的。这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规模种植户对新技术带来的投入产出比是非常在意的。要是在我老家,平均一户就3亩地,如果这个新技术让一亩地多挣100块钱,在我老家就只能挣300,挣得太少了,大家就不太想要听你讲怎么用,怎么实践,万一他哪个步骤搞错了,回头还找技术人员,太麻烦了。那么新疆一户可能是1000亩,那就不同了,能多挣10万块,还是有兴趣了解新技术是怎么回事。二方面,如果未来要进入到第三阶段,他因为经历过第二阶段,意识到了数据的重要性,他可以算账,比如1000亩地加一套传感器是2万块钱,那平均到每亩也就20块。但对于3亩地来说,一套2万块的传感器就很贵了。

问:数字化工具如何与影响种植的其它技术因素集合并发生作用?

一个是和农机具的配合,比如按照我们数据推演,一亩地最好是种4500株玉米,虽然播种机是按照这个数字种的,但是发芽的时候发现有些就不太好,因为播种机不给力,种得深浅不一,甚至漏种。那么这就会反作用给农机具的制造商,提高技术标准,提高种植效率,好的农机具反过来又可以印证数字化技术的科学种植决策效果。

一个是农资方面。数字化工具出来之前,对于某一地种什么品种,多大密度,病虫害防治,往往靠的是经验。比如按照往年经验,某一地就应该种B品种,但我们通过算法得出的结论是A品种,我们把结论告诉农户,帮助增产。用药也是,当你发现地里作物长虫了,但很小,觉得可以不打,但是等虫长大了,再用药控制不住,就成倍增加用量,然后怀疑是不是药不行,其实用数据一分析,就是时机不对。就这部分来说,那数字化工具的作用就是告诉你何时用药,用多大量。数字化工具和农资的关系,有点像药方和药的关系,就是你有好的药方,但没有好的药,达不到效果;有好的药没有好的药方,不知道怎么用,也没效果。

问:你们的智慧种植决策系统会介入农机具和农资等方面的采买服务吗?

目前我们主要是为种植户提供种植建议,不会强制要求买什么设备或农资,平台上也没这样的服务。但我们会提供一些农资定制服务。我们还是尽可能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提供科学的种植建议,实现最优水平。当然我们想要带着农民一起干数字化种植这个事情,农民说你的这个数据有用,你的农资配方好,但是我没有用过,也不敢用,你能不能做一个示范,我看到效果之后再用。

问:所以你们做了示范田?

是的。假如说一开始我们去农村,跟别人说我们是孟山都出来的,中科院出来的,我们发明了一套算法,可以帮你节约多少成本,提高多少产量,你愿不愿意用,付点费用,我估计老百姓会跟看傻子一样看着我们,说你们这帮人种过地吗?我在这个地方种了20年,我为什么要用你的东西,除非你种得比我好。所以我们就做示范田,他们慢慢地看到了效果,才愿意跟我们合作。所以这个示范田是我们的业务推广的一个重要环节。

问:做示范田一方面是为了推广,另外在采集数据上是不是也有一些帮助?

我看到网络上,农业这方面的毛利一般是15%,我们可以做到30%以上。我们觉得谈钱并不可耻,你说一帮科学家,在地里不挣钱的话,你把技术介绍给农民,农民更不挣钱,那你的技术没用啊,所以我们必须要展示我们的技术能在地里真真正正的挣到钱。

问:目前在哪些地方有示范田?一共有多少面积?分别种什么作物?

我们主要是种玉米,在黑龙江、内蒙、新疆、宁夏、甘肃和湖北都有基地。另外,在山东做了一些小麦的示范地,在内蒙有马铃薯的示范地,在上海和黑龙江有水稻的示范地。

自营的有10万亩,还有一些合作的。自营就是资金、技术、种植管理都是我们自己做,包括土地流转,农资投入。合作的话我们出人出技术,合作伙伴拿钱拿地,我们用技术帮助他种。一个一万亩的项目,一般1个技术人员就够了,但我们会派2个。

然后根据合作方式的不同,收费不一样,比如说,只用APP的,我们就收SaaS费,一亩地10块钱,如果要派人过去,一亩地就是20块钱,如果从头到尾都需要我们的人驻场,一亩地收100,这个看合作伙伴的能力和需求。

问:反正不管是哪种方式,背后主要用的还是你们的模型和数据?那么在数据相对缺乏的情况下,你们如何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呢?

问:数据有限如何保证效果?

我们做的是一套白箱模型的算法,是基于机理模型,这就决定了我们无需那么多的数据,只需要少量的但是非常精准的数据,可以把算法做到非常精准。举个例子,比如某一种作物,每长出一片叶子需要50度的积温,那么通过算法算出来,不管南方北方,只要积温达到就可以长出一片叶。所以我们也不是非得大规模采集数据,而是要采集符合我们算法需求的数据。

问:爱科农介入农资行业,是因为你本人在中种国际和孟山都的一些经验优势,还是市场上出现了新需求?

一开始我们做这个公司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SaaS,因为这个东西很轻,尤其是产品扩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成本很低,毛利很高,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刚刚也说到了,单单卖一个SaaS很难,农民不买账。那么我们在做示范地的时候,我们在智慧种植决策系统的决策下,建议使用一些特定的农资。老百姓看到了说没见过,也买不到,这个时候我们就发现,农民一开始不会买你的服务,但会买你的农资,但是他们又凑不齐一个大单,厂家也不会给他们定制,所以我们就想收集这样的需求,凑齐了以后找厂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把农资和技术用到他的地里去,把农资里面的一些利润作为技术的转化费用,这件事对农民来说比较容易接受。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开始通过数字化工具帮助农民定制最适合他们的农资,确保他们的地块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收益。

而且农资的市场天花板非常高,整个农资市场高达3万亿,定制化的可能占一半,哪怕10%的毛利,真的太大了。

问:你们进来之后,会对一些农资经销商产生冲击吗?

