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驻村工作队是引领发展的先锋力量。在2024年即将画上句号之际,我们特别推出“驻村工作队”系列报道,聚焦在乡村振兴一线默默耕耘的这一群体。他们扎根农村,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让我们一同走进驻村工作的日常,感受他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动人故事。
“驻村工作队”系列报道(一)
在村民笑脸中找到驻村答案
12月3日清晨,原州区开城镇双泉村,阳光穿透薄雾洒在村委会前的小广场上,村舞蹈队成员跟随音乐节奏,挥舞着扇子,为宁静的村庄增添了几分活力与欢愉。
“宋书记,你快来,帮我们看看手机蓝牙咋和音箱连不上了?”
“别着急,我看看。”听到呼喊声,驻村第一书记宋纯波急忙跑出来帮忙,不一会儿,移动音箱里就响起欢快的音乐,大家又随着音乐继续舞动。
在小广场后的服装库里,一组白色的通体衣柜简单大方,里面整整齐齐挂着200多件各民族的传统服饰。排练结束,村民薛志月和几个老姐妹像往常一样开始打扫卫生。
“以前哪有这么多衣服,就几件还没地方放,全部堆放在杂物间,平时有活动,穿脱也不便。现在不一样了,不但有收纳区,还有专门的化妆区,化妆镜、挂烫机一应俱全,太方便了,这多亏了咱们的驻村工作队。”薛志月高兴地说。
薛志月口中赞不绝口的驻村工作队就是宁夏民航驻村工作队。
“刚到村里时心里没底,处处都是考验。”宋纯波回忆,为掌握村子情况,他们便把工作“搬进”村民家炕头、院里,拉家常、问冷暖,了解每户家庭情况。“入户中我们发现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中老年人劳作之余缺少文化活动。”工作队着手制定计划,建设活动中心。
今年9月,活动中心正式开工。建设过程中,资金是首要难题。工作队通过申请专项资金、协调单位赞助等方式,筹集到了18万元。“资金都花在盖房、装修的‘刀刃’上,像镜子、器材等,都是自筹资金购买。建设期用工也优先选择村里匠人。”宋纯波说。
建设活动中心、丰富中老年人生活的同时,工作队也将目光投向村里的孩子。在爱心图书角,各类书籍、益智玩具琳琅满目,温馨而充满童趣的小小空间,是孩子们假期的“快乐天地”。“每个季度我们定期采购5000元图书、文体用品,提高孩子们阅读、学习兴趣。”王建鹏说,他们还兼职“课外老师”,每周为孩子们辅导功课。
工作队稳步推进各项任务,得到了村民认可,也获得了派出单位的肯定。今年,“空管青锋赋能乡村”会议、“西北民航2024年劳模工匠和优秀技术工人疗休养活动”等陆续在村上举办,借助单位力量,工作队进一步助力村子发展。通过宣传沟通,帮扶单位也积极配合,决定每年派遣青年员工进村协助工作。
组织孩子去机场研学、邀请理发师入户理发、申请退役飞机展示……“我们的工作仍在继续,未来还有更多挑战,但只要看到村民满意的笑容,我们就充满力量,今后也会继续努力,为双泉村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宋纯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