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但不会阻挡我们完成任务的决心和信心!
碱沟子村2017年识别贫困户7户15人,2018年每户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全部脱贫,2019年每户人均收入超过10000元,达到了稳定脱贫,均继续享受脱贫政策。
帮扶单位托县发改委协调争取资金150万元,计划今年为碱沟子村衬砌渠道3公里,预计投入使用后亩产增加收入300元,目前招标工作已完成;经过多方筹集资金200万元,我们计划在村内投资新建村集体经济项目——养殖梅花鹿,通过“村集体经济+贫困户+分红”的运营模式,帮助贫困户脱贫不返贫,帮助村民增收致富。目前招投标工作已完成,预计今年建成投入运行。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我们要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确保碱沟子村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是全面小康目标实现之年,作为基层脱贫攻坚任务的强力执行者,我深感意义重大。听党话,跟党走。我们要坚决把脱贫攻坚任务放在首位,不折不扣完成任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推进脱贫攻坚,是大羊场村重点工作任务之一,2020年我们协调包扶单位县农技推广中心将辣椒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主要途径,采取资金上扶持、种子上补贴、技术上指导、销售上由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包销的方式,积极发展辣椒产业,帮助村民增收致富。目前辣椒产业已覆盖大羊场村30多户农户及合作社,种植面积达300多亩,每户每年的辣椒产业收入已超过1万元。
下一步,我们计划在本村建设辣椒精深加工生产线,同时依靠辣椒协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及各类电商平台,不断拓宽辣椒销售渠道,确保农户实现稳定增收。与此同时,不断扩大种植品种及规模,让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为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贡献我们的力量。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更加紧密的团结起来,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和扶贫工作,做好党的惠民政策的宣讲员和联络员。
古城镇白家营村总户数290户,人口790人,其中少数名族9人。共有耕地5900亩,人均土地6亩,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2017年新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4户8人,2018核算家庭收入都达到脱贫标准,2019年每户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达到了稳定脱贫,均继续享受政策。
今年我们计划协调资金70000元,为白家营村新增5眼机井,预计投入使用后每亩增产300元;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不返贫,我自掏腰包7000元,帮助贫困户购买玉米种子和化肥,带动他们靠自身劳动致富奔小康。
共产党员的职责和担当就是为人民服务,我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五申镇刺尾沟村2017年识别贫困户一户四人,通过结对帮扶、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方面努力,于2018年全部稳定脱贫,并继续享受政策,2019年人均收入达13402元。
该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以种植玉米、籽瓜、葵花、香瓜为经济作物。特别是出产的香瓜甜脆可口,广销托县周边及呼包两市。今年,我们将继续按照政策开展帮扶工作,动态管理跟进孩子的学习、健康状况,智志双扶,巩固脱贫成果。并准备在今年7月份筹办首届刺尾沟特色香瓜节,让香瓜成为刺尾沟村一张响亮的名片,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中滩村位于河口管委会西北部,总面积7.5平方公里,土壤以红胶土为主,现有耕地面积6900亩,盐碱地面积1000亩,林地面积36亩。总户数569户,总人口1672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1户201人,截止目前全部脱贫。其中,脱贫享受政策7户19人,脱贫不享受政策64户182人。
一直以来中滩村都以传统玉米种植业为主,由于排水设施滞后,耕地排涝困难,土地盐碱化在逐年加重,土地退化面积不断扩大,加上每年的防汛任务较重,多发生洪涝灾害,村民收入微薄,村集体经济一直较为落后,发展速度缓慢。2017年,河口管委会积极调整农业种植产业结构,在该村示范推广种植水稻526亩,每亩纯收入达2400元。2018年,中滩村积极争取上级资金5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80万元,购置水稻插秧机、打梗机、平地机、开渠机等农机具,进行水稻种植农业服务,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在3.5万元以上。今年我们将继续在水稻种植方面发挥优势,预计种植水稻300亩,洗挖渠26000米,提升灌溉效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在殿堂和田垄之间,你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静待收获的时节。”这段话让我回味无穷,做一个对农民有感情、懂农民、爱农民的有志干部,是我的不懈追求。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们要继续加强党建引领,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古城镇党委、政府2020年的统一规划和部署,根据本村实际,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工作,分段逐步推进乡村振兴,以生态宜居为切入点,集中力量解决本村生产生活最关键的问题---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扎实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设生活垃圾池14个,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为群众打造空气洁净、环境优美、服务完善的安居生活,干干净净迎小康。
柳林滩村共有建档立卡户3户10人,通过帮扶,2018年全部脱贫,目前人均收入过万。2018年以来,先后通过百企联百村帮扶投资4.5万元为村里埋设过路涵管30多处,投资5万元为村里新建退水渠节制闸门2处、支渠节制闸9处;联系农牧部门为村里秸杆还田补贴深耕4000亩,农民个人每亩仅花费21元;2019年春华水务公司为村里送来价值5万元涵管,争取县林业局项目,为村里免费发放地径3CM以上果树苗2500株,价值5万元,利用财政奖补资金加入湖滩和硕公司年分红2.5万元,实现了集体经济清零。
今年我们将在继续落实各项扶贫措施的情况下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做好贫困户思想工作,确保到户产业如期发展。二是积极协调帮助贫困人口就业。三是发展村内果树经济林,引导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四是在发展集体经济上下功夫,计划投资20万元,占地30亩,新建养殖场,目前已落实资金10万元,剩余资金正在积极协调。五是针对村里老龄化严重和土地分散的特点,计划实施土地托管,实行集约化管理,由专业公司集中经营,目前已签约面积2000亩,后续工作正在有续开展。
2018年11月,我被选派到乃莫营村任第一书记。一年半以来,我积极配合村“三委”班子成员工作,完成各项驻村工作任务。2017年,我村确定了齐君小1户2人为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属于因病、因残致贫无劳动能力的低保贫困户。2018年底,实现脱贫,继续享受政策帮扶。2019年,通过各项政策和村集体合作社的帮扶,齐君小一户入了低保,将自己的土地进行流转,托养大雁入股分红,人均纯收入达到12735元,真正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一年多的扶贫工作,让我对农村的现状和贫困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在今后的脱贫攻坚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创新思路,协助村委做大做强我村集体经济,通过产业扶贫带动我村贫困户乃至全村村民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只有根基稳了,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才有持续、长久的动力,脱贫致富才有生命力,才可持续!
郝家窑村东依山梁,西邻黄河,交通便利,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国家4A级景区--神泉生态旅游景区就位于该村西南1公里处。
托克托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郝东杰
原标题:《收官之年这样干!托克托县驻村第一书记的攻坚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