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农技员年度工作总结

一、强化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努力工作,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1、圆满完成20xx-20xx年度的科技入户工作。2009年,是施甸县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第一年,我有幸成为了该项目的玉米产业技术指导员。一年来,本着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我乡粮食生产能力的指导思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较好的完成了预定目标。我负责的科技入户项目涉及新街村后寨村民小组10户农户,玉米种植面积49亩,辐射带动周边6个村的200户808亩的玉米种植。通过测产,10户科技示范户中,最高单产为694.43kg/亩,最低单产为610.22kg/亩,10户平均单产为660.46kg/亩,较去年的平均单产550.44kg/亩增110.02kg/亩,增19.9%,超计划指标任务的9.9%;辐射带动周边200户808亩的玉米平均单产473.23kg/亩,较前三年的平均单产430.16kg/亩增43.07kg/亩,增10.01%,超计划指标任务的5.01%。并获得了年终考核优秀奖。

2、应对旱情,积极投身入抗旱工作中。2009至2010年,百年不遇的旱灾给旧城乡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作为农技推广部门,摸清受灾底数,着力抓好春耕备耕工作,推广抗旱技术措施,成为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抗旱工作中,我主要负责旱情的收集与整理,及时向上级各部门汇报旱情、农情,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及时开展抗旱自救工作,并参与组织农资的协调,确保了大春生产物资需求,为“小春损失大春补”夯实基础,确保了旱灾损失降到最低。

3、狠抓粮食直补惠农政策的落实。今年,共实施了种粮农民综合直补、水稻、玉米、小麦良种补贴以及县委8号文件中落实五项科技增粮措施补贴等惠农政策。为切实贯彻各项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我主要配合财政部门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配合研究、拟定了实施方案,认真搞好了粮食直补工作协调和部署;二是充分利用各种传媒手段,狠抓了直补惠农政策的宣传工作,让直补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三是严格工作程序,并翻印了有关表格3000余份,切实服务和指导各村委会搞好直补工作申报登记、张榜公示,认真搞好统计复核等基础性工作。四是及时、足额配合做好直补资金的兑付工作,让种粮农民真正得到政策实惠。协助财政所完成种粮农民综合直补1612808.57元,玉米、小麦等粮种补助461195元,涉及67个村民小组3300农户;发放五项科技增粮措施补助673924.5元(其中:),涉及8个村委会77个村民小组3238户农户;发放蚕桑地膜补助25724.00元,涉及3个村民小组317户农户。

4、以项目为依托,切实抓好试验、示范工作。为了切实抓好2010年大春粮食生产工作,确保大旱之年粮食少减产、不减产,实现抗旱夺丰收的目标。在样板实施中,我主要负责各类示范样板实施方案及技术要点的撰写并参与实施,通过样板的实施,确保大旱之年粮食少减产、不减产,实现抗旱夺丰收的目标。

6、狠抓冬季农业开发,结合全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及本乡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在县农技推广所的帮助下,本人负责在新街村老坝沃举办县级无公害蔬菜样板200亩,品种主要以苦瓜为主,目前样板正在实施中,且苦瓜长势良好。

7、加大农业政策、农业信息的宣传力度,全年共发布各类农业信息50余条,数字乡村信息100多条,完成数据报表更新77份,旧城乡新农村建设信息网的网页采集与更新,上传各类图片200多张,并在保山报、施甸通讯等刊物上发表农业信息6条。

8、协助完成2010年蚕桑、茶叶两项工作任务。完成新植桑园建设800.8亩,其中地膜覆盖栽培643.1亩;完成新建蚕房1791.3m2,改造蚕房56.5m2;全年共计养蚕292张,交售鲜茧7852.97公斤,实现产值195764.52元,超额完成县上下达150张的养殖任务,超94.6%。在蚕桑工作中,我主要负责蚕种的订购、蚕药蚕具的组织与发放;完成新植茶园77亩,补植33亩,全年产茶18.05吨,实现产值10万余元。

9、积极参加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土样采集,在该项工作中,我主要负责土样信息的录入,各种表册的填报。

10、认真做好本单位财务工作,作为本单位的报账员,用好本单位的每一分钱是我应尽的责任,我积极配合上级财务部门,做到不该用的地方不用,不该吃的不吃,心无杂念,眼不馋,明明白白做事,清清楚楚做人。

