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五十,依然活跃在脱贫攻坚最前线;种植养殖技术不是他的专长,却凭着勤学肯干、全力以赴的工作劲头,与村上一起努力,让村上的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他,就是市中区永安镇瓦堆湾村驻村农技员李海。
记者见到李海时他正在地头查看柑橘开花的情况,今年53岁的李海,已经在瓦堆湾村驻村了四个年头,在他的指导下,瓦堆湾村已发展800余亩的柑橘产业。现在正是柑橘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作为驻村农技员,他不敢懈怠,时常都要走进地里查看。
高华是该村的种植大户之一,在种植柑橘方面,受了李海不少照顾。如今,他的柑橘长势喜人,根据目前开花的情况来看,今年是一个丰收年。
高华说以前自己什么都不懂,在李海的帮助下,他的柑橘园已经整了两年多了,每年年底清园,李海都亲自到园子里来指导,他就知道应该什么时候打药、打什么药,开春该什么时候施肥、施什么肥,他也逐步有了信心。
别看李海现在是农技专家,在2016年以前,他的专业是农业机械技术机推广。那时,瓦堆湾村还是省级贫困村,经组织安排,将内江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所的推广科科长李海下派到瓦堆湾村任驻村农技员。刚接到任务时,李海也很担心,自己以前主要以农业机械推广为主,现在来做贫困村的产业发展,还是怕自己搞不好,一开始内心也有些忐忑。同时李海也深知,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接受了组织的安排后,他也鼓起勇气,卯足干劲,全力以赴做好这项工作。
干一行爱一行,作为驻村农技员,就要想办法扶持壮大产业,李海走村入户倾听村民意见。邀请专家实地考察,并同村干部交换意见。最终,确定了种植产量大、口感脆、售价较高的不知火为主的柑橘产业,村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也很高,当年底,柑橘种植面积达到500亩左右,瓦堆湾村的产业实现了零的突破。
有了发展的产业,农业种植技术是关键,李海开始恶补农业种养技术方面知识,尽力做好瓦堆湾村产业健康发展的守护者。
在技术培训过程中,李海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邀请专家团到村里帮扶,他和其他驻村干部起好桥梁作用。同时他也带头学习,边学边干,增强自己的业务指导能力。
驻村期间,为使贫困户尽快脱贫,李海对该村贫困户实行因户施策培植产业,发展各类种养殖业。随着产业发展壮大起来,贫困户增收门道增多,到2017年底,瓦堆湾村59户贫困户顺利脱贫,该村也正式退出贫困村。
李海在瓦堆湾村所做出的贡献远不止于此,2019年,他的付出也有了收获,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优秀农技员”。面对荣誉,他很淡然也很开心,这也将成为他工作中的动力,驱使着他继续在农业工作中发光发热。李海说几年的驻村农技员经历,有苦也有乐,产业发展和他的预期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也要倍加努力。现在柑橘的长势喜人,他也觉得更有希望,更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