其实我们没有直接卖给农户任何农资,我们是找了一些农资经销商,让他们把农资带给农户。一开始我们找了一些对科技非常感兴趣的农资经销商,告诉他们可以用数字工具帮助他们服务好终端客户(农户),因为经销商以前都是拼价格,现在当你有了一个工具更好的服务客户,他们获得更好的产量和收益后,自然会买更多的农资,那在这个过程中,经销商就会收集农户的土地信息,这些信息给我们之后,我们通过模型算法计算,得出一些农资方面的决策,经销商再问农户要不要,如果要那就交订金,这个量攒到一定规模后,我们可以到市面上找一家厂商定制出来,再由经销商卖给农户,整个过程就是这样。

问:你们做了一些农业金融方面的业务,也是因为出于满足客户的诉求?

是的。有些客户用了我们的技术,收益变高了,他想扩产,但是缺乏资金支持,找到我们寻求帮助,我们因为合作过,对他的地块数据表现很清楚,知道这个人非常可靠,就想帮助他们,慢慢接入了一些金融产品进来。

因为农业金融比较难做,主要是缺乏数据,金融机构没办法详细了解农户的地块种植情况、产量以及历史经营情况,那我们可以帮农户做一个信用报告,供金融机构参考。

不过,金融在我们的收入中占的比例非常小,我们投入的精力很小。目前,我认为在种植端能做的事情非常多,还是要聚焦在帮助老百姓种好地。

THE END
1.功能农业调查问卷2、化肥等农资涨价厉害,种粮成本提高,补贴给我们买农资 3、都不愿种粮了,国家怕没饭吃,通过补贴稳定民心,提高我们种粮的积极性 4、其他(注明:)。 六、你认为粮食补贴政策对你种粮积极性有促进作用吗? 1、有 2、没有 七、如果补贴对你种粮没有促进作用其原因是?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ftc42x1.html
2.农资企业简介范文8篇(全文)公司秉承着“高效、敬业、忠诚、守信”的服务意识以及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宗旨,诚邀社会各界精英加盟合作,共铸中国农资新的辉煌。 附件三:中化化肥山东分公司 中化化肥山东分公司是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经营化肥进出口、化肥营销、化肥实业投资以及其它农业投入品业务。目前中化化肥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化肥进口https://www.99xueshu.com/w/filen89pedyy.html
3.春耕进行时购买新方式!网上农资销售火热央视网消息:春耕在即,购买农资农具成为中国农户的头等大事,相比以往在家门口买农资,这些年也有不少人选择在网上下单。今年网上农资销售的情况怎么样?哪些农资最热销? 阿里巴巴数据显示,截止到3月20日,在淘宝购买农资的消费者同比去年增长120%,超过200个贫困县域的农户参与其中。 https://sanno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DeZRd7m3muhbxAaV3hUe190326
4.直播火了村超电商甜了生活—榕江县“三新农”助推乡村振兴观察通过电磁波的牵引,“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数据变成新农资、让直播变成新农活”。“三新农”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激励着榕江县人民变身践行“三新农”的“新农人”,勇闯短视频和直播风口,闯出了一条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http://drc.guizhou.gov.cn/xwzx/dfdt/202309/t20230904_82198026.html
5.腾讯数字农村购买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图为周傲英在腾讯教育M 巨头们AI的角力战正向农村渗透 “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由于疫情的影响,直播卖货成为了解决农货滞销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2022全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活动在宁召开,科技兴农展现磅礴力量 为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机制、新模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破解科技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information/%E8%85%BE%E8%AE%AF%E6%95%B0%E5%AD%97%E5%86%9C%E6%9D%91%E8%B4%AD%E4%B9%B0
6.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小麦种植行业新产品进入市场本小麦种植行业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研究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依据中国国家统 计局、国家海关总署、相关行业协会、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 提供的大量数据,综合采用桌面研究法、行业访谈研究法、市场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 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在对我国小麦种植业https://doc.mbalib.com/view/c41fcb0884ed29d5b7b61c15e48b9809.html
7.电商产业前景行业发展规划电子商务市场01 “砍一刀”未上线 Temu先遭“压价”争议过去两个多月,打着“Team Up,Price Down(买得人越多,价格越低)”的口号,拼多多旗下的Temu,用原汁原味的中国式成功经验吸引着海外消费者的视线。9月上线后,Temu曾推出诸多优惠政策,包括所有商品皆无门槛免邮费,90天内免费退货,新注册用户将领到3张全品类7折优惠券http://2844go.com/news/industry?num=1&size=30
8.心若水尘两会要闻: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召开全团主播观点:中国市场的世界吸引力 从“买买买”到“签签签” 全球超5026万例 “奋斗者"号挑战 "双11”买买买 警惕消费陷阱 感受进博会“之最” 呼和浩特市发现2000年前疑似大型粮仓建筑基址 “首发首展”看这里 今年冬天 去呼伦贝尔玩雪 新增确诊病例22例 "双11”内蒙古礼物带回家 5万名快递从业人员的“双11”https://www.iqiyi.com/v_1zqnam784vc.html
9.头条文章第一条 为了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516813307248653
10.农资农业网上商城,种子饲料农药肥料农机农具网上交易平台农业农资电商来袭,解决了农业的地域隔阂,生产销售分散的特点,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将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已经有很多企业在尝试农药、肥料、种子、农机农具、兽医兽药、农产品的网上销售,和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农场农庄,我们拭目以待。https://www.178good.com/buy/nong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