基层工作,千丝万缕、千头万绪,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有创造性的工作思路还不是很多,个别工作做的还不够完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在新的一年里,我将认真学习各项政策规章制度,努力使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全面进入一个新水平,为旧城乡的农业生产发展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THE END
1.驻村农技员工作日志.pdf驻村农技员工作日志.pdf 32页大小:173.07 KB 字数:约2.27万字 发布时间:2021-11-18发布于湖北 浏览人气:228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驻村农技员工作日志.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精选公文范文 驻村https://m.book118.com/html/2021/1117/8006131030004040.shtm
2.南滩镇加强驻村农技员工作管理原标题:南滩镇加强驻村农技员工作管理 近日,四川省合江县南滩镇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宣传员、指导员、示范员、信息员、服务员的作用,加强驻村农技员工作管理。 深入宣传党在“三农”工作中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农业法律法规,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积极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https://news.sina.cn/2018-06-05/detail-ihcqccin6608582.d.html
3.我省落实贫困村驻村农技员各项待遇驻村农技员是我省农业产业扶贫的重要力量,为确保11501个贫困村驻村农技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省农业厅、省财政厅日前就做好农技员生活工作保障发出通知,落实各项待遇。这是记者8月12日从省农业厅获悉的。 根据要求,派出单位要为驻村农技员一次性发放2000元补助费,用于购置到村生活必需品。农技员驻村帮扶期https://www.sc.gov.cn/10462/12771/2016/8/13/10391958.shtml
4.驻村农技员成村民脱贫好帮手“首季春蚕产茧质量好,价格也高,所以,大家要想卖出个好价钱,必须把握好消毒、防病、温度湿度调节、上簇等环节。”5月16日,记者在乐善镇松林村看到,驻村农技员王天存正在村活动室为该村贫困群众讲解春蚕饲养注意事项。 “有了农技员的指导,我养蚕少了很多顾虑,平时有什么情况,也可以打电话找他。”村民范建生对记https://guangan.scol.com.cn/m/sn/201705/55916992.html
5.驻村工作日志范文8篇(全文)浅析驻村农技员助力扶贫攻坚工作 第8篇 作为一名驻村农技员, 通过长时间的工作实践和经验总结, 笔者认为, 具体工作中要针对贫困户中有劳动力的人群, 通过协助其找到适宜的产业, 对其进行技术培训, 引导其开掘农业生产和推动产业发展, 以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为了更好地助力脱贫攻坚,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c9bj22n.html
6.村农技员工作总结(精选8篇)我是**镇**村驻村农技员**。一年来,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县委、县府和镇党委政府及县农牧业局领导及相关科室的精心指导下,我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十九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整体工作部署和镇党委政府的脱贫攻坚工作主基调,认真履行农技员驻村工作职责,确保了农业技术健康有序开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2gio86s.html
7.www.chwl0830.com/app/index.php?i=7&c=entry&id=664&do=new&m=唐易 黄坭镇芦稿村驻村农技员 唐易,黄坭镇农业农村办主任,2015年12月,按照上级组织安排,担任黄坭镇芦稿村驻村农技员以来,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以集中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关键时节入户农户的方式,主要从“种”“养”殖业两方面进行技术指导,向群众积极宣传圈舍选址、品种选择、疫病防治、市场分析、风险把控等,通http://www.chwl0830.com/app/index.php?i=7&c=entry&id=664&do=new&m=xie_book
8.广元市召开脱贫攻坚总结推进大会(附名单)在家市厅级领导干部,各县区、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天然气综合利用工业园区党(工)委、政府(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市级各部门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以及驻村第一书记、农技员、驻村工作队队长等1000余人参加会议。 (蒲洪旭) 广元市2017年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http://www.jljjjwh.com/new_view_32991.htm
9.#蜀乡300名优秀农技员#陈泽奎盐亭县来自四川农村日报社#蜀乡300名优秀农技员# 【陈泽奎 盐亭县农业农村局西陵畜牧兽医站站长,盐亭县西陵镇高华村驻村农技员】以扶智为先手,抓好技术培训。2019年全年共组织各种培训会13次,覆盖66户贫困户,共计350余人次,发放资料2000余份。以重点产业为主导,抓好产业扶贫工作。2019年协助指导全村栽种藤椒120亩、杂柑150亩,发展村集体https://weibo.com/2125816842/J5StlcZPP
10.农技员为何“青黄不接”?阿红农技员为何“青黄不接”? 摘要 这样下去很危险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调查:该区农业科技人员平均年龄47.8岁(其中7名高级农艺师平均年龄52.3岁);30岁以下的仅1人,45岁以上的占70%多;近10年来仅招录1名农技专业大学生。 著录项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rural-youth_thesis/020125921438.html